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炜教授警惕因透析不充分所导致的腹膜透

时间:2016-11-30 4:14:50 来源:腹膜炎

导语:在年11月广东珠海召开的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上,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上海腹膜透析研究中心副主任方炜教授就如何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远期预后作了精彩报告。

方炜教授

方炜教授指出:目前我国腹膜透析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但整体预后却并不理想。患者10年生存率为51.8%,技术生存率为48.1%(图1)。大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影响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因素分不可调整因素与可调整因素两大类。其中,可调整因素包括透析充分性(保护残肾功能、小分子及中分子溶质清除、容量平衡、营养与炎症、钙磷代谢平衡、纠正贫血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控制腹透相关感染,腹透中心的规模和管理等。可见,透析充分性在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图1我国腹透患者生存现状分析

方炜教授指出:在一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发现,当患者总Kt/V应不低于1.7/W或Kt/V在1.7~2.3范围内时,增加小分子溶质清除并不会改善腹透患者生存率,但当患者Kt/V低于1.7时,EPO用量大,临床问题突出。目前几乎所有研究均显示,残肾功能对患者生存至关重要,残肾功能低或丢失快的患者更易发生腹膜炎和技术失败。此类患者应使用RAS阻断剂,避免肾毒性药物、控制血压,避免容量不足,预防腹膜炎和移植肾功能保护。此外,研究还发现,液体清除较少的患者死亡率高,UF1L的无尿腹膜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和技术失败率明显增高。如何维持容量平衡呢?方炜教授指出,应规律随访,评估腹膜功能,限制水钠摄入,保护残肾功能,适当使用拌利尿剂,加强宣教,控制高血糖,保护腹膜功能。除提高透析充分性外,方炜教授指出:控制腹透患者感染,加强腹透中心的管理,建立标准化流程也不可忽视。研究显示,腹膜炎同样是导致腹透患者预后的严重并发症。有约70.8%的患者由于腹膜炎转为血透治疗,是引起患者技术失败的首位原因,占总死亡率的11.5%,占感染相关死亡率的51.6%。

“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透析是否充分对患者预后极为重要”。方炜教授表示:“如在提高透析充分性的基础上,控制腹透感染,加强腹透中心管理,那么腹透患者长期存活不再是梦”。

《肾脏时讯》现场采写,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凯德传媒

《肾脏时讯》为凯德传媒旗下学术平台之一

致力于肾脏病领域学术及会议活动的推广与服务,若您有任何疑问,或有相关的会议或活动信息需要发布,欢迎您致电或邮件至webmaster

kdmedia.







































南宁外国语学校nbsp 中西融合让人
南宁外国语学校nbsp 中西融合让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yshl/215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