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批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的19名学子响应祖国的号召,组织“指点江山”医疗队奔赴贵州少数民族山区安家落户。这在“文革”初曾是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的一则新闻。这些年轻人在缺医少药的山区,跋山涉水,送医、送药,用学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勤恳地为群众防病、治病,挽救了成千上万条生命,被当地称为“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通过培训卫生员、建立合作医疗制、开展卫生运动,使当地缺医少药面貌发生显著改变。同时,他们经受锻炼,向山区群众学习,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变化。11年间,他们怀着梦想,送医、送药,在苗寨桐乡留下深深的脚印。今天,让我们寻着他们的足迹,看看老一辈人的青春记忆。“指点江山”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文
韩启德▲年2月15日赴贵州前一天,全队队员在母校上医老大楼前匆匆留影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张永信学长写的《我与第二故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年,我们听到了毛主席在年6月26日发出的“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上海第一医学院一批学子自发组织“指点江山”医疗队,奔赴黔东南最贫困的山区。在黄浦江边长大的年轻人,何尝不知道黔东南的艰苦?但在他们炽热的心里,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他们豪情满怀,甚至义无反顾,要去“指点江山”,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一待就是10年,在条件艰苦、缺医少药的山区,为当地群众防病治病,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献给山区群众。▲全队19人到达剑河县太拥区不久,在村寨前的留影,个个意气风发。半个世纪过去了,世殊事异,我们这一代人也从青年、中年步入了老年。不过,“指点江山”医疗队的青春激情和奉献精神,仍然时时激起我内心的共鸣。我认为到任何时候,全社会仍然需要弘扬“指点江山”医疗队的精神和品格。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看了这本书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不会无动于衷?抑或觉得他们“很傻”?会不会觉得这只是上辈人重提往事的怀旧而已?即便是我们这一代人,当想到深处时,有时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当年他们那样做值得吗?▲《我与第二故乡》作者张永信在南哨大桥留影我想,讨论任何问题都不能脱离历史现实。是的,当时“文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以阶级斗争为纲”造就了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导致了许多脱离实际的政策。但毛主席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恐怕没有什么错,即使到今天,农村依然是我国医疗卫生的薄弱环节。当年,在校的上医学生奔赴黔东南山区,也许有冲动和盲从,甚至还有无奈,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他们是带着激情去的,他们是去要“指点江山”的,是奔赴最基层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与当时少数人软磨硬泡待在城里、终日无所事事相比,哪一个更值得、更有意义呢?▲年2月第二批新队员高高兴兴来到南哨如果从精神层面来看,对他们的行动就更能理解了。对此,我有着切身的体会。年,我从上医毕业后到陕西农村最基层工作10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当地淳朴的农民群众,同时收获了人生境界的升华。记得刚到农村工作的时候,接诊一个垂危的新生儿肺炎患者。我把母女俩安置在自己的床上,在简陋条件下,抢救三天三夜,终于救活了患儿。前年,我故地重回,他们全家老少近20口人列队迎候我,让我感受到人间最美好的情感。还有一个中学生得了阑尾炎,因为贫困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并发化脓性腹膜炎和脓毒血症,送来时已经奄奄一息,我救活了她,还为她支付了医药费。病愈后,她表示“要做韩叔叔那样的人”,现在她已经是南方一所大学的数学教授。我当时培训的一位赤脚医生,后来给村民看病一直坚持不收注射费。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当时带我们为村民看病,什么时候收过人家的钱呢?”所有这些都让我体会到,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代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确实会有所不同,但只要尽己所能为公众与社会服务,就是一个有用的人,就可以做到问心无愧。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那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更好诠释。“指点江山”医疗队的同志们到了最需要他们的贫困地区后,说坚守也好,说既来之则安之也罢,他们没有虚度光阴,而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当地群众解除病痛,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奉献精神,弘扬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收获了人生的意义和幸福,谁能说他们的付出不值得呢?▲在剑河县城边,巍巍的苗岭,滚滚的清水江畔与自治州领导及陪同的上海同行合影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国家进步了,经济发展了,政策更灵活、也更人性化了,大学生包括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有了更多实现个人抱负的选择。发展医学科学和高端医药卫生技术需要人才,城市医疗卫生服务需要人才,但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同样需要大批受过专业医学教育的优秀年轻人直接为老百姓服务。作出怎样的选择,将是摆在医学院学生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医院门诊住院楼(正中7开间二层木楼)和手术楼(左前开间二层小木楼)“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果农民得不到健康,农村就建不成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难以实现。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依然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一大挑战。在城市从事医学科研和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需要,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更需要他们的,恐怕还是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如果学子们有一种“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精神,有勇气、有志气到艰苦的环境中接受磨练,将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我相信,未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栋梁必将从他们当中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医学院的毕业生作出当年“指点江山”医疗队那样的选择,不仅是值得的,而且是需要大力倡导的。▲虚心向草药师和卫生员学习中草药现在,愿意去农村和边远地区工作的医学院毕业生很少,这里有制度安排问题,也有精神追求问题。人生的道路可以有千万条,但每条路上的风采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医学院的同学们,我们的年轻人,都能读一读这本书,了解那段历史,从而深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增强社会责任感,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指点江山”医疗队虽然已是一段历史,但我衷心希望它所体现的青春激情和天下精神,能激励我们更多的年轻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建功立业。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为祖国,为社会,为自己。相关阅读医学人文·01
韩启德:“指点江山”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医学人文·02
医学大咖和他的人文关怀——杨秉辉和他的医学科普纪实体小说医学人文·03
如何管理你的健康——“市民健康与人文素养系列”夏季清新来袭医学人文.04
医圣是怎样炼成的(上)医学人文·05
医圣是怎样炼成的(下)医学人文·06
从中医掌故脱胎而来的成语医学人文·07
中医名家教你如何为小儿推拿医学人文·08
成长不困惑——“二宝”来了!医学人文·09
悬壶济乱世——在疾病、贫穷和战乱的环境里拯救生命我与第二故乡张永信编著
《我与第二故乡》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官方微店已全新上架,欢迎识别图书根治白癜风的方法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