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吃少并且吃营养

时间:2016-10-5 19:14:45 来源:腹膜炎

著名诗人流沙河是汉族,也常自称“蒙古裔”(其祖先仕于元朝顺帝,为蒙古族)。他题赠给内蒙古作家的墨宝都充满了“草原恋”,如“草原上有我六百年前的故乡”、“梦归草原,牛羊犹识旧牧童的我”。

我与流沙河先生结识久,常到“余宅”(流沙河先生本名余勋坦)喝茶谈天、聆听诲教。听博学的他摆龙门阵,不知无意间长了多少见识。他生于年,今年已85周岁,虽身子单薄、时有病生,但仍能精神饱满地从事读写做工,新著频出,这与他一贯坚持“极简主义”养生之法关系很大。

流沙河先生与两位出版家朋友

龚明德、黄妙轩(中)合影

资深宅男

晚年的流沙河先生绝少参加会议、活动,谢绝社交应酬,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读写、待客,极少出门,属“资深宅男”。偶尔出来,也只是去大慈寺里与老友喝茶,或到成都图书馆为市民讲《诗经》。

他一辈子没搞过体育锻炼,始终是“瘦肉型”,从来没发过福,行走时步履矫健。他常说:“我是40岁的腿,80岁的面容,50岁的心态”,“我占便宜是因为负担轻,体重才两位数,99斤”。

流沙河先生16岁便学会了吸烟,到60岁时戒掉,吸烟史长达44年。问他为何忽然戒了?他说:“没啥子特别原因,只因当时买了一包坏烟,败了情绪,便再也不想为烟贩们做贡献了。”如今他只喝茶,茶杯不离手。

晚年的流沙河先生茶杯不离手

饮食极简风

流沙河先生日常生活极简朴,原则只两点:一是“吃少”,二是“吃营养”。他酒不沾唇,吃菜以素淡口味为主,偶染荤腥;主食是稀饭、面条、软饼、玉米糊。

早晨7点多,他会起床亲自下厨做玉米糊:先将玉米粉熬制到粘稠,再在里面加入苹果碎块一起煮,起锅后再酌加一小勺芝麻酱和蜂蜜。这道早餐他坚持吃了20多年。

一碗青菜经常是流沙河先生家的餐桌主菜

流沙河夫人吴茂华老师做的美味鸡枞面

最爱莫过“芝麻酱”

流沙河先生最爱莫过“芝麻酱”,近乎每餐必备,常拌于稀饭、面条或菜肴内同食。他特地对芝麻做了考证:“过去有些道士,修到一定火候,不吃别的,专服胡麻,延年益寿。所谓胡麻者,即芝麻也,又称脂麻、油麻。”

在《胡麻饭考》一文中,他说:“旧时老妪信佛吃素,以脂麻酱佐餐。我虽不吃素,也嗜脂麻酱,月可4斤,自己觉得利于保健”,“我吃玉米糊放脂麻酱加蜂蜜做早餐,既有别于胡麻饭,亦稍异于胡麻饵,改善气色有效,馀则非我所知”。

流沙河先生家里晾晒的生姜

虽病犹健

流沙河先生曾以右派之身长期从事粗糙劳动,身体时出“故障”。在《释粥》一文中,他回忆说:“……我平生与粥有缘,见了粥字,心生欢喜。20世纪60年代三年大饥,吃了许多菜粥,赖以活命。80年代日子好了,又罹十二指肠溃疡,食粥三载而愈。至今每晨仍食大米以外的粥类,捧啜之际,感恩知德。善哉粥也。”

年年初,老人遭遇了一场大病,医生怀疑他胃里有肿块,最后诊断是胃穿孔(胃底部有一个花生米大小的洞),随之发展成腹膜炎,医生连夜为他实施了抢救手术,治疗20多天才出院。有惊无险后,他的胃病已痊愈如初。

年春节前,我去“余宅”看望流沙河先生,畅聊后还一起到附近的川菜馆子吃了午饭。他嗓子已哑了数月(因受成都冬季雾霾影响),说话有些黯哑;腰部也因走路不慎闪了一下,正贴膏药。但整个状态依然良好,每天忙碌不停。

对农事尤其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白癜风怎么治好得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yshl/102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