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FBP年8月4日,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暨第九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拉开帷幕。本次大会有幸邀请到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余学清教授现场作大会报告。
概述
终末期肾病是世界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终末期肾病发病率增幅较大,给国家、社会和患者个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慢性肾病患病率高达10.8%,约有1.3亿慢性肾病患者,其中终末期肾病患者约万。我国目前腹透病人数约6万人,血透患者数约38万人,仍有约80万终末期肾病患者待透析。我国ESRD患者治疗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腹膜透析患者快速增长
我国大多数的尿毒症病人居住在农村,医院没有血液透析设备。腹透为居家治疗,交叉感染减少,安全简便,易操作,价格低廉,适用于远离中心城市居住的患者。我国腹膜透析患者数快速增长,现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且继续增长。医院腹透患者规模达到世界前列,患者5年存活率位列世界前列,技术存活世界第一。
医院腹透中心主要关键指标显著领先
腹透发展的主要障碍
腹膜透析发展的障碍包括腹膜炎,腹膜纤维化等。基层熟练操作的医生缺乏或不足,腹透中心管理不规范、质量欠佳也是腹透大范围推广的门槛之一。
腹膜炎防治可以从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培养技术改进、腹膜炎的综合防治等节点展开。医院为了明确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开展了首次腹膜炎的危险因素、腹膜炎复发和重现的危险因素、早发腹膜炎及其危险因素、影响腹膜炎预后危险因素评估等系列研究,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国际标准。此外,医院通过病原菌培养技术的改进,病原菌培养阳性率显著提高;通过改进大肠杆菌腹膜炎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临床结局;并通过改良腹透换液操作流程,显著降低接触污染率,其研究结果被ISPD腹膜炎防治指南采用。
腹膜炎:腹透发展的主要障碍
组织纤维化是器官衰竭共同路径,腹膜纤维化导致的溶质清除不足、超滤功能衰竭是慢性腹透病人退出的主要原因。TGF-β/Smads是腹膜纤维化的关键因素,Smad7是抗肾脏纤维化的重要潜在靶点,非编码RNA能够作为TGF-β/Smad3介导纤维化的重要调控因子,医院从以上靶点着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腹膜透析的数据和证据
我国腹膜透析登记系统和队列研究(PeritonealDialysisRegistration,PERSIST)截止年12月23日,共纳入66家单位,录入患者例。该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评估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技术失败率。
PERSIST研究流程
PERSIST结果显示,CVD是腹透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液体超负荷是腹膜透析存活的重要危险因素,代谢紊乱是腹膜透析病人存活的危险因素,高尿酸是腹透患者心血管死亡独立危险因素,高碱性磷酸酶是腹透患者心血管死亡独立危险因素,营养状态差与CA腹膜透析患者的高死亡率独立相关,液体超负荷与腹透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腹膜透析病人死亡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食欲低下、蛋白质能量消耗、BMI变化、血清内脏蛋白低等。通过建立包括年龄、糖尿病、高血压、CVD、舒张压、血白蛋白、血肌酐、血磷、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风险模型,可准确预测CA腹膜透析患者2年的全因死亡。
改善腹膜透析病人长期预后的策略
腹膜透析病人高血压及控制情况方面,医院调查显示,腹膜透析病人高血压发病率高达90.5%,血压控制良好患者(/90mmHg)约占62.8%。血压变异性增高与患者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非肥胖心血管事件和复合心血管事件有关。
SBPt水平与全因死亡率关系呈“U”字曲线
腹膜透析贫血发生率方面,医院数据显示,67.0%的患者开始腹透血清血红蛋白水平g/L。低血红蛋白相关的因素包括女性,血清肌酐水平、iPTH升高,白蛋白、钙、Kt/V水平降低。腹膜透析治疗开始时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与腹膜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率独立相关。
血红蛋白水平和患者存活率
腹膜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方面,医院开展研究,评估血钙、血磷和钙磷乘积对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根据四分位数分布得出腹膜透析患者适宜的血钙、血磷和钙磷乘积和iPTH范围。
医院腹膜透析患者iPTH分布
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的规范化管理经验享誉国际,受到柳叶刀杂志的专题报道,得到ISPD主席的极力推崇。“广州模式”现已超越曾经甚为流行的“香港模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采用的新模式。医院将继续整合各方资源,建设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腹透中心,开展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研究,并通过规范化管理和培训,医院腹膜透析的医疗水平和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End--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