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题-J原发性腹膜炎与继发性腹膜炎的主要区别是
A、腹痛性质B、有无腹膜刺激征C、腹腔内有无原发病灶D、腹腔是否与外界相通E、病原菌种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致病菌通过血运、肠壁、淋巴管或女性生殖道等各种途径侵入人体腹腔而导致的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是在腹腔内脏器的炎症、外伤、血运障碍以及医源性创伤等疾病基础上引起的腹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上可知,原发性腹膜炎与继发性腹膜炎的主要区别是腹腔内是否有原发病灶(C对ABDE错)。
2、真题-Z对急腹症患者疼痛的护理错误的是
A、病情观察期间应慎用止痛剂B、一般可以针刺镇痛C、对已决定手术的患者,可以适当应用镇痛药D、与患者交谈,并给予安慰和鼓励E、对诊断不明确或未确定治疗之前,可以适当应用镇痛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外科急腹症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需早期诊断及紧急处理的腹部外科疾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病情多变。腹痛是急腹症的主要临床症状,常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或发热、腹痛等表现。对于急腹症腹痛的患者,应注意对于诊断不明或未确定治疗措施之前,严禁使用镇痛药,避免延误病情,可适当使用阿托品解痉治疗,因为此药不会掩盖症状(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对于急腹症疼痛患者的护理可进行以下处理,根据患者精神状态适当交谈给予患者鼓励、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疼痛,在病情观察期应慎用止痛剂,对于诊断明确者可适当使用解痉和镇痛药,对于已决定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痛剂缓解痛苦,可适当使用舒适体位、转移注意力、针刺镇痛等方法缓解患者痛苦(ABCD对)。
3、真题-Z患者,女,45岁。急性腹膜炎入院已休克,现取中凹卧位,具体的卧姿是头、躯干(上身)和下肢分别抬高
A、上身5°~10°、下肢10°~20°B、上身5°~10°、下肢20°~30°C、上身10°~15°、下肢20°~30°D、上身20°~30°、下肢15°~20°E、上身20°~25°、下肢20°~25°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休克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使全身各组织和重要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细胞受损及脏器功能障碍的综合征,休克发生后要积极处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将患者安置于休克体位,体位要求将病人的上身(头和躯干)抬高20-30度,下肢抬高15-20度,可防止膈肌及腹腔脏器上移而影响心肺功能,并可增加回心血量(D对ABCE错)。
4、真题-J闭合性损伤造成腹腔内出血的常见原因是
A、肠管破裂B、肠系膜损伤C、腹膜后血肿D、实质脏器破裂E、膀胱破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闭合性损伤常见的损伤内脏依次为脾、肾、小肠、肝、肠系膜等;肝、脾、肾等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损伤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包括病人面色苍白,脉搏加快,严重时脉搏细弱,血压不稳定,甚至休克,腹痛呈持续性,但不剧烈(D对C错);胃肠道、胆道、膀胱等空腔脏器破裂时,主要临床表现是弥漫性腹膜炎(ABE错)。
5、真题-Z王女士,40岁。被汽车撞后2小时,自感腹痛、胸闷。查体:脉搏次/分,血压70/50mmHg,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但以左上腹为显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下列措施不妥的是
A、让患者平卧位B、立即建立静脉通路C、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D、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E、可送患者去放射科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该患者脉搏次/分,血压70/50mmHg,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但以左上腹为显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提示该患者血容量不足,已发生休克,考虑腹腔内出血,应剖腹探查,不随便搬动患者,以免加重伤情(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并建立静脉通路,积极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必要时输血,同时做好急症手术前的准备(ABCD对)。
6、真题-J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葡萄球菌B、变形杆菌C、链球菌D、大肠杆菌E、绿脓杆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继发性腹膜炎是是严重的腹膜腔感染,导致继发性腹膜炎的细菌均属人体肠道和皮肤表面的常见菌种,感染细菌中需氧菌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此外还有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D对ABCE错)。
7、真题-X腹膜刺激征是指
A、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B、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C、腹胀、压痛、反跳痛D、恶心、呕吐、腹泻、压痛E、发热、腹痛、压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是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称为腹膜刺激征(B对ACDE错)。
8、患者,女,44岁。胃溃疡穿孔合并急性腹膜炎手术后5天,体温39℃,大便7~8次/天,有排不完感,应考虑并发了
A、肠炎B、细菌性痢疾C、肠粘连D、盆腔脓肿E、膈下脓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盆腔脓肿形成后多有高热,体温可达39℃左右,心率加快和下腹部疼痛,同时伴阴道分泌物增多,子宫异常出血,可出现腹膜刺激征,直肠压迫感、排便不尽感及排尿痛等直肠和膀胱刺激症状,该患者胃溃疡穿孔合并急性腹膜炎手术后5天体温升高,说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患者大便次数增加,有排不尽感,病变可能在盆腔,因此最可能发生的是盆腔脓肿(D对);肠炎主要表现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A错);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B错);肠粘连临床症状可因粘连程度和粘连部位有所不同,轻者无任何不适,重者可经常伴有腹痛、腹胀、排气不畅、嗳气,甚至可引发梗阻(C错);膈下脓肿常见于腹膜炎或腹部手术后,病情好转后,数日出现弛张热,伴寒战出汗、脉快等,患侧上腹部持续钝痛,伴肩部放射痛及呃逆(E错)。
9、于先生,阑尾切除术后第4天,体温又上升至38℃,切口处胀痛、红肿、压痛,首先考虑的并发症是
A、泌尿系统感染B、切口感染C、膈下脓肿D、肠间脓肿E、急性肠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3日左右伤口出现感染征象。该案例中患者于术后第4天出现体温上升至38℃,切口胀痛、红肿、压痛等感染的征象,符合切口感染这一并发症的表现(B对ACDE错)。
10、患者,男,34岁。患“急性腹膜炎”,为预防膈下感染,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禁食B、腹腔引流C、半卧位D、补液,维持水电平衡E、应用抗生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急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体温脉搏变化、感染中毒症状,临床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时患者常采取半卧位,具有防止腹腔感染向上蔓延,避免膈下脓肿出现的效果(C对);禁食、腹腔引流、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抗生素使用为急性腹膜炎的常规治疗,但以上手段无预防膈下脓肿的作用(ABDE错)。
初级护师
私塾定制班
扫码即可试听
跟天一学员一起备考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