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厉害的家族,九位子女皆为国家楷模

时间:2019-2-13 17:01:24 来源:腹膜炎

众所周知,梁启超在我国近代史上地位之高为举世罕见,不仅领导了震惊内外的维新变法运动,同样也是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的倡导者,其以《中国历史研究法》为基础创建的新史学理论体系更是影响至今。当然,梁启超的历史贡献并不仅限于此,其根据孩子个人兴趣进行引导教育,最终培养出九位优秀子女,皆是国家楷模。

长子梁思成,生于年,年与林徽因一道去美国留学,先后在宾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建筑学系深造,后于年回国任教于东北大学,创建了中国史上首个建筑系。自年开始,就与林徽因等人踏遍中国二百多个县市,对重要建筑物进行测绘,并编写了严谨的考察报告,为其《中国建筑史》的成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终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与妻子林徽因一同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建筑物的设计。晚年在林徽因由于肺痨严重救治无效去世后,娶了小他二十四岁的而且是他学生程应铨的前妻林洙,惹得清华大学无数人的非议。年病逝。

次子梁思永,生于年,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考古学与人类学专业学习,斩获学士学位后继续攻读东亚考古专业。年回国曾先后参加昂昂溪遗址、河南安阳一带的考古发掘、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发掘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掘工作。其为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首位接受西方系统训练的近代考古学学家,著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他用尽一生进行田野实践和培育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事业以及考古学学科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学术成就赢得国内外考古专家的广泛赞誉,并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领域中熠熠生辉。年因积劳成疾导致的心脏病救治无效逝世于北京。

三子梁思忠,生于年,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就读于弗吉尼亚军事学校以及西点军校,三十年代初比亚回国,参加国民革命军,因其留学经历和卓越才能,很快就升为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中的一名炮兵上校。随后奉命参加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始终勇于冲锋,表现可圈可点。不幸的是,没多久便因不慎饮用路边脏水感染腹膜炎治疗无效身亡,时年25岁。

四子梁思达,生于年,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两年后取得该校的硕士学位,是一位知名的经济学家,抗战时期曾短暂任职于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年在北京的调研处工作,主要从事整理编辑内部资料。后受邀编写《中国近代经济史》,而且还在年编辑出版了《九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最终于年退休,并常住北京。

幼子梁思礼,生于年,五岁时梁启超逝世,年遂三姐赴美留学,年获得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学士学位,在此后的四年间先后获得辛辛那提大学硕博士学位。在留学期间,因战争与家中失去联系导致缺乏有效的经济来源,只得通过洗碗的途径勤工俭学。年梁思礼历经磨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先后负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以及导弹控制系统,参与了导弹、中程、中远程等战略导弹的研制工作,为中国赢得了尊严。

长女梁思顺,生于年,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喜好诗词,在弟弟妹妹们的教育方面充当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其父流亡日本时,担任日语翻译,并保留了梁启超相关的重要信件,作为编辑《梁启超年谱长编》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她还是著名的诗词研究专家,著有《艺蘅馆词选》,丈夫为驻加拿大领事周希哲,但于年去世,孀居的梁思顺独自夫抚养四个孩子长达成人。抗战时期,虽然生活极度困难,但始终不为日本做事,反而向沦陷区捐送衣物。

次女梁思庄,出生于日本神户,年跟随大姐梁思顺赴加拿大学习,后进入麦吉尔大学文学专业深造。之后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修习图书馆学,最终获得学士学位。年留学归来,先后在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对西文书籍进行编目。年,梁思庄丹恩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直到年仍奋斗在图书馆领域的前沿。她精通英法德俄等国语言,熟知西文图书分类编目,在目录学方面颇有研究,是我国图书馆西文编目领域的顶尖专家,并在该领域辛苦耕耘五十年,为我国图书馆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鞠躬尽瘁的梁思庄在年身患脑血栓,卧病在床五年,直到年去世才解脱。

三女梁思懿,年进入燕京大学预备班学习,后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深造,有燕京三杰的美称。自年起就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她不仅是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运动学生骨干,还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队长,踊跃向外传递进步思想。年,同丈夫赴美留学,研修历史,毕业后任教于芝加哥、纽约等地。新中国成立后,马不停蹄地回国,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最终,其逝世于年。

四女梁思宁出生于策应蔡锷发动护国战争的那一年,也就是年。十三岁时,父亲梁启超病逝。年,考入南开大学的梁思宁因日本轰炸而失学在家。当时,日军在街上任意胡作非为,只要一发现年轻女性,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对其施害,可谓丧心病狂。梁思宁住处附近,有一处日军专门用来实验新刑具的铁皮仓库,内置烧红的铁桶,只要一接触皮肤,就会立马碳化。最不能忍受的是,日本人经常会将无辜的民众强行按在此刑具上,不到几分钟,膝盖已经不在,而且再也不能直立行走,留下了终生残疾。

不堪忍受的梁思宁给三姐写信,希望能参加革命,逃离沦陷区。后在梁思懿的安排下跟随王若兰(改名康英)由天津直达上海再乘船经宁波辗转到金华,最后历经重重险阻成功抵达革命根据地。梁思宁在战地服务团时,经常组织宣传抗日的文艺节目,并在民众中演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年找到了革命伴侣——曾为一二九运动学生骨干的章柯,二人共度余生。两年后,因其特殊身份——梁启超的女儿而遭到区别对待。此后的三十五年里,一直生活在别人的误解和冷眼中,直到年才完全消除,坎坷一生基本在此时画上了句号。当问及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梁思宁毅然说:绝不后悔!总比当亡国奴强!一点都不苦!再没比这更快活!

纵观梁启超九位子女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接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都成就斐然,都遭遇过人生的逆境,但最终都将其克服,回到中国添砖加瓦,而且还将自己所有的力量全部贡献在国家建设或民族解放事业上,这一切都源于从梁启超传下的爱国遗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皮肤病医院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yshl/907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