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以痛给我我要报之以歌听泰医附院重症医

时间:2018-5-5 21:14:01 来源:腹膜炎

生命之于人只有一次,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是神圣的,是最珍贵的。

有人说,如果你有想不开的,医院走一走。在医院,有的人需要直面生死,直面人情冷暖,直面人生的重大抉择——治疗或放弃治疗,抢救或放弃抢救!

然而,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来说,“守护生命,为生命坚守”,是他们恪守的信条,也是所有重症人共有的情怀。“不仅仅因为我们这里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更是因为我们不愿辜负生命的重托,所谓生命之托,必定重于泰山。”泰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二病区负责人岳茂奎说。他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告诉我们“守护生命,为生命坚守”这句话的含义。

“再给我两天时间”,医生在患者家属放弃救治前说

  泰医附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过这样一个女患者,她因产后大出血,生完孩子后整个人慢慢变了,精神异常、闭经、水肿,全身还有种种症状,几乎不能进行正常人的生活。因为家在农村,生活穷苦,一直没有进行正规治疗,甚至还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与她的丈夫混混沌沌地度过了很不幸福的十几年。直到有一天,患者因昏迷、休克住进了泰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其实,对于我们医务人员来说,一问病史就能初步诊断:席汗氏综合征。接下来,需要检查,需要确诊,需要抢救。”岳茂奎说。但是患者的家里实在太穷了,没过两天,患者的丈夫,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对岳茂奎说:“治不起了,我们打算回家,她娘家人也同意了。”在岳茂奎看来,一方面病人家里可能是真没钱了,一方面也可能是十几年的疾病耗光了家里人所有的信心。以往碰到病情确实太重救治无望而家属要求放弃的,医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遵循家属的意愿,但看着这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看着她因为过度操劳而提前衰老的脸,岳茂奎觉得她的病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现在放弃太可惜了!他迟疑了一会,下定决心对患者的丈夫说:“再给我两天时间!”患者丈夫最终还是同意了。后来,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患者病情一点点好转,最终恢复了健康。出院一个月后,患者来复查时简直完全变了一个人,年轻了许多,脸上露出了笑容,就连他丈夫也好像变年轻了,整个家庭仿佛都罩上了阳光。

“这件事留给我的记忆特别深刻,因为我的一句话留住了一个生命,从而挽救了一个家庭。但在当时医务人员是冒着风险的,如果花了钱治不好呢?或者有后遗症呢?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类似的情况在有的家属身上,你留下了病人,花了钱治不好,可能就面临着家属的苛责,甚至是医闹。如果那样,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扰,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精神上。然而我在当时做决定的几秒钟,就是因为想到这是一个有希望的生命,不能轻言放弃!这件事最终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期望看到的,也让我作为医生非常骄傲。”岳茂奎说。

 

家属的坚持和信任,给予我们抢救的力量

在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都是危重病人,有时候,家属的不信任以及过早放弃救治让医务人员感到无奈,但有时候,医务人员也会被患者家属的信任和坚持感动着。小红(化名)就是一个例子。

  小红年纪轻轻就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不幸的是她病情严重,发展到了多脏器功能不全,出现了更加致命的急性心梗和难以纠正的心源性休克。“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我觉得实在不行了,没希望了,还有他们难以承受的高昂的费用,在病情告知时,我把可能出现的治疗结局和救治困难告诉她的家人,说出几个治疗建议,她的家人唯独不同意放弃,过了一天,仍然坚持,又过了一天,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是为我们着想,但只要有血压,我们就要坚持。’正是家人的态度,让我们很感动,全科人更加尽心尽力,全力以赴,令人欣慰的是,她的各项指标一点一点的好转,病人竟奇迹般得慢慢好了起来。”岳茂奎说。患者因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病情好转后转到了心内科治疗,但是后来又并发了自发性腹膜炎,再次住进了ICU,“自发性腹膜炎对医护人员来说已经不是事儿了,再次精心救治,患者最终好转出院了。这件事感动着我,也教育着我,医生觉得没希望了,患者自己绝望了,我到现在还记着她的家人流着泪劝她继续治疗的情景,但就是家属的坚持,让我们更加齐心协力,让患者年轻的生命最终继续存活!”岳茂奎说。

兜兜转转,生命又一次在坚守中重新绽放

 

医院,你不可能看到两个病情完全一样的人,每个人的病情都不同,每一次救治疑难危重病人,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有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有时又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临床诊治工作的未知性和挑战性所在,也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永恒的话题。

不久前,泰医附院重症医学科二区收治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患者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重症胰腺炎,因病医院转来的,到医院来时已经有些晚了,生命危在旦夕,治疗了一天,休克症状有所缓解,但酸中毒很难纠正,炎症反应非常厉害,腹胀如鼓,尿开始少了,全身脏器正在加速衰竭中。“每天韩承河主任、我都要为病人查房,密切观察着病人的病情。那段日子病人病情不断恶化,一点好转的迹象也没有。其实,这种病我们知道如何治,但我们无法确定病人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如果治疗效果不好呢?如果治疗不好家属反过来再说:治不好早干啥呢?为啥不让转院!这就是纠纷的前兆。”岳茂奎说,“在中国,医生永远不可能只想着治病,会考虑太多治病之外的因素,如病人家庭能不能承担救治的医药费,如果全力救治了钱也花了治不好怎么办,患者家属会不会闹事?等等。各种纠结,各种担心,各种预警,在治病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想着如何保护自己,压力特别大。所以每次遇到类似的病人,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但即使在这种状态下,在生命面前,我们也不会退缩!”

在救治的间隙,岳茂奎副主任和家属沟通说:这个病特别重,而我们治疗这种病恰恰是很擅长的,所经手的病人几乎都治好了,但病人实在太重了,来的有点晚且进展特别快,如医院治疗的话,可以转院,如果不转院,就要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因为费用会很高。家属经过商议,还是决定留下来治疗。医护人员给病人开始做血液净化,当天夜里,病人呼吸就不好了,因为炎症反应导致了急性肺损伤,出现了呼吸衰竭,做了气管插管,应用机械通气,病人生命危在旦夕。

“那天晚上正好我值夜班,在和家属谈话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家属眼神中的犹豫和挣扎!第二天早上查完房后的例行谈话,我心里沉甸甸的,其实首先担心的是家属们对病情加重和治疗的疑问,说简单点就是钱花上了为什么病越来越重。结果还好,家属还是信任我们的,但随之而来的又是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承担不起治疗费用,家人都打算借高利贷了,而且担心以后,即使治好了之后病人的生存质量会如何?而且鉴于病人之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家属对未来没有一点的信心!我知道他们想退缩了,这种心态我很理解,这下又轮到我纠结了。不过这次我没犹豫,我愿意承担治疗的风险和压力,因为病人太年轻了,才二十来岁!我先鼓励他们,说病情加重是正常现象,这还不是我们见过的最重的,不是没希望;然后再告诉他们,如果病人尿多了,可以试着停血液净化,那样花费会少很多;最后还是说了那句话:再给我两天时间,如果还不好我们再说!最终他们还是听取了我的意见。”岳茂奎副主任说。

接下来,泰医附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的医护人员更加精心和小心翼翼地治疗着病人,尿多了,血液净化停了;肺功能好转了,呼吸机撤了;肠蠕动开始有了,大便出来了!家属的笑容一天比一天多,医护人员最终又成功了。“家属对我们万分感谢,送来了锦旗,我们在一起合影时,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不仅仅是因为又挽救了一条生命,更是因为我们所坚持的信念又一次取得了胜利!生命,又一次在坚守中重新绽放!”岳茂奎说。

  最后,我想说的是:关于生命,你永远都不知道她多么复杂多么善变,你也无法测量她蕴藏着多少的精彩、多大的潜能,身为医务人员,我们永远都愿意坚守那句:守护生命、为生命坚守!还想说,生命以痛给我,我愿报之以歌。愿我们携手并肩,无畏前行,收获更多更美的风景!

文:和树芸

本期编辑:和树芸周苏

   

赞赏

长按







































北京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yzyy/798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