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蛋鸡养殖饲养管理中这些细节不容忽视

时间:2017-4-18 16:08:36 来源:腹膜炎

冬季气温较低,鸡群免疫力下降,尤其是产蛋鸡群,一方面要确保相应的营养标准,以维持产蛋和自身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面要保持体温,抵抗外界的寒冷。同时冬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如果不能精细饲养管理,及时查缺补漏,做好防疫,随时有可能导致疾病的爆发和流行。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管理经验,将冬季饲养管理中容易忽视的地方总结如下:

一、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严防“贼风”进入鸡舍

冬季气温低,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产蛋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3-18℃为宜,通常10℃以下的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不同保温条件的鸡舍,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同时要防止贼风侵入而造成应激。舍内的贼风一般来自门、湿帘、风机、粪沟等缝隙,局部风速可达到5-6米/秒,必须堵严以防贼风直吹鸡体,避免这些缝隙成为病毒的侵入口。1鸡舍前后门悬挂棉门帘;2天气转冷后,在鸡舍外侧将湿帘用彩条布和塑料布缝合遮挡,以免冷空气来临对鸡群造成冷应激;3对于集约化的鸡舍,冬季最多能用到2个风机,所以对冬季开启不了的风机,用专用的风机罩罩住外部,以堵塞漏洞;

4粪沟是很多管理者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尤其是鸡舍的横向粪沟出粪口,若不及时堵严,易形成“倒灌风”影响通风效果,建议在出粪口安装插板,并及时堵严插板缝隙。

二、协调好通风保温的关系,确保环境温度稳定冬季气候寒冷多变,冷空气活动频繁,保温与通风换气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因此,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在通风管理中,必须强调灵活的原则,冬季通风管理的重点侧重于“保温”和“换气”,以保温和换气为主,通风为辅,以最小通风量为底线,舍内以不闷为宜。

鸡舍的结构和通风方式,将直接决定鸡舍的通风效果。对此,饲养员应根据早晚鸡舍的结构和外界的天气变化,灵活调整进风口大小。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增加通风小窗开启角度,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通风小窗打开的角度,以不直接吹鸡体为宜。冬季通风管理中,有害气体如不超过允许的范围内(氨气不超过20ppm,二氧化碳小于0.15%,硫化氢小于6.6ppm),要尽量减少通风量。很多饲养员往往会陷入“经验主义”的误区——或一味地加大通风,忽视保温;或一味地重视保温,忽视通风(前者较多)。产蛋鸡最适温度是18-25℃,如温度降到13℃以下时,则产蛋率开始下降;如果低温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可能导诱发病毒病的发生;如果只重视保温,将无法降低昼夜温差(3-5℃),忽冷忽热,对鸡群应激更大。

三、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落实到位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封闭较严,一方面通风量较少,鸡舍粉尘大;另一方面,鸡舍内的废气和鸡粪发酵的NH3,CO2等有害气体也不能及时排除,易诱发一些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鼻炎等。所以,冬季饲养管理中,务必做好舍内环境控制。因此,做好卫生管理制度和鸡舍内环境消毒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鸡舍内环境消毒(带鸡消毒)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可以降低舍内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坚持鸡舍带鸡消毒制度,一般在气温较高的中午、下午进行消毒,消毒时要面面俱到,以形成雾状均匀落在笼具、鸡体表面。在带消毒时不留死角,尤其是进风口处和鸡舍后部应作为消毒重点。

四、合理调整鸡群,确保鸡群整齐度冬季舍内气温低,合理进行鸡只分群管理是确保鸡群整齐度的关键,在日常视察鸡群过程中,将体格弱小的鸡群调整到鸡舍前侧单独饲养;调整每个笼内的鸡只确保为4只,并且鸡群健康程度相同。调群工作的有效实施,能保证鸡群的适宜密度,较高的整齐度。

总之,在冬季的饲养管理中,一定要将饲养管理做细,及时地查缺补漏,使鸡群平稳过冬。

蛋鸡推荐提高产蛋用药:舒宝林+增亦康(黄金搭档)

舒宝林(阿莫西林)输卵管炎特效药兑水

★输卵管炎、卵巢炎、卵黄性腹膜炎特效药—“舒宝林”

★主治蛋壳颜色发白、软皮蛋、砂皮蛋、产蛋量下降!

★用药三次蛋壳改善立杆见影,软皮蛋减少95%以上!

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炎、卵巢炎、卵黄性腹膜炎、蛋鸡猝死症,产蛋禽产蛋量下降、软皮蛋、薄皮蛋、白皮蛋、砂皮蛋、畸形蛋、新母鸡瘫痪。突然死亡、输卵管子宫部有宿蛋,以及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拉黄白水样稀粪等。个别后躯被粪便污染,鸡冠发紫或苍白、倒冠等病症。对新母鸡病以及新母鸡的猝死,产血斑蛋等疗效独特。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

g兑水斤,无需加量。集中饮水3-4小时,连用3-4天。

克/袋,60袋/件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
白癜风医院拉萨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yshl/574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