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愈演愈烈。
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结核菌是如何传播的?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才是结核病的传染源。在肺结核病变中或空洞中,存在大量繁殖的结核菌。这些结核菌随着被破坏的肺组织和痰液,通过细支气管、支气管、大气管排出体外。含有大量结核菌的痰液,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由此看来,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染源病人的病情严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及抵抗力有关。以上称为咳嗽传染,是经科学试验证的,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有可能通过随地吐痰形成的尘埃传染,但这是次要的传播方式。
结核的常见症状
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结核病的传染性结核病的传染性: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住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
相对来看,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而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但当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称为传染源。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
学生是易感人群学生,特别是初三、高三等学业压力较大的学生,由于缺乏锻炼导致体质下降,冬季、初春天气寒冷经常在相对封闭的房间内长时间学习,为结核病的传染提供天然的“温床”。而以下的信息可以有效帮助学子们预防结核:
1、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感染结核菌后,并非所有人都发病,只有在自身抵抗力下降时才容易发病。
2、肺结核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是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3、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常见的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
4、我省各地均设有检查、治疗结核病的专门机构(当地疾控医院)。
5、肺结核病人应接受正规的治疗和管理。遵从医嘱,规律不间断的服药,绝大多数结核病人是可以治愈的。
6、国家免费为肺结核病人提供抗结核病药品和主要的检查。
7、不是所有的肺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确诊是传染性肺结核的病人应休学在家治疗,等到传染性消失后方可复学。
8、预防结核病传播,经常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增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有奖问答第二天:
连续3天,每天3小题,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白癜风患者救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