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传染性腹膜炎和猫肠冠状病毒

时间:2018-10-28 14:32:01 来源:腹膜炎

猫冠状病毒病

猫肠冠状病毒FECV和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是猫冠状病毒(正链RNA病毒)的两种表现型。猪的传播性胃肠炎病毒,鼠肝炎病毒,FECV,和FIP病毒均属于冠状病毒科家族。FECV是粪口传播的病毒,能够感染所有猫科动物的肠上皮细胞,不会传染给非猫科动物或人。FECV产生中度的绒毛病理学改变,不会发生临床疾病;主要的临床意义是,频繁的RNA突变,产生FIP表现型,病毒就能进入巨噬细胞,并在其中复制。如果猫在早期不能清除FIP病毒感染的细胞,存在于巨噬细胞中的FIP病毒最终会启动致死性的arthustype免疫介导的血管炎,即FIP疾病。在敏感的靶器官(CNS、肾、肝)出现病灶,患猫表现出临床症状,患猫可死于如下并发症:液体向第三空间分布、DIC、继发性败血症。

FIP的诊断

基于对病灶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加上特征描述、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发现的辅助,做出FIP的诊断。FIP患猫可能是任何品种、任何性别的,主要分布于6月龄-3岁龄(尽管FIP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地,患猫来自多猫家庭(多于5只猫),尽管数月或数年处于单猫家庭的猫也可患病。通常,FIP患猫有着生长失败的病史。体格检查方面,患猫可能抗生素无效的或周期性发热、嗜睡、黄疸、腹部肿块(尤其在肾、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和神经学异常。腹泻既不是FIP的症状也不是FECV感染的症状。眼型FIP的患猫,可能出现角膜后沉着物、前葡萄膜炎、眼前房积脓、前房出血、或视网膜出血或脱落。渗出型(湿型)FIP患猫在腹腔内、胸膜腔、心包内、阴囊内,产生淡黄色的、高蛋白的、炎性渗出液。胸膜腔积液可造成呼吸困难,腹腔积液可造成明显的腹水。对积液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发现其既可能是渗出液(浑浊的、比重大于1.,蛋白浓度5-12g/dl,中度数量的非退行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也可能是改良的漏出液(偶见)。取决于猫的免疫抑制状态,可能出现细菌。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滑液可能呈炎性状态。血液凝集测试可能发现PT增加、aPTT增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

FIP患猫可能出现一些血液学异常(然而并不是恒定出现的异常)。FIP患猫通常有中性粒细胞增多血症和淋巴细胞降低血症。常见贫血,其继发于红细胞破坏或慢性疾病。血清生化方面,常发现血清蛋白浓度增加(大于8g/dl),存在高gamma球蛋白血症。较不常见地,由于存在肝炎、肝脂肪变性、肝前因素(血管炎、红细胞破坏、缺氧),可出现肝酶活性异常。常见高胆红素血症,继发于肝内血管炎。患猫有严重的肝病。

血清学能够辅助诊断,但是其结果易被误读。血清学测试的结果并不能区分FECV和FIP病毒,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不能提示存在活性感染。最为常见地,使用FIP病毒感染的猫细胞,借助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试抗FECV和抗FIP病毒的IgG;在一些商业实验室,有ELISA方法。稀释度从1:25开始;如果猫在1:25的稀释度上是阴性的,可假定猫是真阴性的(或者暴露时间小于10天)。而不幸的是,许多实验室仅将高滴度(大于1:)报告为阳性,而事实是,许多FIP患猫的抗体滴度小于。滴度升高不能指示FIP,因为FIP和FECV患猫的滴度均有大幅起伏。超过的高滴度能够指示FIP。在多猫环境,实际上所有猫都是血清学阳性的。猫舍的幼猫通常都是高滴度的(-6),但是多数猫不会罹患FIP。对于单猫房舍中的猫,如果没有成为FECV携带者,没有罹患FIP,不再进一步暴露于冠状病毒的话,最终会在数月至数年后转变为血清学阴性。罕见的病例是:猫是血清学阴性的,而确实罹患了FIP。在所有这类病例,问题在于检测:没有检测到低滴度。根据其他报道,还有几种罕见的原因,造成了FIP患猫是血清学阴性的这一状况:免疫复合物消耗了游离的抗体、产抗体的浆细胞耗竭、疾病是超急性的-距离首次暴露不到10天。也许,由于FIP产生了突变,所以针对其的抗体蛋白也发生了变化,所以目前的抗体蛋白测试为阴性。但是FIP病毒的变异性如此之强,也就对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提出了质疑。目前怀疑商品化的抗7b抗体测试是价值微弱的或没有价值的。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能够将冠状病毒的RNA逆转录为cDNA,然后能够眼观地检测大量的DNA。FIP病毒是FECV的突变产物,FECV的S、3c、7b基因中的大量位点都会突变或被删除,使得病毒能够感染巨噬细胞,并在其中复制。有时,改变可能仅是单个RNA的碱基。所以,不能设计出区分FECV和FIP病毒的PCR引物。RT-PCR能够敏感而有效地发现FECV或FIP病毒RNA,来确认疑似病灶是FIP造成的,或者猫在粪便中排泄着FECV。所有要进行冠状病毒PCR的样品,必须小心处理,冷冻保存、避免接触RNA降解酶(遍布于环境中)。在采集样品后,应尽快进行PCR;测试推迟可能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对于粪便样品,PCR阳性指示FECV感染。粪样的PCR测试信号强度,与感染的水平相关。因为在FECV患猫,病毒在粪便中脱离数量各异,所以应每天测试,连续4-5天,来确认特定的猫是否在排泄FECV。

不推荐使用尿和CSF来进行FIPPCR,因为这类液体含有低量的病毒。选择腹水作为样品,可能产生假阴性结果,因为其存在PCR抑制剂。选择血液和肠系膜淋巴结(包含少量的FECV)作为样品,可能产生假阳性。选择其他病灶作为样品,PCR阳性能够指示FIP病毒阳性。

对活检样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或者尸检发现脓性肉芽肿,能够确立诊断。对局部的外周血管制片染色(苏木素和曙红染色),可发现混合的炎症(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脓性肉芽肿可能是大而坚实的,有时伴随组织坏死;或者是多而小的。为了确定在病灶内有冠状病毒,可进行PCR测试,或将组织进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染色(使用发色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如5.2D5,抗FIPN蛋白),然后使用苏木素和曙红进行轻度复染。

较少见地,猫会罹患神经型FIP,一些临死前测试能够成功地诊断或排除FIP。相关的临床症状有:癫痫发作、共济失调、瘫痪、轻瘫、前庭疾病、外周神经病、感知过敏、尿失禁、行为学异常;这些症状涉及各个层面:脊髓、脑、小脑。神经型FIP患猫的血液和CSF(通常是前腔液)是血清学阳性的;CSF抗体/血清抗体之比例一般远高于CSF蛋白/血清总蛋白之比例。CSF的蛋白浓度和细胞数量通常是正常的,可能是轻度升高的。CNS炎症通常引起脑水肿。MRI可见脑积水,与室管膜、脑膜等部位的对比度增强。

治疗和预防猫的传染性腹膜炎

实际上所有确诊为FIP的猫均以死亡告终。一些兽医使用免疫调节剂(疮疱酸杆菌immunoregulin,干扰素,醋孟南)来治疗患猫,但是其效力尚未被证实。免疫抑制剂(泼尼松4mg/kg,PO,每天一次,环磷酰胺2-4mg/kg,PO,每周四次)可减缓疾病进程,但是不会治愈。治疗FIP患猫,还应该使用广谱的抗生素和支持性治疗(皮下输液、静养、良好的营养、避免应激),来改善生存质量。一旦症状开始恶化、体重和食欲降低,宠主便必须面对猫即将死亡的现实。

不幸的是,要预防FIP极为困难。我们讨论三项预防目标:(1)预防与FIP患猫接触过的猫出现FIP;(2)预防FECV携带猫出现FIP;(3)预防FECV。

在房舍中,有一只猫出现了FIP,没有什么措施能够避免与之接触的猫出现FIP。所有猫均已经暴露于同一冠状病毒,尽管通常是FECV。而健康的猫鲜能继续出现FIP。在确诊出现了FIP后,该猫舍内的猫死于FIP的概率也不会高于FECV疫区中的其他猫舍。除非,整窝罹患FIP,其他猫死于FIP的概率为25%-50%;或者,罕见地流行了FIP病毒(周期性FIP病毒变异)。FIP病毒流行,尚未发现其在自然界中出现,也不太可能,因为FIP病灶不在上皮的表面,病毒无法脱离。

第二项预防目标是,避免FECV流行的猫舍中出现FIP。这类情况存在于繁育猫舍、收容所、收养猫的家庭、超过5只猫的房舍。在猫舍中,主要的FIP风险因子是FECV的总体流行率。降低猫的数量(尤其是小于12月龄的猫)和保持可能受到FECV污染的表面的清洁,能够将FECV的负荷最小化。

接种疫苗可能会帮助猫抵抗FIP,但是尚未得到证实。猫在接种该疫苗后,通常没有进行血清转化;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未统一,有的表明是无效的,有的表明有微弱的效果。然而,疫苗是安全的,不会诱导产生抗体依赖的强烈FIP疾病。

理应最大限度地增强繁育猫舍对FIP的抗性。如果一只母猫,两次或两次以上地,仔猫出现了FIP(在任何年龄的时候),那么,该母猫就不应该再继续育种了。这样的母猫很少出现FIP,应被认真筛查(CBC、血清学检查、腹部触诊、超声检查)。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应将母猫绝育,送走被收养。应对纯种公猫特别注意,因为FIP集中地发生于纯种公猫。

猫舍应控制猫的数量,降低FIP风险。如果猫舍出现了FIP,收养猫的数量应当降低,可能会将猫安乐死从而腾出空间。猫舍应使用告知文件,让买家或收养者知晓FECV和FIP。应当理解:FECV在多猫环境中是不可避免的,FIP在FECV流行的状况下,是不可避免的。尤其重要的是,猫舍的猫要进行精确的诊断。否则,来自收容所的猫可能有着中等滴度的FECV(不是FIP),就被不恰当地进行了安乐死。

第三项FIP预防措施是预防或清除FECV,而这是非常困难的。隔离不是有效的措施,因为FECV能够通过物件(衣物、鞋、灰尘、猫的毛发)轻松传播。当房舍中的猫数量大于或等于五只的时候,FECV感染会在猫群中自行维持(对同一只猫反复进行感染-再感染)。当猫的数量降至5只以下时,病毒很难自行维持。

如果可以降低猫群数量,就有机会将猫群中的肠FECV灭绝。重要的是判断每只猫是不是慢性FECV携带者,是否将之清除。在大型的多猫场所,在任何时间段,有40-60%的猫从粪中排出病毒。约有20%的猫始终排出病毒,20%的猫是免疫的,不排出病毒。应反复地对粪便进行PCR测试,每周一次,坚持2个月甚至更久,来发现携带者:如果猫超过6周地持续为PCR阳性,应将之安排被收养(仅适用于非常小型的、尝试根除FECV的猫舍)。

早期断奶是阻断成年猫向幼猫传播的一种方法。不幸的是,母猫可能早在幼猫5-6周龄时,即将之感染。这就可能要求幼猫更早地离开母猫,而幼猫又过于孱弱。为了有效地提前断奶,幼猫应在5周龄时进入新家(没有其他猫)。即使这样,早期断奶也未必成功。

总之,管理FIP,应直接最小化群体数量的影响、精确诊断、支持患猫。疫苗接种既不能预防FIP,也不能预防FECV。所以,猫舍管理者也没什么有效的管理工具。然而,兽医需知晓一些策略,为客户(有多猫房舍的客户)提供技术支持。

JanetE.Foley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多少钱
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yshl/867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