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越来越多的猫被单纯使用试纸条诊断为猫传染性腹膜炎,致使很多猫被无端安乐死,甚至有些根本无临床症状的猫被安乐死。我想说,单独检测猫冠状病毒抗原或是抗体来诊断猫传染性腹膜炎,都是武断的行为。
FIP是目前导致猫死亡最多的疾病之一。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英文名称为FelineInfectiousPeritonitis,缩写为FIP,是由猫冠状病毒(FCoV)引发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FIP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每一个兽医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原因有四个:(1)发生率高;(2)很多时候诊断困难;(3)在多猫环境下,几乎无法阻止发生;(4)在很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出现死亡。在送医院的案例中每个猫的案例,其中一个就是猫的传染性腹膜炎。
猫冠状病毒(FCoV)是古老的冠状病毒家族中一员。猫冠状病毒分为两种类型,I型和II型,这两种类型都可以引起猫的传染性腹膜炎。猫冠状病毒通过“粪便—口腔”途径在猫之间传播,但是并不会传染给其他种类动物。在养猫集中地方,冠状病毒特异性的抗体的阳性率可以达到90%之多,而在单个养猫场所也可以高达5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病毒感染阳性者中只有约5%的最后会发生猫传染性腹膜炎。
受感染的猫会出现的症状:
一、一般症状
症状可能突然出现,也可能在数周内缓慢出现。
1、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比如厌食,体重减轻,精神差和脱水。2、39.5-40.6℃(.1-.1℉)烧,为抗生素耐受性和忽高忽低的发烧
3、可能会有黄疸
4、贫血
5、腹围大,触诊有波动感
6、瞳孔大小不一
二、渗出性1、可能出现发烧2、腹腔积液——有典型的腹水3、胸腔积液,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心音弱,和/或黏膜苍白
4、心包积液,同样表现为呼吸困难。
5、可能出现黄疸
6、可能出现虹膜变色——主要由虹膜炎导致
三、非渗出性
症状不明显。
1、常见持续发烧和体重减轻。2、症状反应出被影响的器官。①最常受影响的是腹腔器官(肾脏,淋巴结,腹膜和大网膜,肝脏)②神经症状——取决于被感染的部位
③视觉的损伤
3、可能出现黄疸
4、触诊腹部有疼痛感
(个别案例可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下面我将大家集中的2个误区整理出来,以便大家能够正确看待这个病症。
误区一
既然叫传染性腹膜炎,那应该会传染吧?
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猫传腹并不会传染。即便名字里有传染性三个字。换句话说,猫与猫之间直接传播传腹病毒可能性很低,只是理论上存在。这一假设的基础是:感染传腹的猫不会散播这些变异病毒。
学界认为,传腹来自变异的冠状病毒,这些病毒一经变异,似乎丧失了猫与猫间互相传播的能力。冠状病毒的突变更有利于病毒进入单核/巨噬细胞,并在细胞内进一步复制,这是一种病毒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方式,但发展为FIP的猫,由于死亡迅速且不能继续排毒,因此在进化上是不利于病毒的生存的,所以这种突变可以看做是“进化史上的意外”。
FIP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猫咪的饲养密度越高,越容易发生FIP。这并不是因为“猫传腹病毒”会传染,而是因为,在多只猫一同生活的环境下,往往会让其暴露于高病毒量(普通冠状病毒)的环境中,再加上有限的生活空间、猫之间以及与人之间相处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的应激因素,导致FIP发生的概率剧增。这就是多猫家庭以及有过收容所生活经历的猫咪更容易发展为FIP的原因。
误区二
对于猫传腹的诊断:只要粪便检测冠状病毒阳性就是猫传腹?
当有积液存在时(湿性传腹),首先需要检测积液,进行排查,这种方法要比检测血液的指标更具有参考性。干性传腹的诊断就比较复杂了。为了确诊,很多情况都需要了解,包括病史、猫的来源、临床症状、实验室数据改变、抗体滴度都应该考虑在内,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是否需要做侵入性的进一步确诊。
FIP诊断流程主要包括:
1、常规检查(TPR三大指标——体温、心率、呼吸,腹部触诊、胸部叩诊)
2、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全项检查)
3、眼科检查(包括眼前房、视网膜检查)
4、影像学检查(胸腹X线片、腹部及胸部B超检查)
5、积液检测:胸腔液、腹腔液检查及脑脊液检测(细胞学检查、蛋白含量测定、细胞总数测定、李凡他试验)
6、测量抗体滴度
7、Rt-PCR检测
8、免疫复合体检测
9、巨噬细胞内免疫荧光染色(包括荧光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
大兔子
猫咪爱好者
异国短毛猫繁育人
喵星人小课堂
ID:Happily-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