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是由猫疱疹病毒1型引起猫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上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以喷嚏、流泪、结膜炎和鼻炎为主要特征。主要感染幼猫,发病率可达%,病死率可达50%,成年猫病死率达20%~30%。
1.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的病原是
A.细菌
B.病毒
C.支原体
D.衣原体
E.真菌
2.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的临床主要特征不包括
A.喷嚏
B.流泪
C.鼻炎
D.结膜炎
E.大叶性肺炎
年,Crande首次从病猫体内分离出病毒,以后在英国、瑞士、加拿大等国家均报道了本病。本病是已知最重要的猫呼吸道疾病之一,猫的呼吸道疾病将近一半由本病毒所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在我国已多次发现临床可疑病例。
猫疱疹病毒Ⅰ型(FHV-1)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又称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HVRTV),具有疱疹病毒的一般特征。位于细胞核内的病毒粒子直径约nm,位于细胞质内的~nm,位于细胞外的约nm。病毒粒子中心致密,外有糖蛋白脂质构成的囊膜。病毒基因组为双股DNA。立体对称核衣壳上分布有个壳粒。
3.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的病原特征不包括
A.病毒粒子中心致密
B.糖蛋白脂质构成囊膜
C.病毒基因组为双股DNA
D.本病毒属于细小病毒
E.立体对称核衣壳上有个壳粒
FHV-1可在猫胎肾、肺及睾丸细胞增殖,在兔肾细胞也能较好生长。接种病毒后,24~48h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单层细胞呈灶状圆缩,变暗以至全部脱落,有时出现多核巨细胞或合胞体细胞,1~3d后病毒滴度可达~TCID50/mL。病毒在细胞内增殖,感染细胞经包涵体染色后,可见到大量嗜酸性核内包涵体。FHV-1可吸附和凝集猫红细胞,可以采用血凝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抗原和抗体。
4.培养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的传代细胞不包括
A.猫肺细胞
B.PK-15细胞
C.兔肾细胞
D.猫睾丸细胞
E.猫胎肾细胞
5.细胞感染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后出现的病变特征是
A.胞浆内嗜酸性包含体
B.胞浆内嗜碱性包含体
C.胞核内嗜酸性包含体
D.胞核内嗜碱性包含体
E.胞浆内和胞核内嗜碱性包含体
6.常用于检测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抗原和抗体的血清学实验是
A.包含体检查
B.琼脂扩散试验
C.鸡胚干扰试验
D.抗力诱导因子试验
E.血凝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
病毒主要存在于猫的眼、鼻分泌物和痰液中所有的FHV-1分离株抗原性相似,属于同一个血清型,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也证明其相对的均质性。大多数的毒株有类似的致病力,但不同生物型存在一定差异,有些毒株具有耐热性,它与犬疱疹病毒1型和海豹疱疹病毒1型在抗原性和基因结构上密切相关,但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伪狂犬病毒、猫杯状病毒及人单纯疱疹病毒均无交叉反应。
7.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主要存在于
A.口腔分泌物
B.外耳道分泌物
C.眼、鼻分泌物
D.汗腺分泌物
E.生殖道分泌物
8.与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在抗原性和基因结构上密切相关的病毒是
A.犬疱疹病毒1型
B.猫杯状病毒
C.伪狂犬病毒
D.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
E.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FHV-1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对酸、热和脂溶剂、消毒剂均敏感。甲醛和酚易将其杀灭。在-60℃条件下可存活半年,在50℃经4~5min被灭活。在干燥条件下仅存活12h,在湿润环境下可存活18h。
FHV-1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感染局限于猫科成员,对猫科动物以外的异种动物及鸡胚不致病。
上呼吸道黏膜(包括软腭)、扁桃体、鼻甲骨及结膜等是病毒的靶器官。FHV-1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病毒经鼻、眼、咽的分泌物排出。易感猫通过与病猫的直接接触及吸入含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感染。
9.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的靶器官不包括
A.软腭
B.扁桃体
C.鼻甲骨
D.小肠黏膜
E.上呼吸道黏膜
自然康复或人工接种的耐过猫,能长期带毒和排毒,成为危险的传染源。病毒主要潜伏于三叉神经节。一些应激因素,如分娩、泌乳、营养不良、受凉等,可诱使潜伏的病毒被激活而排毒。带毒的母猫可经胎盘传染给下一代。幼猫的发病与否和母源抗体水平呈密切相关。
10.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主要潜伏的部位是
A.三叉神经节
B.扁桃体
C.鼻甲骨
D.小肠黏膜
E.上呼吸道黏膜
潜伏期2~6d,感染24h后即可从鼻拭子及咽拭子中检出病毒。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最明显症状是上呼吸道感染和结膜炎,表现为突然发作,阵发性咳嗽和打喷嚏,眼、鼻分泌物增多,初期透明,后期变为黏液脓性。严重病例可见呼吸困难和咳嗽,流涎明显。偶尔见有口腔溃疡,或见有溃疡性或间质性角膜炎。其他症状还有如皮肤溃疡和皮炎综合征及神经症状。急性病例症状通常持续10~20d,耐过病猫症状逐渐缓和并痊愈。急性病变通常需2~3周消退,一般情况下不影响肺。成年猫病死率较低,部分病猫急性期损伤严重以至造成黏膜和鼻甲骨的永久损伤,易于继发细菌性感染,可引发慢性鼻炎、
窦炎、结膜炎,甚至肺炎,因而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此时病死率会增高。
11.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最明显的临床症状是
A.生殖道感染
B.消化道感染
C.泌尿道感染
D.上呼吸道感染
E.下呼吸道感染
新生猫因先天感染,可在出生后表现体衰、嗜睡、体温偏低、肺炎、腹式呼吸和全身感染而死亡。仔猫较成年猫易感且症状严重。有些幼猫或衰弱猫出现病毒性肺炎及全身症状,病死率可达20%~30%。
妊娠猫可发生流产,多是全身性疾病所致。
12.猫,发热,咳嗽,流泪,眼鼻有浆液脓性分泌物,结膜炎、角膜炎,角膜出现树枝状溃疡,病原为疱疹病毒Ⅰ型。该猫所患疾病最可能是
A.猫瘟热
B.猫白血病
C.猫杯状病
D.猫传染性腹膜炎
E.猫病毒性鼻气管炎
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病初,鼻腔、喉头、气管和鼻甲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较严重病例,鼻腔、鼻甲骨黏膜坏死,眼结膜、扁桃体、会厌软骨、喉头、气管、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的部分黏膜上皮也发生局部灶性坏死。扁桃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散在出血点。慢性病例可见鼻窦炎。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间质性肺炎及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周围组织坏死。坏死区上皮细胞中可见大量的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13.猫,发热,咳嗽,流泪,眼鼻有浆液脓性分泌物,结膜炎、角膜炎,角膜出现树枝状溃疡,病原为疱疹病毒Ⅰ型。该猫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周围组织坏死区上皮细胞中有大量的
A.胞浆内嗜酸性包含体
B.胞浆内嗜碱性包含体
C.胞核内嗜酸性包含体
D.胞核内嗜碱性包含体
E.胞浆内和胞核内嗜碱性包含体
从临床症状看,FHV-1所致疾病,与FCV(猫杯状病毒)感染、FPV(猫瘟病毒)感染和猫肺炎(衣原体感染)很难区分,只有依靠特异性的血清学反应或病原分离鉴定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1.包涵体检查在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见典型的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14.包涵体检查猫病毒性鼻气管炎在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见典型的
A.胞浆内嗜酸性包含体
B.胞浆内嗜碱性包含体
C.胞核内嗜酸性包含体
D.胞核内嗜碱性包含体
E.胞浆内和胞核内嗜碱性包含体
2.血清学检查病猫眼结膜和上呼吸道黏膜的涂片或切片标本,用FHV荧光抗体染色可做出准确快速的诊断。病毒感染21d后中和抗体效价可达1:64,但由于康复猫的抗体持续期很短,难以通过抗体检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凝抑制试验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15.对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有意义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是
A.血凝抑制试验
B.琼脂扩散试验
C.中和试验技术
D.环状沉淀试验
E.酶联免疫试验
3.病毒分离鉴定该病毒可以在病猫鼻咽部黏膜和结膜持续存在30d以上,症状出现7d后,在肝、肺、肾、脾等实质性器官也可分离出病毒。在急性发热期,取鼻、咽、喉头和结膜拭子,接种于原代猫肾细胞,逐日观察细胞病变,成功率较高。可用已知FHV-1免疫血清进行中和试验鉴定,也可以利用荧光抗体染色进行细胞培养物的快速鉴定。近年来,PCR已用于FHV的诊断。
16.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持续存在30d以上的部位是
A.眼结膜黏膜
B.鼻咽部黏膜
C.鼻咽部黏膜
D.内耳道黏膜
E.支气管黏膜
17.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症状出现7d后可分离出病毒的实质性器官不包括
A.肝B.肺
C.肾D.脑
E.脾
18.在急性发热期,分离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的采样拭子不包括
A.鼻拭子
B.咽拭子
C.耳拭子
D.结膜拭子
E.喉头拭子
19.常用于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的传代和增殖细胞是
A.原代猫肾细胞
B.原代豚鼠肾细胞
C.原代乳鼠肾细胞
D.原代犬肾细胞
E.原代非洲绿猴肾细胞
目前美国已有FHV-1弱毒苗可供使用。猫63~84日龄时首免,以后每隔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该苗可单独应用或与FCV弱毒苗联合应用,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免疫接种可以减少排毒但无法预防感染和消除带菌状态。弱毒苗的副作用要稍大,但能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能在2~4d内快速产生免疫力。该苗也可以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及猫肺炎(衣原体感染)疫苗联合应用。
20.预防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病的疫苗是
A.核酸疫苗
B.弱毒疫苗
C.亚单位疫苗
D.合成肽疫苗
E.基因缺失疫苗
21.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病的首免日龄是
A.15~20日龄
B.20~30日龄
C.35~40日龄
D.45~50日龄
E.63~84日龄
加强饲养管理也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新引进猫或仔猫应至少隔离观察14d,确认无病方能混群饲养。减少应激因素,将猫饲养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控制每个猫群的数量和密度,搞好卫生可采取定期检疫方法,查出带毒的猫。因分娩能促进带毒母猫排毒,从而造成新生仔猫的感染,因此带毒母猫不宜再做种用,并非所有表现慢性呼吸道症状的猫都是疱疹病毒带毒者。
22.为防止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病感染,新引进猫或仔猫应至少隔离观察
A.14dB.20d
C.30dD.40d
E.45d
本病目前缺乏特效药物疗法,可采用对症疗法和支持性疗法,并防止继发感染。应用广谱抗生素可有效地预防细菌继发感染,防止后遗症的发生。口腔损害和病程长的病猫,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A。治疗结膜炎可每天多次用10%的磺醋酰胺钠、1%的氯霉素或0.5%的新霉素眼膏涂擦,但不宜使用含皮质类固醇的眼膏。溃疡性角膜炎可使用5-碘脱氢尿嘧啶核苷治疗。吞咽困难时,可喂服糖浆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
23.治疗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病引起的结膜炎的药物是
A.维生素A
B.肾上腺素
C.醋酸可的松
D.磺醋酰胺钠
E.5-碘脱氢尿嘧啶核苷
24.治疗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病引起的溃疡性角膜炎的药物是
A.维生素A
B.肾上腺素
C.醋酸可的松
D.磺醋酰胺钠
E.5-碘脱氢尿嘧啶核苷
为增进食欲,可给予少量芳香味食物,如鱼干、瘦肉等,有利于患猫康复。长久不进食的话,可以考虑用胃导管法进食。
A3-A4题
(25~34题共用题干)
猫,发热,咳嗽,流泪,眼鼻有浆液脓性分泌物,结膜炎、角膜炎,角膜出现树枝状溃疡,病原为疱疹病毒Ⅰ型。
25.该猫在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见典型的
A.胞浆内嗜酸性包含体
B.胞浆内嗜碱性包含体
C.胞核内嗜酸性包含体
D.胞核内嗜碱性包含体
E.胞浆内和胞核内嗜碱性包含体
26.该猫病毒主要潜伏的部位是
A.三叉神经节
B.扁桃体
C.鼻甲骨
D.小肠黏膜
E.上呼吸道黏膜
27.该猫最明显的临床症状是
A.生殖道感染
B.消化道感染
C.泌尿道感染
D.上呼吸道感染
E.下呼吸道感染
28.在急性发热期,分离该猫病原的采样拭子不包括
A.鼻拭子
B.咽拭子
C.耳拭子
D.结膜拭子
E.喉头拭子
29.常用于该猫病毒的传代和增殖细胞是
A.原代猫肾细胞
B.原代豚鼠肾细胞
C.原代乳鼠肾细胞
D.原代犬肾细胞
E.原代非洲绿猴肾细胞
30.预防该猫病的疫苗是
A.核酸疫苗
B.弱毒疫苗
C.亚单位疫苗
D.合成肽疫苗
E.基因缺失疫苗
31.预防该猫病的首免日龄是
A.15~20日龄
B.20~30日龄
C.35~40日龄
D.45~50日龄
E.63~84日龄
32.治疗该猫病引起的结膜炎的药物是
A.维生素A
B.肾上腺素
C.醋酸可的松
D.磺醋酰胺钠
E.5-碘脱氢尿嘧啶核苷
33.治疗该猫病引起的溃疡性角膜炎的药物是
A.维生素A
B.肾上腺素
C.醋酸可的松
D.磺醋酰胺钠
E.5-碘脱氢尿嘧啶核苷
34.该猫所患疾病最可能是
A.猫瘟热
B.猫白血病
C.猫杯状病
D.猫传染性腹膜炎
E.猫病毒性鼻气管炎
25.C;26.A;27.D;28.C;29.A;30.B;31.E;32.D;33.E;3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