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怎么学干货

时间:2019-1-29 15:27:00 来源:腹膜炎

中医诊脉似乎永远是个谜,当我们看到中医诊脉之后,对病情说得头头是道时,很难想象短短的几公分长的脉管上,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能够看到五脏六腑的疾病。《素问·五脏别论篇》说:“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对于这种中医理论上的解说,如何演绎成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解释,长久以来是件困难的事。

脉搏源于心跳,我们会用心脏的搏动来解释脉象变化。古代人们很早就发现心脏对寸口脉搏的影响,传统的28病脉中,发烧心跳加快成为“数主热”的依据,心跳不整是造成结代脉的根源,心搏无力是弱脉、细脉的基础,心跳缓慢成为迟脉的原因。如此等等,众说纷纭。

心跳的变化确实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心脏搏动的节律、频率、力度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脉搏是心脏信息的最忠实表达者。但是有一点,这种“心主脉”的理论不能解释“脉搏为什么能够反映心脏之外各个脏腑器官的疾病信息,它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脉象变化来反馈这种信息的”这种根本性问题。

寸口脉搏动特征

人们发现寸、关、尺三部脉的跳动并不是均匀一致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脉象,或许寸脉强些、尺脉沉些;或许某个局部浮盛、某个部位细些;或许某个部位跳动得更活跃些,某个部位按之无力。古代先贤们很早就观察到脉象不同部位的搏动差异对于人体疾病具有诊断意义,《内经》说:“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就是说,凡是脉象上和其他部位搏动不一致的地方就是疾病的表示。例如寸脉亢盛加上迟脉沉细是阴虚阳亢的表示,脉细而左关有力与血虚肝旺有关,甚至脉象上出现阴搏阳别的状态与妊娠有关。历代脉书中对此有更多的描述,如“寸脉浮,关上小紧数”,“阳浮阴弦”,“大则病进”等等,系统阐述了脉象对人体机能、疾病病机、疾病传变等认识,并逐步演变成为中医脉象体系的框架。

从古代中医《难经》、《脉经》之后,脉象诊断的地位有了质的提高,“诊必言脉”、“平脉辨证”逐渐成为中医诊病的标志,也成为指导中医辨证用药的指南。

现代研究破译了更多的脉诊秘密

脉象生理研究认为:支配血管舒缩的血管运动神经纤维主要是交感神经,在神经的支配下,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可使血管内径发生明显变化,从而改变了寸口脉的形态、血流阻力,乃至组织的血流量,形成28病脉脉象形态的基础特征;而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影响到寸口脉血管周围的组织,出现增生、小结节、张力加大或隆起、组织虚软或凹陷等不同变化,形成血管周围组织的微形态学改变。这两方面构成了现代脉象血管周围组织变化研究的物质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血管舒缩导致的寸口脉血管壁的形态改变并非是均质的,它和人体脏腑器官有直接的密切关系。现代研究发现,脏腑生理、病理变化会直接影响并导致寸口脉对应部位的血管出现形态学改变。

例如下肢坏疽的患者,他的尺脉近心端血管会出现明显钢丝样的紧张痉挛,而手掌坏疽则令寸脉局部同样出现钢丝样的紧张痉挛,表现出肢体病情与脉象诊断部位同步变化的模式。又如脑血管病导致的下肢瘫痪,在软瘫期患肢往往出现虚肿状态,由于神经对血管周围平滑肌的舒缩控制解除,同侧寸口尺脉以下血管壁松弛,搏动幅度减弱,变得虚浮,脉管周围组织也显得胖肿;而在硬瘫期则脉位下沉、脉管痉挛紧张。

作为脉象神经—心理的反应,甚至心理情感的变化都会让脉象相关部位出现形态学改变。例如大怒时左关肝(怒伤肝)的诊断部位会凸起,强力搏动;而恐惧时尺脉(恐伤肾)则变得细紧振颤,成为心理脉象诊断的物质基础。

这种脏腑通过植物神经对寸口脉血管壁特定部位产生舒缩影响,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脉管特定部位出现形态学变化的模式,为传统中医“寸口(脉)独为五脏所主”的理论提供了支持。特别是脉管周围与脏腑病变相对应的细微形态结构变化,例如结石在脉管上呈现沙石样结节、息肉呈现肉筋样结构、心肌肥厚结构、某些实体肿瘤结构等等,特征明确、专属性强,相对体积可以测量,成为脉象疾病精确诊断的重要特征。

古人对脏腑与寸口脉局部

对应关系的认识

古人对脏腑与寸口脉局部的对应关系描述得很精确,《素问·脉要精微》说:“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内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竞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竞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素问·脉要精微》这段语言是我们至今所了解到的、对脏腑器官在脉象上分布定位的最详尽描述,它表达了以下3方面的脉象信息。

1.《素问·脉要精微》将寸口脉诊断部位分为寸前(上竞上)、寸、关、尺、尺后(下竞下)5个部位;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寸关尺3个部位;而其中的脏腑分布不是单纯“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门”,而是向上延伸到头部(上竞上胸喉),向下延伸到少腹、下肢(下竞下少腹腰股膝胫足),在诊断范围有所扩展。

2.寸口脉寸关尺每一部位又分为前(前以候前)、中、后(后以候后)、内(内侧上、中、下)、外(外侧上、中、下)9个方位,即每只手有3(寸、关、尺)×3(浮、中、沉)×9共81个诊断点,双手个诊断点,每个诊断点对应不同的脏腑器官。这种脉象诊断部位的分布模式,为寸口脉多脏器的精确诊断打下基础。

3.脉象诊断所包含的脏腑器官,从单纯的心、肝、肾、肺、脾、胃、大肠小肠、胆、膀胱扩大到囊括了全身所有的脏腑器官,即头(上竞上)、胸部器官(右内)、腹部器官(尺内)、盆腔、下肢(下竞下),涵盖了全身所有的脏腑器官,为脉象全身疾病诊断打下了良好基础。

现代中医脉象诊断,以《素问·脉要精微》脏腑器官在寸口脉上分布定位的模式为基础,以植物神经、神经—体液调节造成的寸口脉局部组织形态学变化为识别特征,结合传统28病脉涉及的心搏频率、速率、节律、心搏输出量、血液流畅度、血管舒缩阻力、脉搏力度虚实、脉位浮沉、脉体的大小等构成了脉象脏腑疾病的诊断识别技术,也构成了现代中医能够临床实用的脉象诊断体系。

现代中医脉象诊断,以《素问·脉要精微》脏腑器官在寸口脉上分布定位的模式为基础,以植物神经、神经—体液调节造成的寸口脉局部组织形态学变化为识别特征,结合传统28病脉涉及的心搏频率、速率、节律、心搏输出量、血液流畅度、血管舒缩阻力、脉搏力度虚实、脉位浮沉、脉体的大小等,构成了脉象脏腑疾病的诊断识别技术,也构成了现代中医能够临床实用的脉象诊断体系。

一、《传真脉法》简介:

学会此脉法能使您在患者面前树立威信,该脉法不用患者开口能一针见血说出患者所患病症和症状,准确率%,把出脉势信息,可以指导方药治疗,指导中成药治疗,指导中药产品治疗,指导针灸,推拿治疗方向。此脉法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容易复制,老师能达到什么程度就能教会学员达到什么程度。

《传真脉法》不同传统脉法,是传统脉法的精准发展,是集“二十三大信息”为一身的立体模式脉法,自成一体。

二、讲师简介:

刘永宽:执业中医师中医大师郭生白弟子

中医《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首席主讲专家

中西医经典理论指导实践金牌讲师

中医药管理局职业讲师

首创《传真脉法》使天下学脉者,尽能掌握!

临床30余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病而远近闻名。精研生命科学,治病三十余载,疗效卓著,临床中把传统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相印证,形成了《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由于深受患者爱戴,被推选为威县第十一届、十三届政协委员,兼威县城区医师协会秘书长。

三、《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体系介绍

人类最好的医生是自身的本能,医生是帮助本能的。中医是依靠生命本能治病的医学体系。《伤寒论》里走出生命本能系统医学。医圣张仲景在一千八百年前就认识到生命的本能。本能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出汗、呕吐、大便、小便、哭、笑等等,在看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发汗排异法、解肌排异法、透表排异法、呕吐排异法、泻心排异法、利尿排异法、通腑排异法等等。生命本来就有一套完美的排异系统,当感染了细菌与病毒本能立即做出排异反应,我们把握临床病势因势利导很快就能治好病。

《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把所有疾病划分成“外源性疾病”和“内源性疾病”,即阳性病和阴性病,在临床上更容易把握。外源性疾病我们一律采取排异疗法,内源性疾病一律采取综合强壮解除障碍自主调节法。内源性疾病与外源性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容易鉴别,通过对患者简单望闻问切,两三分钟就可判断出来。

中医本能系统医学,不借用易经八卦思维、河图洛书思维、五运六气思维、星相命理思维来解释中医生命理论。而是用系统思维、五行思维来清晰说明中医生命科学之奥妙,把几千年复杂中医简单化才是中医真正的进步,也更符合现代人的理解要求。

《伤寒杂病论》六经浅述:太阳经一是解肌法,十五个桂枝汤加减。二是发汗法,四个发汗方剂。阳明经是吐法、清法、下法,五个下法方剂,十余个清法方剂。少阳经是和解法,是柴胡汤系列方剂。以上是三阳经,也是阳性病。在三阴经中,有助阳温经法、助阳化水法、助阳温里法、回阳救逆法、回阳通脉法等。这些完全与人体本能活动相关联。可以说,“中医本能系统医学”体系,真正解读了中医密码,改变了传统的中医观念,使中医变的易学、易懂、易用,复制容易。

内源性疾病:

什么是内源性疾病?

内源性疾病是人体内部器官、组织发生的功能性低下,功能活动程序的紊乱或功能障碍,我们就称为内源性疾病。内源性疾病就是慢性病,也叫阴性病。治疗的方法是提高功能,解除障碍,调节紊乱。

内源性疾病是没有排异能力的,是功能障碍或者是功能低下,是不发烧的疾病。

内源性疾病:1.慢性阑尾炎2.妊娠高血压3.生殖器的慢性炎症4.癌症的疼痛方5.老年遗尿6.崩漏7.冠心病8.甲状腺功能减退9.股骨头坏死10.胃十二指肠溃疡11.悸气12水逆13胀满14.停饮。15慢性前列腺炎16.肿瘤17.不孕症18.产后无乳汁19.肠梗阻、肠粘连、肠套叠、肠扭转20.胃下垂、肝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21.带动不安22.先兆流产23.半身麻木24性功能低下25.多汗症26.闭经27.增加肾脏血流量利尿方28.厥阴头痛29.经期乳房胀痛30.经期口腔溃疡或感冒31.慢性结肠炎32.便秘33.手足皲裂脱皮34.慢性支气管炎哮喘35.咳血36.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37.衄血38充血性头痛,诱导上部血液下行39.肝硬化40.肺结核41.上部咳血的总方42.下部出血43.子宫内膜异位44.肝脾肿大45.冻疮46.三叉神经痛47.肝硬化腹水48.紫黄烧伤膏49.面瘫50.荨麻疹51.口疮灵52.输卵管不通53.慢性脉管炎54.产后尿潴留55.下肢静脉曲张56.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7.神经性头痛58.脑震荡59.脑出血60.功能性子宫出血61.内外痔疮62.脱发外擦方63.心动过缓64.紫癜65.心包积液66.脑积液67.心衰肺心脑病68.腰椎间盘突出69.风湿痹症骨质增生熏洗方70.颈椎病71.上冲性兴奋72.脑缺血73.卵巢囊肿74.子宫肌瘤75.支气管扩张76.关节积液77.老年痴呆78.剖腹产麻醉后截瘫79.鞘膜积液80.高血脂81.糖尿病82.高血压83.尿闭84.怕冷方85.慢性咽炎86.胎动不安87.男性不育89.复发性口腔溃疡90.干燥综合症······

外源性疾病:

什么是外源性疾病?

凡是人体外世界的致病物质,无论致病生物与非生物进入人体引起的排异反应,就叫“外源性疾病”。外源性疾病就是急性病,也叫阳性病。治疗的方法是排异。

外源性疾病的排异方法:

发汗排异法、解肌排异法、透表排异法、泻心排异法、催吐排异法、化瘀排异法、利肝利胆排异法、利尿排异法、通便排异法等等。

外源性疾病就是:各种发热的急性病。比如,病毒性感冒、伤风感冒、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腮腺炎、急性颌腺炎、急性鼻炎、急性结膜炎、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肝炎、急性牙龈炎、甲亢、急性乳腺炎、急性肺炎、肺感染、急性中耳炎、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脑膜炎、大脑炎、湿温、风湿热、妊娠呕吐、病毒性角膜炎、手足口病、病毒性腹泻、心肌炎、疼风、急性肾炎、无名低热、无名高热等等。

◆《刘氏传真脉法》:本脉法简单易学,可让学员一针见血的把出病人最主要疾病信息,病人很少开口,可以报出病人痛苦症状,定病性,定病势,定疾病区域,指导开方用药。

刘永宽现场视频。报名联系人:刘主任

四.教学讲义:

1.《传真脉法》

2.《本能中药解》

3.《本能方剂解》

4.《生命本能论》

5《外源性疾病讲解》

6《内源性疾病讲解》

7.《伤寒论经方治疗现代病讲解》

8.《金匮要略经方治疗现代病讲解》

五、招生对象:

中西医、外科、内科、妇科、骨伤科、疼痛科、针灸科、推拿按摩科、康复科、理疗科、颈肩腰腿痛科、养生馆、推拿馆、个人手法爱好者、等医护人员,有志于治病救人的非医学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零基础学员易学易懂

六、开课时间及地点:

年1月10日-15日(10日全天报到)5天北京

年2月23日-28日(23日全天报到)5天广州

收费标准:首推三期本期特惠价元(原价元)

本期学习班理论加实操,学期5天,特惠价元(含课时费、资料、光盘、结业证等费用)。

温馨提示:

请来学习的学员提前报名及缴纳报名费,以便确定人数(根据交报名费的先后顺序安排上课时的座位)

★学习后不限次数免费回来复习★

联系人:刘丽

注意:报名的同学您确定能来学习再报名,因为每期名额有限,所以报名后不来学习的报名费不退,如因确实有事赶不上本期培训的报名费可以顺延到下一期。

(备注:在协会与讲课老师合作期间,复课不限制次数;倘若协会与讲师合作不能在继续进行,复课即无条件终止。)

七、相关证书:

研修班结束经考核合格,医院中英文对照专业培训班结业证书。报到时请携带身份证2寸免冠彩照2张。)

本班首次推出承若包教包会、为您解决后顾之忧、从此您不用再担心花了钱学不会和学不好、一期不会、下期免费复习。

报名刘丽

主办单位:医院

承办单位:医院

联系人:刘主任

刘丽

赞赏

长按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白癜风北京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yshl/896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