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涛.腹透导管应用现状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干预对策[J/CD].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4(3):-.
功能良好的腹膜透析(PD)导管是PD成功进行的保证;导管并发症是PD患者转至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甚至影响PD的普及和发展。导管不同的cuff数量、不同的皮下隧道段及腹腔内段形状、置入术式等因素均可影响导管功能,进而决定导管存活甚至患者的临床结局。该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的循证医学研究,并结合作者本单位的经验介绍了PD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控制方法,同时推荐了切实可行的导管非感染性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干预方式,以提高导管存活率,改善PD患者预后。
腹膜透析导管;置管术;并发症;治疗
据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有约1.2亿CKD患者[1]。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作为一种对终末期肾病(ESRD)的有效治疗方式[2],正在国家医疗卫生层面和人民健康的战略层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CNRDS数据,截止年底我国有腹膜透析患者4.6万人。对于已经或即将加入PD行列作为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群体而言,PD导管不啻于“生命线”。作为插入患者腹腔的“异物”,理想的PD导管应当是永久、安全且效能好的。然而在高达35%的PD导管技术失败率,20%的PD患者永久转为血液透析(HD),以及一些PD患者临时性行HD过渡的背后,导管并发症是一个常见的、重要的原因,甚至影响到PD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本文将对国际、国内PD导管的应用现状进行回顾,并探讨导管相关并发症的中西医干预对策。
一、各类型腹膜透析导管的应用现状
从上世纪60年代,硅胶得以应用到PD管路,减少了对腹膜组织的刺激;Tenckhoff使管道和组织间更好地密封衔接,大大减少渗漏的发生,是PD导管系统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并且标准Tenckhoff导管一度为腹透置管的“金标准”[3]。在PD导管系统的设计配置中,包含有不同的cuff数量,皮下隧道部分的结构(鹅颈管与Tenckhoff),腹腔内部分的形状(直管与卷曲管)等因素。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导管功能,进而决定导管存活甚至患者的临床结局。就国内情况,相对而言标准Tenckhoff导管(直型双cuffTenckhoff导管)应用更广泛。为了评估哪种类型的导管或结构配置可以给PD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各国的临床医生及研究人员主持了多项不同的队列研究或RCT研究,但并未得到一致、压倒性的结论,也并无令人信服的前瞻性数据足以证明任何一种导管的显著优越性。年的一项Meta分析[4]纳入了13项RCT研究,共例患者。主要观察导管存活,引流障碍,漂管,漏液,隧道出口感染,腹膜炎及导管移位等并发症。经分析,直管/鹅颈管、单cuff/双cuff管未在上述观察内容中显示出明显差异。而针对于直管/卷曲管的比较则证明直管的2年导管生存率更优(P=0.)。对于经传统手术手法置入的PD导管,置入1年后导管移位率降低,存活率显著更优。该分析的结论显示了直管的优势。在这篇纳入标准严格的Meta分析中,收录了三项中国人主持的研究,医院陈楠教授团队在年发表的关于末端卷曲鹅颈管和末端直管鹅颈管的RCT研究[5],即得出了末端卷曲鹅颈管更容易发生移位、漂管及其他导管功能不良事件的结论,在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好证据的过程中,发出了中国的声音。在年Swartz等[4,6]所做的研究中,曾显示卷曲管可能降低导管功能不良。亦曾偶见卷曲管可以减少进液时的腹部疼痛等报道[7]。
据上述我们应有以下思考:(1)虽然每项研究都按照严谨的规程设计实施,但仍有很多混杂因素,如进入透析的时机,置管医生的背景、经验,此前是否实施过腹部手术,采用的术式等,使我们无法确定是否真的是某种管路类型在影响着最终结局。在北京哪治疗白癜风不复发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