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园学堂伤寒和副伤寒的防治常识

时间:2016-11-22 5:55:57 来源:腹膜炎

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一、病原体

伤寒和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伤寒和副伤寒患者或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伤寒和副伤寒杆菌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经口使人感染;还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而感染。伤寒杆菌在水中不仅可以存活并保持毒力,而且还可以繁殖,因此,水源被污染后极易引起流行。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病后免疫力持久,极少复发。本病潜伏期为10-14天,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三、症状与诊断

伤寒起病缓慢,体温逐渐上升到39℃以上时可持续10-14天,称稽留热。伤寒菌产生的毒素可使病人听力减退,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并可昏睡、神志不清、说胡话。伤寒病人的脉搏和其他的发热病人比起来要相对慢些。发烧后第6天左右,前胸、上腹可出现少量“玫瑰疹”,但不容易觉察。食欲极度减退,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舌尖及舌边缘很红。常便秘,但也有腹泻的。肝、脾轻度肿大。

重症病人可发生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持续发高烧期间,病人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仰卧,不敢动,用手触腹部比平时硬,这是肠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的症状。肠出血的表现是大便呈黑色柏油样,腥臭。出现这些情况都表示病情严重,医院救治。

临床诊断标准:

1、持续性高热(可达40-41℃),为时1-2周以上;

2、特殊中毒面容(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3、周围血象中白细胞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

符合以上三条即可诊断。

四、治疗

伤寒病人需住院隔离治疗,没有条件时也可在家隔离治疗。喹诺酮类为首选药,但用药时应注意药物反应,主要观察白细胞是否减少,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此外复方新诺明、氟卡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哌酸等也能治疗伤寒。

伤寒病人的饮食及护理十分重要,病人居住的房间要安静、通风。有病灶的肠管肠壁很薄,怕多渣的食物,怕胀气,所以饮食要清淡。病人进食很少,在发烧期间要吃流食,可给稀粥、米汤、菜汤、鸡蛋汤、新鲜水果汁等。退烧后也仍要给软食、少渣食物,逐渐增加食量和改成普通饮食。

五、预防

伤寒预防的关键在于切断其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搞好“三管一灭”,即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

1、加强健康教育,搞好传染病监控。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清理粪便、垃圾、污水,消灭苍蝇孳生地,保护水源不受污染。

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定期对炊事人员进行体格检查。

4、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饮用开水,不吃腐败、变质食品,生食的蔬菜、水果要洗净消毒,剩饭、剩菜、海产品等要烧熟煮透。

5、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后2周或停药1周后,粪检2次(停药第5天、第10天各查一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6、搞好预防接种。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中药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jbwh/147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