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护理手册请您收好

时间:2020-7-23 16:46:39 来源:腹膜炎

盆腔炎性疾病

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

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

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

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呢?

1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体感染分类

1、外源性: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

2、内源性:来自于原寄居阴道内的微生物群,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

2

盆腔炎性疾病感染的途径

⒈沿生殖道粘膜上行感染。病原体侵入外阴、阴道后,或阴道内的病原体沿着宫颈的黏膜、子宫内膜、输卵管黏膜蔓延至卵巢及腹腔。是淋球菌、葡萄球菌感染的主要途径。血行播散。多先有其他脏器如肺、肾盂感染,而后经血循环扩散至生殖器官,是结核菌感染的主要方式。

⒉经淋巴系统蔓延。细菌经阴道、子宫颈侵入后,经淋巴系统扩散至盆腔蜂窝组织及子宫附件以至腹腔,常为链球菌、葡萄球菌的蔓延方式。

⒊经血循环传播。病原体先侵入人体的其他系统,再经血循环感染生殖器,为结核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⒋直接蔓延。由邻近脏器的感染蔓延而来,如腹膜炎、阑尾炎、结肠炎、膀胱炎等均可蔓延至子宫、输卵管而引起盆腔炎。盆腔炎有急性、慢性两大类,后者多由于对急性炎症未能彻底治疗而致,有时可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导致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1、性活动:初次性交年龄小、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

2、下生殖道感染;

3、子宫腔内手术操作感染;

4、性卫生不良;

5、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

6、临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7、常见发病年龄为15-25岁女性。

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盆腔炎性疾病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临床表现。

1、下腹痛(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2、阴道分泌物增多;

3、严重者出现发热、高热、寒战、头痛、食欲减退;

4、若有腹膜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5、若有脓肿,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

如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

1、主要为抗生素治疗:经验性、广谱、及时、个体化;

2、中药治疗主要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及中药灌肠等;

3、支持疗法;

4、必要时手术治疗;

5、对于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出现症状前60日内接触过的性伴侣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最近一次性交发生在6个月前,则应对最后的性伴侣进行检查、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性交。

6、抗生素治疗的患者,72小时内随诊。抗生素治疗期间症状无改善,需进一步检查,重新评估,必要时腹腔镜或手术治疗。

7、无论其性伴侣接受治疗与否,建议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者治疗后3个月复查上述病原体。若3个月时未复查,应于治疗后1年内任意1次就诊时复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yfzl/979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