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药物埋线治疗慢性盆腔炎

时间:2020-7-22 11:38:55 来源:腹膜炎

文章部分摘自《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年》VOL.3(16)

由于从事的工作原因,常常遇到很多女性受妇科的困扰,尤其是慢性的盆腔炎常见。

今查阅书籍,看到关于穴位药物埋线疗法慢性盆腔炎的报告,觉得很实用,故分享之。

慢性盆腔炎是急性盆腔炎未及时治愈迁延日久而导致的慢性妇科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附件炎等。

西医认为盆腔炎由于各种有害菌体感染引起,虽然治疗的药物很多,但是容易复发,远期效果差。这点相信有过该问题的女性应该有同感,一旦得了这疾病,用各种消炎药后都容易反反复复。

我们不妨看看咱祖国医学是如何更有效调理治疗的。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学的“痛经”、“带下”等范畴,病因多为血瘀、湿热两型。

临床上药物埋线疗法的配穴选择:

主穴:

1、腰臀部:压痛点(腰椎1-3和骶椎2-4节的督脉、夹脊和内侧膀胱经上找压痛点)、三焦俞、肾俞、命门等

2、腹部:中极、曲骨、归来等

3、下肢:三阴交、阴陵泉、地机等

每次分别在腰臀部、腹部、下肢取穴共8-12个,应用穴位埋线疗法。

大量的临床证明,通过药物埋线疗法治疗,有效率高达97.5%。而且通过随访,不易反复。

临床上用药物埋线疗法的原理:

中药炮制过的蛋白线,通过药线结合,将药线埋入针对性的特效穴位中,以线代针,起到长效刺激穴位的作用。

局部穴位埋入的药线,“以线代针”的刺激作用和药线的软化吸收作用,起到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远端穴位埋入药线,可通经脉、调气血、提高肌体免疫力,有利于从根本消除炎症的功效。

查阅了好几篇关于药物埋线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和其他妇科疾病的临床报告,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都证明穴位埋线疗法对各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改善的功效。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祖国医学——针灸学基础上发展和延申的,每15天左右埋线一次,药线在10-30天作用软化被身体吸收。在药线没有被吸收这过程中,药线在穴位里“以线代针”24小时长期刺激穴位,针感效果远远高于平时20-30分钟的针灸,故而效果更加显著。

加上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有些人还恐惧每天的针灸针刺疼痛,所以每15天穴位埋线一次,受到了越来越多现代人的欢迎。

可见穴位埋线疗法相当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普惠更多的大众。

聚集源头汇聚美好

分享美丽分享健康

聚源聚美——让我们一起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yshl/978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