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虫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看不知道,一看

时间:2018-7-3 17:12:16 来源:腹膜炎

鸡寄生虫病分为体内寄生虫病和体外寄生虫病。体内寄生虫病有蛔虫病、绦虫病、球虫病、卡氏白细胞原虫病。体外寄生虫病有鸡虱病、鸡皮刺螨病。

流行特点

  (一)传染来源

  传染来源通常是指寄生有某种寄生虫的病禽和带虫者,寄生虫能在其体内寄居、生长、发育、繁殖并排出体外。寄生虫常通过血、粪、尿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等,不断地把某一发育阶段的寄生虫(虫体、虫卵或幼虫)排到外界环境中,污染土壤、饲料、饮水、用具等,然后经一定途径转移给易感动物或中间宿主。

  (二)感染途径

  感染途径指来自传染源的病原体,经一定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寄生虫感染宿主的主要途径如下:

  1.经口吃入感染易感动物吞食了被侵袭性幼虫或虫卵污染的饲草、饲料、饮水、土壤或其他物体,或吞食了带有侵袭性阶段虫体的中间宿主、补充宿主或媒介等之后而遭受感染。大多数寄生虫是经口感染的,如蛔虫、球虫等。

  2.经皮肤感染某些寄生虫的感染性幼虫可主动钻入家禽皮肤而感染宿主;吸血昆虫在刺螫宿主吸血时,可把感染期的虫体注入家禽体内引起感染,如住白细胞虫病等。

  3.接触感染病禽与健康家禽通过直接接触,或感染阶段虫体污染的环境、笼具及其他用具与健康家禽接触引起感染,如膝螨、虱等。

  (三)易感动物

  易感动物指某种寄生虫可以感染、寄生的动物。

  (四)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年降水量、土壤酸碱度等;地理条件,如经纬度、地形、海拔高低、湖泊与河流分布情况、交通状况等和动植物区系,如终末宿主、中间宿主、媒介及植被等。气候和地理的不同必将影响到植被和动物区系的不同,后者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寄生虫的分布及寄生虫病的传播与流行。

  (五)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家禽的饲养管理条件等。社会因素对寄生虫病传播与流行的基本环节和自然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临床症状

  不同种类鸡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

  1、蛔虫病

  本病主要危害3-10日龄的小鸡,1年以上的鸡常为带虫者。雏鸡和小鸡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下痢和便秘交替,贫血,鸡冠苍白,有时可造成肠阻塞;成鸡一般不表现症状,严重感染时呈现腹泻和产蛋减少。

  2、绦虫病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松乱,翅膀下垂,头颈常缩回翼下,贫血,消瘦,下痢,有的出现神经症状。

  3、球虫病

  A.盲肠球虫病常见于15-50日龄的小鸡,病鸡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嗜睡、食欲不振、鸡冠苍白、嗉囊内充满水或气体,同时排出血便。

  B.小肠球虫病常见于3-20周龄的鸡,病鸡鸡冠苍白消瘦精神委顿两脚无力瘫倒不起,羽毛松乱,藏头缩颈,下痢,排出大量黏液样棕褐色血便。

  4、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贫血,鸡冠和肉髯苍白,排草绿色粪便,咳血、呼吸困难而死亡,雏鸡3-6周发病严重,死亡率可达20%-80%,成年鸡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

  5、鸡虱病

  羽虱咬食羽毛使羽毛受损、脱落,病禽出现瘙痒、不安等,有时还可见皮肤上形成痂皮、出血、寝食难安、甚至引起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停止,产蛋下降啄羽、啄肛等。

  6、鸡皮刺螨病

  鸡群不稳定,焦躁、采食量下降,日渐消瘦、贫血、生产性能下降。可使产蛋率下降10%-50%。使蛋壳颜色变淡,肛门和腹部皮肤上形成小红疹。

剖检病变

  不同种类鸡寄生虫病的剖检病变:

  1、蛔虫病

  肠黏膜出血、发炎,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性病灶,或形成结节。感染严重时,可见肠管阻塞,甚至肠破裂。

  2、绦虫病

  小肠黏膜有出血点,见绦虫寄生,十二指肠上有灰黄色结节,结节中央有1个凹陷,可找到虫体或黄褐色凝乳样栓塞物。

  3、球虫病

  A.盲肠球虫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盲肠粗大,充满血液或血凝块,肠壁肥厚,有许多出血斑并发生糜烂,其他脏器均有不同失血特征。

  B.小肠球虫病病变多发生在小肠前段,病变肠管异常粗大,一般比正常粗大2-3倍,浆膜面可见白斑和出血点。切开肠管,可见黏膜面有许多出血点,内容物中常有黏液和血凝块。

  4、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剖检病鸡可见肌肉苍白、出血,肝脾明显肿大,质脆易碎,血液稀薄、色淡;在胸肌、腿肌、心肌、肝脏等器官上有针尖大小白色小结节突出表面,严重时可见腹腔内有血凝块,外观鸡冠苍白,产蛋鸡见卵巢变形,卵泡破裂,有卵黄性腹膜炎病变。

预防措施

  不同种类鸡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1、蛔虫病

  ①保持鸡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及时清扫粪便并进行堆积发酵。保持饮水器、饲槽的清洁,定期消毒。

  ②最好将雏鸡、成鸡分开饲养,以防止成鸡带虫传播给雏鸡。

  ③加强饲养管理,饲料中应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B和动物性蛋白。

  ④定期进行驱虫,雏鸡每2个月驱虫1次,成鸡每年驱虫2-4次。

  ⑤提倡笼养,减少感染机会。

  2、绦虫病

  ①消灭中间宿主对鸡舍、运动场要保持清洁卫生,减少中间宿主的滋生,消灭苍蝇、蚂蚁、甲虫、螺等。

  ②定期进行驱虫。

  ③及时清扫粪便并进行堆积发酵。保持饮水器、饲槽的清洁,定期消毒。

  ④提倡笼养,减少感染机会。

  3、球虫病

  引种前,鸡舍空栏冲洗干净后用20%的生石灰乳液进行地面处理,如有条件可用火焰喷灯进行烧灼,可有效杀死舍内球虫卵囊。饲养过程中,鸡舍内的地面、用具、人员、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干爽。雏鸡与成鸡严格隔离,及时清除鸡粪,以减少感染机会。加强饲养管理,药物预防按常规量添加不要低于7天。目前临床预防球虫病效果好的的中药制剂拌料,选择具有驱虫、止血、凉血、解毒、消炎功效的如常山、柴胡、苦参、青篙、地榆炭、白茅根等拌料,7天为1个疗程。

  4、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定期消毒和喷洒一些杀灭昆虫的药物,消灭中间宿主,在白冠病流行季节对鸡舍内外定期喷洒杀虫剂,如用蝇蛆净或蚊蝇一扫光等,禽舍门窗也可考虑用细网眼纱窗封闭,以防库蠓飞入鸡舍。

  5、鸡虱病

  经常清扫洗刷地面用具等,及时清理粪便,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内清洁卫生,干燥和通风。

  6、鸡皮刺螨病

  加强鸡舍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在饲养过程中,随时观察笼舍,鸡群的情况,要经常检查鸡只体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禽刺螨病的发生。

治疗方法

  不同种类鸡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

  1、蛔虫病

  ①在饲料中按斤饲料拌克的内外肠虫清或者克的伊虫不留

  ②伊维菌素1%溶液饮水。

  2、绦虫病

  ①在饲料中按斤饲料拌克的伊维菌素

  ③吡喹酮1%溶液饮水。

  3、球虫病

  常规保健:1g磺胺氯丙嗪钠原粉对10kg水集中饮用,连用5-7天。适当添加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K及维生素B,效果显著。

盲肠球虫:建议使用我公司的双球净,按斤料拌g药的配比使用3-7天

小肠球虫:建议使用我公司的球痢双清,按斤料拌g药的配比使用3-7天

爆发性球虫:建议使用我公司的血球净,按斤料拌g药的配比使用3-7天

  4、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按50-mg/kg饲料,并按说明用量配合维生素K3混合饮水,连用3-5天,间隔3天后,药量减半后再连用5-10天即可。

  5、鸡虱病

  用0.5%的敌百虫、2%-3%的杀虫菊酯或5%硫黄粉等均匀撒在病鸡全身羽毛上。隔10天左右重复一次。同时对圈舍、环境和所有用具喷洒灭虱药。

  6、鸡皮刺螨病

  用蚊蝇一扫光,在夜间对鸡群及鸡刺螨栖息处喷洒,间隔1周再喷洒1次,连续3次。鸡身上的刺皮螨可用蝇蛆净直接喷雾杀虫。严重的也可用棉签蘸蚊蝇一扫光溶液,擦拭鸡的尾部和刺皮螨密集的部位。

我公司针对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寄生虫的情况特意为您复配的高效、安全、低毒的产品

内外肠虫清

伊虫不留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么样
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jbwh/839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