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鸭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革兰氏阴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鸭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有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脐炎、蜂窝织炎等病型。
病原介绍
大肠杆菌为两端钝圆的中等大杆菌,单独散在,不形成长链条。多数菌株有5-8根鞭毛,运动活泼。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隐形。
本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琼脂上培养8-24小时,形成凸起、光滑、湿润、乳白色、边缘整齐或不太整齐的中等偏大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产生紫黑色金属光泽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粉红色菌落。
大肠杆菌具有中等抵抗力。在室温下可生存-2个月。在60℃时30分钟即可灭活。对氯十分敏感,所以可用漂白粉做饮水消毒。对丁胺卡那霉素、氟甲砜霉素、阿普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多黏菌素、头孢类药物敏感。
流行病学
大肠杆菌是健康鸭肠道中的常在菌,所以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不良的饲养环境和管理是促进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病鸭和带菌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肠道中的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垫料、饲料、水源和空气;也可经鸭舍的尘埃经呼吸道感染;或是病菌污染蛋壳经入孵种蛋裂隙使胚胎发生感染,导致胚胎死亡或初生雏鸭致病;病原菌还可经损伤的皮肤侵入;此外,成年鸭还可以通过交配引起感染。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其中以2~6周龄多见。在商品肉鸭中死亡率可高达50%左右,而且常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同时存在于鸭群中。成年鸭和种鸭主要为零星死亡。
解刨症状
、大肠杆菌败血症
多见于6一0周龄雏鸭。病鸭精神不振,采食减少,衰竭死亡.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性心包灸,肝包膜呈白色浑浊,有纤维素性附着物,气囊浑浊肥厚,有干酪样渗出物,有时可见白色坏死斑。肺脏出血,表面有黄白色纤维蛋白渗出。
2、卵黄囊感染和脐带炎
多发生于胚胎期至3日龄的雏鸭。感染的鸭胚有的在孵出前就可能死亡,即使能孵出的,也大多是残弱雏鸭。病雏鸭腹部膨大,脐部发炎,排出白色、黄绿色或泥土样稀便。出生后2-3天死亡。死胚和死亡雏鸭的卵黄膜变薄,呈黄泥水样或混有干酪样颗粒状物。
3、卵黄性腹膜炎及输卵管炎
腹膜炎可由气囊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输卵管炎引起。发生输卵管炎时,输卵管变薄,管内充满恶臭干酪样物,阻塞输卵管。使排出的卵落到腹腔而引起腹膜炎。
4、出血性肠炎
病鸭羽毛粗乱,翅膀下垂,精神委靡,腹泻。雏鸭由于腹泻糊肛,容易与禽白痢混淆。剖检病变主要表现在肠道的上/3~/2肠黏膜充血、增厚,严重时血管破裂出血,形成出血性肠炎。
5、关节炎
多见于7-0日龄雏鸭。病鸭跛行或呈伏卧姿势,一个或多个腱鞘、关节发生肿大。
鉴别诊断
大肠杆菌病与传染性浆膜炎都会发生心包炎、旰周炎和气囊炎,应注意鉴别。传染性浆膜炎有“湿眼圈”和头颈震颤、斜颈等神经症状,而大肠杆菌病较少出现。剖检时,大肠杆菌病打开腹腔后有腐臭味,而传染性浆膜炎没有。
治疗方法
、预防:加强鸭群饲养管理,严格防疫卫生管理制度。要从无大肠杆菌病的种鸭场引进种蛋或雏鸭。种蛋要及时清洁表面的污物,入孵前进行熏蒸或浸泡消毒。未经免疫的雏鸭可用杆浆速治进行预防,出壳~2天的雏鸭,每只皮下注射0.3毫升,保护率达95%左右。
2、治疗:鸭发病后,7日龄的雏鸭每只肌肉注射注射0.5毫升杆浆速治,5日龄的雏鸭每只注射ml,成鸭注射ml/kg。杆浆速治主治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引起的鸭子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浆膜炎、肠炎、气囊炎关节炎等.临床表现鸭子精神萎靡,厌食,缩颈喜卧,腿软,角弓反张或痉挛性点头、歪脖转圈,排黄绿色、黄白色稀粪或水泻等。
杆浆速治加入的鸭浆膜炎-大肠杆菌同源精制抗体系用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原浓缩精制疫苗免疫健康鸭群,产生高效价抗体后,收集抗体,采用酶切技术提取IgG、IgM、IgAFab片段加保护剂制备而成。
商品名称:杆浆速治主要成分:浆膜炎-大肠杆菌同源精致抗体功能主治:主治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引起的鸭子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浆膜炎、肠炎、气囊炎关节炎等.临床表现鸭子精神萎靡,厌食,缩颈喜卧,腿软,角弓反张或痉挛性点头、歪脖转圈,排黄绿色、黄白色稀粪或水泻等。包装规格:ml/瓶×30瓶/件编辑整理:禽病百科知识大全
华谊兽药销售
华谊兽药公司用更多优质高效无残留兽药,更多尖端优秀的动药产品,为中国禽畜产品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华谊兽药白老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