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七种表现是自我调节,不是病

时间:2021-2-23 20:17:42 来源:腹膜炎

北京哪间酒渣鼻医院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16230.html

人体是一个复杂机体,当我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反应,其实有些不是病,是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你需要的不是祛症是了解!

发烧是身体通过升温杀死入侵细菌

当孩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因为害怕发烧危害身体健康,父母一般都会想尽办法替孩子退烧,但是,发烧真有那么可怕吗?我们还是从身体的一般温度说起。

通常,人的体温保持在37℃上下,即使有波动,范围也是很小的,而这主要是由于人体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当人体的实际体温低于或高于37℃时,此中枢就会加强产热和散热活动来保持体温正常。

因此,发烧是日常生活中很正常的现象,它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细菌、病毒入侵人体导致体温调节失去平衡时,机体就会通过发热来使体内的抗体生成增多,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协助人体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如果这个时候乱用退烧药,反而会影响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发烧温度在38℃左右时,我们只要多喝点水,多摄入些营养物质,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就可以了。

然而,发烧虽然是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一种自然反应,但若体温高达39℃以上,就会让我们产生一系列不适症状,并会使我们的机体受到损害,这个时候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降温措施。

咳嗽其实是在排出体内垃圾

生活中,大多数人在咳嗽不断的时候,都会选择服用药物来进行止咳,这种做法其实是弊大于利的。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人体正是通过咳嗽来排除体内垃圾的。

如果一个人的工作环境非常不好,工作地点的空气中总是布满粉尘,那么这个人就可能会经常无缘无故地咳嗽,并且痰特别多,这是他的身体在通过咳嗽、排痰来把体内的粉尘排出体外,从而保护他的肺部。如果此时通过服药来止咳,虽然暂时缓解了咳嗽的症状,却会导致大量的灰尘和污物滞留在肺部,当这些“垃圾”越积越多的时候,我们的肺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进而损害我们的健康。因此,在没有完全排除肺内“垃圾”时就盲目地采取止咳方法来抑制咳嗽,就如同家里着火之后,你不仅不去救火,反而在火上浇上一盆油一样,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另外,现在城市里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充满着粉尘、金属微粒以及废气中的毒性物质,人们在呼吸时会吸入它们,使它们进入我们的肺部,这些“垃圾”不仅会损害肺脏,还

会通过血液循环而“株连”全身。所以,我们也可以在身体还没有做出防御性反应的时候,借助主动咳嗽来“清扫”我们的肺部,每天到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运动。深吸气时缓缓抬起双臂,然后主动咳嗽,使气流从口、鼻中喷出,咳出痰液,从而保证肺部的清洁。

喷嚏:排出身体内部的异物

喷嚏,相信每个人都打过,它的发生是不受人为控制的,它和咳嗽一样,是一种呼吸道排斥异己的行为,也是一种人体自我防御和保护行为。

当我们感冒的时候,通常会通过打喷嚏来排出一部分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随着感冒症状的好转,打喷嚏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当我们受到风寒侵袭的时候,人体就会通过打喷嚏的方式使身体内的器官产生热量来赶走体表的微寒。当我们情绪不良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打喷嚏的方式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另外,鼻道如果受到花粉、霉菌等微小颗粒物质的刺激,人们也会通过打喷嚏的方式经由鼻道排出过敏物。

打喷嚏其实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反应,偶尔打喷嚏还有益于人体健康,可以将体内的一部分病菌释放出来,所以不要认为能忍则忍。实在忍不住时,就又捂嘴又捏鼻子,以免飞沫四溅。而且人在打喷嚏时,上呼吸道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口鼻都被捂住,不能得到缓解的压力会通过咽鼓管作用于耳道鼓膜,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鼓膜穿孔。

因此,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痛痛快快地把喷嚏打出来。

呕吐,有时候未必是坏事

呕吐,对我们来说是常见的一种症状,在中医的观点里,呕吐和咳嗽、发烧、腹泻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俗话说“病从口入”,当我们吃得过饱或吃进去的食物不干净时,在进食后的一段时间里就会出现呕吐症状。因为吃得过饱会增加消化道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人体就会采取必要的措施,利用呕吐来把过多的食物排出体外,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如果吃的食物不干净,就会使胃肠道受到损伤,有毒物质还可能通过胃肠黏膜上的血管进入血液里,导致人体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适时的呕吐会把这些不干净的食物排出体外,使有毒物质不能在人体内停留,从而减轻它们对人体的损害。

所以,在不清楚病因的情况下,见呕就止未必是好事,有时候还可能会对你的身体造成损伤。当呕吐症状不严重时,可以适当地补充水分,少量进食,多吃些流质食物,如米汤等,千万不要吃生冷、甜品、油腻食品,这样可以让胃得到充分的休息。然后再根据胃的恢复情况,逐步改变饮食内容,添加饮食的量。

拉肚子也许是件好事

6个好朋友到烧烤店去吃饭,因为羊肉串不干净,吃完饭后5个人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只有一个人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大家都说这个人抵抗力强、肠胃好,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当我们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后,在肠道消化这些食物的时候,机体为保护自身,可以通过分泌水分和加快肠道蠕动来排出它所认为不好的肠内容物,促进腐败的食物排出体外,这就会导致腹泻,也就是俗称的“拉肚子”。

那5个人在吃完不干净的羊肉串后之所以会腹泻,是因为他们的肠胃是正常的,在吃进不干净的食物后,身体马上就可以采取保护措施把它们排出去。如果身体的内部环境比那些不干净的食物还要脏,当然就不可能出现腹泻的症状,所以说那唯一一个没有腹泻的人,他的肠胃才是最不好的。

可以说,我们之所以会腹泻,是因为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不被身体接受,或者是对身体有害的,身体才会自动启动防护措施,将这些有害物质排出去,这和异物吸入气管后会引起咳嗽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如果你不懂这个信号,在腹泻时盲目地服用止泻药来缓解症状,导致体内的毒素不能完全排出来,必然会为日后的健康问题埋下隐患。

因此,在腹泻时服用止泻药,完全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在生活中,如果出现腹泻症状,我们可以采取空腹禁食的方法,让肠胃得到彻底的休息,但在禁食的同时也需适时补充水分以及各类维生素、矿物质,以避免出现脱水、休克等症状。

疼痛:是提醒你身体的某个部位坏事了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人喜欢疼痛,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疼痛却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疼痛,谁能把疾病的消息报告给你呢?它是在提醒你机体已经受伤或者受到“侵犯”了,应该立即根据它发出的警报采取相应的防御性保护措施,从而避免更大的危险。

疼痛既是人体对疾病或创伤的反应,也是疾病的症状。心肌梗塞可能表现为胸前区和左上臂、上腹区疼痛,甚至是牙痛。常见的引起腹痛的疾病有急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脑膜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泌尿道结石、肠穿孔等。所以,当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有疼痛的感觉时,在弄清楚疼痛的原因之前,最好不要服用止痛药,而是应该找出痛因,冒然地使用止痛药只能掩盖病情,甚至贻误治病的时机。而且许多止痛药具有解热作用,当风湿痛、神经痛、腰痛时,服用止痛药会导致体温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疾病。

放屁:人生三宝之一

俗话说:“人生有三宝:流汗、放屁和打喷嚏。”对于流汗的好处,一般人都知道,打喷嚏的作用我们已经说过了,一般人也都能接受,唯独对放屁,很多人不能接受,总是敬而远之,能忍则忍。事实上,在无形中,我们已经对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有些未被分解,如果未被分解的部分包含纤维和糖类,就会成为大肠菌的食物。大肠菌饱餐后就会排气,这些气体在体内累积,产生一股气压,当压力太大时,就会被排挤出体外,形成屁。

放屁它能帮助人体排出废气。肠道里细菌分解残留食物后产生的氮、硫化氢、氨等废气主要都靠放屁排出体外,这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也是人体自我调节的一个法宝。在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保全面子,经常忍屁不放。特别是一些谦谦君子和淑女,为了不失体面,宁愿憋红了脸也决不肯放“屁”一马。结果,有毒气体不能以最简单的方式释放出去,只能另觅排毒途径,这不但增加了身体负担,还很有可能造成引起腹部鼓胀、肠吟声声、精神不振、消化不良、头晕目眩,甚至还可能产生腹膜炎、肠梗阻等疾病。

另外,有些人很自豪,认为自己从不放屁或很少放屁。其实,不放屁未必就是好事,他们往往会有一些症状,如腹痛、腹胀、便秘、肠鸣音亢进或消失、气过水声等,还有可能会出现肠梗阻。此外,腹部手术者,其肠蠕动会出现反射性抑制,胃肠内气体和液体滞积,也会出现无屁的情况。

那么,是不是多放屁就是好事呢?其实也不是这样。一般来说,放屁对身体的影响可以遵循这样一个规律——无屁未必是好事,多屁可能是坏事,臭屁可能要出事。正常人每天要放5~10次屁,约排出毫升左右的气体。当屁量大大多于平时,则有可能会有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及肝、胆、胰疾病等。此外,也有可能是进食方面的原因,如进食过多的豆类、薯类与蛋白质类食物,或者习惯性吞咽动作过多而吸入较多的空气,此类情况均不属病症,没有必要治疗。

如果屁奇臭难闻,则有可能是消化不良,或摄入过多的肉类酸性食物,或由于消化道出血,血液滞积在肠腔内所致,也有可能是肠道内发生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小肠炎等炎症。此外,恶性肿瘤晚期,因癌肿组织糜烂,蛋白质腐败,由于细菌的作用,放出的屁也会很臭。有时,进食过多大蒜、洋葱和韭菜等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也会使屁变臭,这不必担心。

海龙康健,与各位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yzyy/1098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