她是中国第一个被男人西式离婚的女人。
离婚的时候,她的肚子里还怀着丈夫的第二任孩子。
本以为,孩子能够换回丈夫的一丝丝关心。
没想到,丈夫只是冷冰冰地叫她打掉。
她惊恐地说:“可是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
他嘲笑道:“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原来,他是真的不爱自己。
痛定思痛后,她同意了离婚。
她就是张幼仪。
而她后来的人生,惊天动地,震撼人心,给了“渣男”徐志摩一记响亮的耳光。
张幼仪与徐志摩
中国式“好女人”,丈夫眼里的“土包子”
张幼仪的出生不菲。
她的祖父曾经在清朝担任某知县,父亲是上海宝山县的一位医生,还是当地的巨富。
二哥张军劢起草了《中华民国宪法》,四哥张嘉璈更是上海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但是,她的家庭也非常封建,家教苛刻。
家中的男子都能成才,而女子却没有什么读书的机会。
12岁的时候,张幼仪很想要去读书,母亲却一再拒绝。
拒绝的理由也很奇怪,竟然是因为觉得穿校服露脖子不成体统。
但后来得知学校不需要穿校服,母亲才勉强答应。
就是这样封建严苛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张幼仪“贤妻良母”、“乖乖女”的特质。
最左:张幼仪母亲一遍又一遍告诫她:“女人只能依靠男人才能活着。”
在张幼仪的世界里,婚姻就应该是这样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自己父母一辈子也很和谐。
她愿意做一个小女子,承包家中的一切家务活,安安分分地过日子。
可是,她的丈夫徐志摩却并不这样想。
他嫌弃张幼仪的“封建”家庭,嫌弃张幼仪的模样。
她其实长得很清秀,五官不算精致,但也优雅大气,但徐志摩依然鄙夷地评价她是“乡下土包子”。
甚至在结婚的第一个晚上,徐志摩就放言道:“我要做中国离婚第一人。”
结婚三年,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4个月。
徐志摩外出读书,张幼仪在家日夜等待。
为了满足家中父母的要求,徐志摩勉强与张幼仪行房,生下了一个儿子。
履行“义务”之后,他迫不及待远赴重洋,去剑桥大学寻找自己的真爱去了。
再度怀孕,身心俱疲;毅然离婚,净身出户
离开家的徐志摩显然有些“飘”了。
他的风流韵事不断,一件一件都传到了徐家父母的耳朵里。
在徐家二老的心目中,张幼仪是一个完美的儿媳妇,为了让儿媳妇看住儿子,他们便决定送张幼仪去英国。
口口声声说着“不爱”,又已经完成了家族传宗接代的任务。
按理说,张幼仪的到来不会对徐志摩有什么影响,大不了就是冷冰冰地过日子呗?
谁知道,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竟然还让张幼仪怀孕了!
怀孕的张幼仪是有些高兴的,因为她还心存侥幸,也许丈夫就能因此多看她几眼,挽回一些温暖的家庭氛围?
可是徐志摩冷笑着说:“打掉不就好了!”
张幼仪惊恐万分:“可是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
他不以为然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原来,这段时期,徐志摩正追求林徽因追求得火热,不愿意为了怀孕生子牺牲掉自己的“爱情”。
中年张幼仪你瞧,他哪里不懂得付出,哪里不懂得温柔,只不过,他爱的不是自己。
张幼仪心灰意冷,写信给自己的二哥。
在二哥的帮助下,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生下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没有等来丈夫的安慰和关切,等来的却是一张离婚协议书。
张幼仪同意离婚,唯一的请求是,先告诉自己的父母一声。
徐志摩却着急地说:“不行不行,林徽因要回国了,来不及了!”
可笑。
张幼仪心如刀绞,痛彻心扉。
她决绝地在病床上签了字,丈夫答应了块的赡养费,她一分钱也没有要。
净身出户,算是她留给自己最后的尊严。
张幼仪与儿对过往最强有力的报复,就是成为更好的人
被离婚的张幼仪在德国度过了一段迷茫的时光。
没有了丈夫对家庭的支持,一个女人,没有了依附,还带着两个孩子,应该怎样活下去呢?
也许,母亲当年的话是错的。
她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不希望自己被时代抛弃。
所以她走进了菲斯塔洛齐学院,攻读育儿教育。
她在德国学习了3年。
这3年,她的变化太大了。
学习让她的眼界更开阔,她说话的声音大了,腰杆挺得更直了,迈开的步伐也带着风。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去德国之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之后,我无所畏惧。”
残酷的是,她的二儿子在3岁的时候患上了腹膜炎,在德国去世。
她学育儿教育是为了儿子,可是老天却剥夺了这个机会。
异国他乡再也没有可以留恋的东西,她还有一个儿子,她要回去,为他闯下一片天地。
接受教育之后她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并且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得出了一条感悟:我们中国女人的思想被束缚太久了,她们需要回归自己。
不如就从衣服开始吧,衣服可以作为女性取悦自己的方式。
张幼仪儿媳和她的旗袍
她开了一家女性高端定制旗袍店,叫“云裳时装”。
很快,上海、苏州、南京、无锡等城市的大街上,到处都是穿着“云裳时装”的时髦女郎。
据说蒋介石大婚时,宋美龄穿的也是“云裳时装”
除了开时装店,张幼仪还在大学教德语。
她的才华闪闪发光,被伯乐看见,又聘请她担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的总裁。
她努力工作、用心学习,很快又在金融界风生水起,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家。
而她崛起的这些年,她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徐志摩的坏话。
包括自家父母和徐家父母,她都公开表示,谁也不能在自己面前说徐志摩的坏话。
不是偏袒或者维护,而是对彼此的放过。
她的善良和努力终于换来了一份属于她自己的爱情。
年,一位叫苏纪之的医生走进了她的心里。
他温柔、儒雅,风度翩翩。
最重要的是,他很爱她。
争得了儿子的“同意”和祝福之后,她和苏医生结婚了。
两个人在一起度过了甜蜜的二十年。
苏医生去世后,张幼仪搬到儿子身边安度晚年。
年,已经88岁的张幼仪在纽约去世。
她的墓志铭上赫然写着四个字:“苏张幼仪。”
冠夫姓,是出于对自己丈夫的爱重。
中国被离婚第一人,事业爱情双丰收,被苏医生宠了二十年,过上了比原配丈夫心爱之人还要幸福的人生。
也许她早已经不在意徐志摩为她留下的遗憾。
毕竟,她已经拥有了最珍贵的一切。
参考资料:《精神有光,灵魂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