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腹水综合症简称腹水症,又名“心衰竭综合症”,“高海拔病”;腹水聚集是该症区别于其它相关症状(如“猝死症”)的重要临床症状,本病多发于快速生长的肉仔鸡,70%左右为雄性,最早在3日龄发病,死亡高峰期多在5~7周龄,严重者死亡率可达60%。近年来我国肉鸡产业不断发展,此病的发生率呈急剧上升态势,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环境因素
1、氧气缺乏:肉仔鸡生长速度快,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对氧需求量大,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肉仔鸡肺工作量加大,心脏负荷加重,心衰,从而影响全身血循环,致使腹压增大,血浆通过肝脏外膜渗入腹腔,造成腹腔大量积液,形成腹水症。
2、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鸡舍通风不良,不及时清理粪便,有害气体浓度升高,不但生长和增重受到影响,同时腹水症发病明显提高。
3、温度:不同季节腹水症的致死率不同,其致死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冬、秋、春、夏;寒冷气候条件提高了鸡的代谢率,从而增加了氧的消耗,加重了心脏负担,从而导致腹水症。
4、光照时间:控制光照之所以能降低腹水综合症发病率,关键在于饲养前期,特别是:2-3周龄,通过控制光照的时间减少了采食量,前期生长略慢,各器官之间发育平衡,使鸡的供氧能力与实际需要量之间差距缩小,鸡的体质增强,故发病率与死亡率降低。
二、日粮营养因素
1、蛋白质与腹水症的关系:过高的营养水平导致心肺功能与肌肉的增长速度不协调,心房出现代偿性肥大和心力衰竭。
2、料型与腹水症的关系:在开食期和肥育期分别饲喂碎粒料和颗粒料的肉鸡,尽管生长率高于全期饲喂粉料日粮的肉鸡,但腹水症发生率也明显高于粉料组的肉鸡。
4、限饲与腹水症的关系:一般而言2-3周龄的肉鸡对腹水症的敏感性高于大龄鸡,因此,用以减缓腹水症问题的限饲措施应集中在这一阶段。
5、矿物质及维生素与腹水症的关系:饲料中钠盐含量过高,会使鸡体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渗透压明显加大,体液调节机能减弱,从而导致腹水症。
三、饲养与管理技术
1、饲养密度:鸡群密度大,空间小,舍内空气稀薄易发本病,鸡群密度小,空间大,舍内的环境好,生长快速也可发生腹水症;这可能正是在低饲养密度的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的缘故。
2、人为应激:肉仔鸡长途运输会引起腹水症,在长途运输后转入鸡舍的过程中,温差过大,腹水症的发生率也会增高,尤其在冬季更为明显;所以,冬季应减少舍内温度突变等应激因素的影响。
3、滥用药物:药物是预防与治疗鸡病的有效手段,但如果饲料中长期投喂或过量用药(磺胺类、呋喃类或离子载体抗球虫剂),常会损害肉仔鸡的心脏、肝脏等实质器官,使血清渗透压减少而诱发鸡腹水。
四、其它原因
1、遗传因素:肉仔鸡腹水率明显高于蛋用鸡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上的差异造成的,肉仔鸡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能量及氧的需要量,携氧和运送营养物质的红血球的量,明显比蛋鸡大。
2、呼吸道疾病:肉仔鸡患有某些疾病,如鸡霉形体病(慢性呼吸道疾病),鸡大肠杆菌病、鸡慢性中毒等,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水现象。
3、病毒感染:年末,湛江市数家肉鸡养殖户先后发生以肉仔鸡面部肿胀、灰白色或黄绿色下痢、腹水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诊断为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肉鸡腹水症,腹膜炎是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肉鸡腹水症的主要病症。
能导致腹水症的因素很多,但是具体的腹水症病例都不是单独某一个因素所引起的,而是同时存在的几个因素协同产生,因此在预防和治疗上,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想彻底解决腹水症能通过遗传育种的方法来改善品种,应尽量的通过加强对环境的调控、保证日粮营养因素之间的平衡以及提高饲养管理手段来最大限度的减少腹水症的发生。
过量使用苯酚的危害有哪些白癜风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