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养猫多年的老猫友对于传染性腹膜炎应该不陌生,大多都应该领教过这种可怕疾病对于猫咪的折磨,但如果你还对它一知半解或陌生的话,首先要恭喜您尚未身受其害,再者要提醒您千万不可轻忽,因为它是猫咪的第一大杀手,致死率几乎为%。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感染猫冠状病毒而引起,且猫与猫间传染率非常高。本病好发于四岁以下猫咪,成猫或老猫的发病也会发生,但较少。
FIP是一种传染病,在理论上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与带原者或发病者接触,或经由母猫而传染给小猫,母猫如果是冠状病毒的带原者,会于小猫断奶前就将病毒传给小猫(在子宫内或生产之后),而这些感染的小猫就又成为另外的感染来源,进一步将病毒传染给族群内的其它小猫,但这只是理论而已,实际上而言,冠状病毒是猫咪常见的肠道病毒,而传染性腹膜炎病毒仅是冠状病毒的一种,大部份的学者认为FIP病毒是由猫的肠道冠状病毒突变而来的,至于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突变则无法得知,就这一点而言,传染性腹膜炎还真的无处不在,而且处处潜伏,可怕吧。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传染性腹膜炎会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症状,说到非典型肺炎(SARS)大家就应该余悸犹存,而FIP就是一样的致病机转,一样都是冠状病毒所造成的疾病,这样的冠状病毒侵入体内后,如果身体内已有冠状病毒的抗体存在时(特别是IgG,IgM),抗体就会与病毒结合,然后补体也会来凑热闹,就会造成抗原-抗体-补体反应,讲白一点就是,如果有坏人(病毒)入侵你家,而你(抗体)跟你的家人(补体)就会起而反抗,坏人丢手榴弹炸你们,你们用枪榴弹回击,结果坏人虽然死了,你们也挂了,而家(身体器官)呢?当然是面目全非,被你们跟坏人共同夷为平地了,再也无法住人了(死亡),换成另一种状况,坏人(病毒)入侵到家里,家里都没人(没有抗体),坏人因为没人跟他反抗,所以翻箱倒柜,搜刮一些财物便扬长而去,你虽然有损失(轻微发烧、拉拉小肚肚),但至少家(身体器官)还在;所以,身体内若是早已存在冠状病毒抗体时,一旦SARS或FIP入侵时,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身体器官伤害。
〖临床症状〗
猫传染性腹膜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高烧,一般是在39.7-42度之间。白血球迅速升高,这是与猫瘟最大的区别(猫瘟正好想反,是白血球大量减少)。腹水虽是腹膜炎的第二大症状,可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有的猫咪不出现腹水。这种病分为湿性腹膜炎(有腹水)和干性腹膜炎(无腹水)。触诊可发现猫咪胃肠敏感。生化检查结果会显示猫的主要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比如发现:肝脏功能异常、贫血、血糖升高,然后是中枢神经受损。后期完全瘫软如泥,这其实就是中枢神经受损的结果,最后死于肺功能衰竭。其它的症状如肾肿大、眼角膜水肿、背部感觉过敏、痉挛等。所幸这种病不会传染给人。所以主人都不必有这方面的担心。
非渗出型(干式)临床症状的发生主要视肉芽肿所侵犯的器官或组织而定,虽然可能侵犯身体所有的器官或组织,但侵犯腹腔内的脏器是最常见的,包括:肝脏、肾脏、脾脏、及淋巴结,在某些病例可以经由触诊来察觉腹腔内的肉芽肿团块。而这样的肉芽肿就是抗体与病毒作战之后的杰作。大约有50%的非渗出型病例会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及眼睛,神经系统的伤害通常是属于局部多发性的及进行性的,病灶可能包括脑部及脊髓,可能的症状包括:共济失调、轻瘫或瘫痪、眼球震颤、痉挛及行为改变。眼睛的病灶可能是单侧或双侧性,包括:视网膜炎、葡萄膜炎、眼前房出血。如果腹腔的大部份器官都受到侵犯时,最常表现出的症状包括:慢性发热、失重、及沉郁。
渗出型(湿式)一旦病毒侵犯腹膜或胸膜时,抗体便前往作战,造成大量的炎症性渗出液,并积存在腹腔或胸腔内,此种型式的病程较短,特征为体腔内蓄积不等量的浆液性渗出液,并伴随发生沉郁、失重、贫血、死亡,大部份都发生于腹腔,但胸腔也曾有过单独发生或与腹水合并发生的病例报告,心包液的蓄积也曾发生,但液体的量较少,一旦发生胸膜渗液及心包积水时,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临床上的初期发现为猫的腹围越来越大,但脊柱两侧的肌肉团块则逐渐消耗,并可清楚地触摸到脊椎,就像一根木棒挂着一个灌满水的气球一样。某些病例也会发生黄疸的现象,特别是在疾病的后期,有些也可能发生葡萄膜炎,并在剖检时发现与非渗出型相同的典型肉芽肿病灶。
〖治疗〗
对于这种病毒感染的疾病,目前没有研究出有针对性的血清,治疗多是采用皮质类固醇(就是一种激素)加大量抗生素,再辅之以一些增强免疫及营养的支持性药物,我感觉就像前年,人类对付SARS的办法。医生一般会告诉主人病猫没有治疗价值而建议主人为其做安乐死。而多数主人的态度都是从不相信、坚持治疗、到绝望直至最后生离死别。根据目前的资料,似乎没有完全治愈的例子。
〖预防和控制〗(摘自百度百科)
(一)降低环境中粪便感染的机会
1.一个砂盆至多只能供给1-2只猫用。
2.砂盘和外围环境需每天清洗、消毒。
3.砂盆清掉猫砂后,需用宠物用消毒剂消毒。(勿用84跟来苏水)
4.砂盆与食盆应尽量隔开,并置于易清理的地方。
(二)适当的居住环境和照顾
1.每区不超过居住8-10只猫。
2.维持每群3-4只猫以下,以降低粪便的交互感染。
3.尽量饲养于屋内以便能做好控制。
(三)定期做FCoV的血清学抗体检测
1.因FECV可经由基因重组或变异转成FIPV,因此控制FECV和控制FIP一样重要。
2.FCoV的抗体检测不能被用来诊断FIP。
3.FCoV血清学检测结果不能被当为环境FIP是否已被完全根除。
4.新的份子加入猫群前最好将FCoV阳性与阴性的猫咪加以区隔开来。
5.种母猫在分娩前应做血清学检测,阳性母猫于仔猫5-6周龄时就要将之隔离,即移行抗体下降时。
6.FCoV阳性的猫虽然处于发展成FIP的高危险群中,但藉由降低紧迫因子和排便的接触感染,能够将低FIP的发病降率。
(四)FCoV疫区的繁殖场应将幼猫早期离乳和隔离
1.幼猫隔离房应于一周内出清并彻底清理与清毒。
2.母猫分娩前1-2周就应搬到隔离产房。
3.幼猫隔离房应有专属的食盆、水盆和砂盆,并应彻底清洁与清毒。
4.由于干净为此区首要注意的事,为避免人为的机械性传播,工作人员进入前应要换专属的衣物和鞋子。
这里给大家在分享一个转业兽医写的一片诊断帖,有空可以详细学习,文章内容很专业,猫先生也只看懂了个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