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鸡球虫病与白冠病的防治

时间:2018-8-1 17:38:21 来源:腹膜炎

夏季高温高湿为寄生虫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夏季是鸡寄生虫病的高发季节,散养鸡由于设施简陋、管理粗放,极易造成寄生虫病的感染,表现营养缺乏、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消瘦、贫血等症状,如果预防不当,各日龄的散养鸡均可能发生,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一、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艾美尔科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道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是养鸡业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一般爆发于3~6周龄的雏鸡,对养鸡业危害十分严重。

1.流行特点

球虫病主要感染3周龄的雏鸡,病死率可高达50%。北方从4月份开始到9月末为流行季节,以7~8月份最为严重。

多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鸡,尤其是散养鸡,1月龄左右多发生盲肠球虫病,2月龄以上的鸡主要发生小肠球虫病。高温潮湿、密度过大、维生素缺发是诱因,可加重病情,增加死亡率。

2.临床症状

盲肠球虫病常见于15~50日龄的鸡,病鸡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嗜睡、食欲不振、鸡冠苍白、嗉囊内充满水或气体,同时排出血便。

小肠球虫病常见于3~20周龄的鸡,病鸡鸡冠苍白消瘦、精神委顿、两脚无力、瘫倒不起、羽毛松乱、藏头缩颈、下痢,排出大量黏液样棕褐色血便。

3.剖检病变

盲肠球虫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盲肠粗大,充满血液或血凝块,肠壁肥厚,有许多出血斑并发生糜烂,其他脏器均有不同失血特征。

小肠球虫病病变多发生在小肠前段,病变肠管异常粗大,一般比正常粗大2~3倍,浆膜面可见白斑和出血点,切开肠管,可见黏膜面有许多出血点,内容物中常有黏液和血凝块。

4.预防

雏鸡与成鸡严格隔离,及时清除鸡粪,以减少感染机会。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干爽,鸡舍内的地面、用具、人员、定期消毒,进鸡前的空鸡舍冲洗干净后用20%的生石灰乳液进行地面处理,如有条件可用火焰喷灯进行灼烧,对杀死舍内球虫卵囊有很好的效果。

预防药物主要有地克珠利、莫能菌素等,按常规量添加不得低于7天。

5.治疗

目前临床治疗球虫病效果好的用药方式是使用中药制剂,推荐使用无抗兽药用法用量:每g兑水-斤,全天量集中2-3小时用完,连用3-5日。

二、鸡白冠病

本病是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血细胞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在我国南方常呈地方性流行,因该病常造成病鸡鸡冠和肉垂苍白,故又名白冠病,该病对雏鸡和童鸡危害严重,常引起大批死亡。

1.流行特点

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7~9月份,成年鸡较雏鸡更易感染。雏鸡感染率低,发病死亡率高;成鸡感染率高,发病死亡率低,多为带虫者。沙氏住白细胞原虫传播媒介是蚋,卡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为蠓。

2.临床症状

雏鸡和童鸡症状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病鸡体温升高,贫血,鸡冠和肉髯苍白,排草绿色粪便,咳血、呼吸困难而死亡,雏鸡3~6周发病严重,死亡率可达20%~80%,成年鸡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

3.剖检病变

可见肌肉苍白、全身性出血,肝脾明显肿大,质脆易碎,血液稀薄、色淡;全身皮下出血,胸肌、腿肌、心肌有大小不等出血点,尤其是肾肺出血严重;在胸肌、腿肌、心肌、肝脏等器官上有针尖大小白色小结节突出表面,严重时可见腹腔内有血凝块;产蛋鸡见卵巢变形,卵泡破裂,有卵黄性腹膜炎病变。

4.预防

定期消毒和喷洒一些杀灭昆虫的药物,消灭中间宿主。在白冠病流行季节对鸡舍内外定期喷洒杀虫剂,如用0.01%的敌百虫或溴氰菊脂等,禽舍门窗也可考虑用细网眼纱窗封闭,以防库蠓飞入鸡舍。

5.治疗

使用纯中药、无抗兽药针对治疗鸡白冠病,用法用量:每g兑水-斤,全天量集中2-3小时用完,连用3-5日。

服务--

润生阳兽药:







































北京能治白癜风病的地方
知名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jbwh/841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