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
我们建议链球菌腹膜炎予以适当的抗生素治疗2周,如氨苄西林(2c)。
链球菌通常来源于口腔(),尽管牛链球菌通常来自于结肠()。一般来说,链球菌腹膜炎易于经抗生素治愈(,),但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对治疗的反应较慢()。头孢唑啉和万古霉素通常有效。
金黄色葡萄球菌
我们证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膜炎治疗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3周(2c)。腹膜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通常继发于出口或隧道感染,虽然接触污染也是常见的。如果细菌培养提示甲氧西林敏感,可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药物治疗。两个回顾性研究发现初始经验性抗生素的选择无论是万古霉素还是头孢唑啉,临床预后无显著不同(,)。如果培养证明是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菌种,那么首选经腹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替考拉宁和达托霉素可以作为替代方案()。一项研究表明,应用利福平辅助治疗5-7天明显降低了复发或重现性金葡菌腹膜炎的风险()。然而,利福平是一种强力的药物代谢酶诱导剂,与同时使用的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一个问题。
观察数据表明,治疗有效需要抗生素治疗3周(,,)。延长万古霉素的治疗时间可能发生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应该尽量避免。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膜炎患者伴有出口处或隧道感染应该考虑拔除导管。
棒状杆菌腹膜炎
?我们建议棒状杆菌腹膜炎应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3周(2C)。
棒状杆菌是存在于皮肤的自然菌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对棒状杆菌的认识和微生物技术的提高,对于棒状杆菌引起的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在回顾性研究中,棒状杆菌腹膜炎往往导致复发或重现、导管拔除、永久性转为血液透析和死亡()。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复发性棒状杆菌腹膜炎常见于使用2周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后,但这种复发病例通常可以经过3周的经腹万古霉素治愈()。观察性的研究数据表明,对于难治性的棒状杆菌腹膜炎,腹膜炎发生1周内拔除导管可明显减少患者转为永久性血液透析的风险()。患者合并出口或隧道棒状杆菌感染时,应考虑早期拔除导管。
假单胞菌腹膜炎
?我们建议治疗假单胞菌腹膜炎时,使用2种作用机制不同且均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例如,经腹庆大霉素或口服环丙沙星,联合经腹头孢他啶或头孢吡肟)治疗3周(2C)。
?我们建议假单胞菌腹膜炎合并出口和隧道感染时应拔除导管(2D)。
假单胞菌腹膜炎通常较为严重,且常与导管感染相关。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回顾性研究表明,假单胞菌腹膜炎与更高的住院率、更高的拔管率和更高的永久性转为血液透析风险相关(-)。使用2种抗假单胞菌抗生素的预后较好()。碳青霉烯类药物,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多尼培南是有效的治疗药物,特别是在所分离的细菌对头孢菌素和抗假单胞菌青霉素耐药的情况下。如果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治疗方案中的一部分药物,应该使用环丙沙星,而莫西沙星的抗假单胞菌活性较弱。如果腹膜炎合并导管感染,拨除导管通常是必要的。
其他革兰氏阴性菌
?我们建议,非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腹膜炎应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至少3周(2C)。
如果分离出单一的革兰氏阴性菌,应根据敏感性、安全性和方便性来选择抗生素。需要注意的是,当形成生物膜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不如实验室测试时的结果(),这可能也解释了尽管致病菌在体外试验对抗生素敏感,但仍存在较高的治疗失败率的原因(,)。回顾性研究表明,革兰氏阴性菌腹膜炎导致导管失功和死亡的风险较革兰氏阳性菌更高(-)。在一项研究中,近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是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出口处感染(ESI)以及近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与治疗反应较差相关()。SPICE致病菌感染(沙雷氏菌属、假单胞菌属、吲哚阳性致病菌如变形杆菌属和普罗威登斯菌、柠檬酸杆菌属和肠杆菌属)具有产amp-C的β-内酰胺酶,可以灭活头孢菌素,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虽然单一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使用2种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复发和再发的风险()。
近年来,广泛出现了2种抗生素耐药机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后者也被称为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细菌,其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是由β-内酰胺酶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所有头孢类抗生素耐药,但通常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产KPC细菌通常对所有β-内酰胺类耐药,通常也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敏感性存在变异性,但通常对多粘菌素和粘菌素敏感。
寡养单胞菌腹膜炎虽然并不常见,但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它只对少数的抗菌药敏感(,)。寡养单胞菌感染之前往往近期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或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药物治疗。根据有限的观察性研究资料,推荐使用2种抗生素治疗3?4周(,)。如果分离的病原菌对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敏感,该药应包含在治疗方案中。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和粘菌素是其它可能选择的治疗药物。
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腹膜炎
?如果PD流出液中有多种肠道致病菌生长(多种革兰氏阴性或混合革兰氏阴性/革兰氏阳性病原菌),我们建议当治疗后没有获得较快的临床反应时应立即进行外科评估(1C),患者应使用甲硝唑联合经腹万古霉素,并经腹加用氨基糖苷类或头孢他啶之一,至少治疗3周(2C)。
?如果PD流出液中有多种革兰氏阳性菌生长,我们建议患者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3周(2C)。
当PD流出液中有多种肠道致病菌生长时,可能存在腹腔内部疾病。若出现低血压、败血症、乳酸酸中毒、或腹透液淀粉酶增高,应考虑腹腔内部出现重要病变的可能性(,)。当怀疑发生外科原因性腹膜炎时,所选择的抗生素建议是甲硝唑加万古霉素,联合头孢他啶或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单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这种腹膜炎需要由外科医生进行评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帮助确定腹腔内病变,但CT扫描结果正常并不能排除腹部疾病是造成腹膜炎的这种可能性。如果需要剖腹探查,通常会拔除PD导管,抗生素则通过静脉给药继续治疗。相比之下,由多种革兰氏阳性菌所致的腹膜炎往往预后较好(,)。其临床表现类似于单一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腹膜炎,病因可能是触摸污染所致。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而且无需拔除导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