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透管的种类
1.短期急性腹透管
即一次性管心针透析管,一般使用没有涤纶毛质袖套的硅胶管,这种管子可买到,也可自制。还有一个涤纶的Tenckhoff急性透析管,目前这种管子已经很少使用。
许多临床观察表明,即使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亦以用慢性透析管为佳,因为这可避免反复穿刺,透析方便,进液不需特殊体位,避免透析中腹痛,易被患者接受。
2.慢性腹透管
现时有多种慢性透析管可供选择,其中标准Tenckhoff直管长35~px,内径75px,双涤纶套,两套间距5~px。两个涤纶套将透析管分三部分,腹腔度长px,末段px上有许多小孔。套间度5~px,外度20~px。
其他管道主要是防止标准直管三种并发症而设计,即:①出口感染和隧道炎;②皮下涤纶套露于皮肤外;③透析管移位。
其中为减少移位或大网膜包裹的可能而设计透析管的末段呈卷曲状(coil-cath管)、碟状物(columndisc管)或球状物(oreopouluszellerman管)。
为防止出口处感染及隧道炎常设计皮下有一圆盘(core-tex管),或隧道部分为固定的弯曲状(鹅型颈管)。
我们主要选择标准的Tenckhoff直管和coil-cath管,目前的Tenckhoff管是不透过X线的,在X线透视下可清楚地见到有否移位。
Tenckhoff管插植10~14天后,结缔组织便已长入涤纶毛质袖套内,能较好地固定透析管和封闭隧道,可避免漏液,防止感染,保持透析管通畅。
二、腹透管植入相关问题
1.腹透管周围漏液
常见植入腹透管2周以内发生漏液,尤其是植入腹透管,立即开始腹透,会增加漏液的发生率。同时患有肺功能不全、呼吸困难患者、因腹压增高,在植管术后也容易发生漏液。
有些漏液发生在管道出口和虽道感染之后,继而引发腹膜炎。漏液主要表现为导管出口处有一股液体流出,销量的漏液可表现为皮下肿胀、水肿。
2.腹透液引流不畅
腹透液引流出量显著少于灌入量,而患者没有腹泻、呕吐、进水很少的情况,应考虑流出不畅。腹透液流出不畅通常在只管后早期发生,表现有液体流出速度慢,引流时间长,需反复变换体位。
流出不畅也可以发生在腹膜炎时期或任何时候,时常先有腹透液流出减少,流出液出现纤维蛋白凝块,然后出现引流不畅。
3.皮肤导管出口和隧道感染
导管出口处皮肤红肿有渗液表明有感染。常见的原因有置管术后出口部位腹透管经常移动,移动可延迟愈合和导致出口部位感染。
皮肤卫生不好,不注意保护导管出口皮肤,也容易发生感染。
腹透管上涤纶套突出,靠近皮肤出口,涤纶套可刺激皮肤发生炎症。隧道感染可由皮肤出口感染扩展而来,表现为腹透管皮下段上方红肿、硬结、疼痛,也可以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
隧道感染可表现为同一病原菌引起的反复发作性腹膜炎。
4.插管的主要并发症
用手术方法插管,罕见引起肠、膀胱、主动脉等穿孔,主要的并发症有:
①、出血:最常见的是腹壁小血管出血,加压包扎,沙袋压迫,冰敷等均可促进止血;
②、插管后直肠、阴道、膀胱或阴茎基部有不适或疼痛,往往是因插管太深,透析管尖部刺激有关脏器所致,在2周内不适感会自动消失;
③、皮肤出口处漏液。由于手术时未将透析管的腹膜入口处结扎好,或开始透析时输入液量太多,可停透2~3天,待腹膜愈合后再作透析。
④、透析管皮肤出口处发炎。通常由葡萄球菌引起。在培养及药敏结果未获得时,可口服氯唑西林0.25g,每日4次,并局部涂抹碘软膏。
三、腹透管引流不畅的原因
1.腹透管扭结
植入双涤纶套的腹透管,两个套之间相隔太近时,可发生皮下隧道腹透管扭结。
由扭结引起的梗阻在置管后很快就表现出来,使透析液输入及放出均受阻,受阻程度与扭结的情况有关,指压皮下隧道可增加流量。
这种引流受阻处理很简单,在放置腹透管时注意隧道段的导管不能弯曲,将管拉直就可避免。
2.腹透管被大网膜包绕
主要表现为腹透液流出不畅,经用灌肠促进肠蠕动,腹透液加肝素和溶血栓制剂均不能解决梗阻,往往是因大网膜包绕。
大网膜包绕引起的引流不畅,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将包绕导管的大网膜剥离,同时作局部大网膜切除,将减少重新梗阻的机会。
3.腹透管移位
腹透管漂移到上腹部会引起引流不畅,尤其是在坐位时。腹透X线检查可确定导管位置,目前应用的Tenckhoff导管含有不透X线金属丝。
如果导管漂移至右上腹部,可采用右侧卧位的姿势进行引流,如果采取体位调节仍不能缓解引流不畅,需要手术重新放置。
4.腹透管堵塞
发生腹膜炎时,有大量的纤维蛋白渗出,纤维蛋白凝块可引起导管堵塞,尤其是霉菌性腹膜炎时,腹透管很容易堵塞。
所以,一旦发生腹膜炎,常规将肝素(单位/升)加入透析液,知知腹透炎症状和体征消失以及放出液不再出现纤维蛋白凝块为止。
四、腹透管周围漏液的防治
漏液不仅延缓纤维组织长入涤纶套,而且增加腹膜炎和皮肤出口感染的发生。置管术后防止漏液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采用CAPD(连续性腹膜透析)时,一般于插管2周以后开始腹膜透析。
2.开始腹透时,患者尽量不要咳嗽。对合并有腹部感染。肺气肿、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限制透析液置换量和患者的活动量,以最大限度减低腹内压,同时要改善呼吸功能。
3.如病情危重,置管后必须马上透析时,患者每日应有一段时间使腹腔放空液体。在进行腹膜透析时间,病人必须采取卧位,尽可能减低腹内压。
一般开始每日4次,每次置换毫升透析液,以后每日4次,每次置换毫升透析液,如患者能够耐受,过滤到每次置换毫升腹透液。
4.如果发生漏液,应停止腹透2周以上,大多数漏液将痊愈。如果病情不允许停止透析,可采用短时间断腹透液,病人取卧位,每周透析2~3日,每日腹透数小时,如此腹腔内不存留透析液时间较长,有利于漏液痊愈。
极少数患者可能发生顽固性漏液,则需要重新放置腹透液。
五、腹透管的日常护理
每日护理导管出口处是腹膜透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好导管出口处,能避免腹腔感染,隧道感染和出口处皮肤感染,延长导管使用期。
具体防护如下:
1.手术后出口处以无菌方纱布覆盖,如无渗液、出血,则术后3天内无须更换敷料。以后每日视出口情况而定时更换敷料,Tenckhoff透析管植入后,可供长期使用,必须良好护理。
2.腹透管的皮肤出口处任何时候都应保持干燥和清洁,如敷料潮湿,应即更换。
3.每日检查导管出口和触摸导管隧道,导管出口不应有红肿、触痛和分泌物,每日透析前后出口处都应用碘氟或过氧化氢溶液消毒。
4.4~8周后,当切口愈合应每日进行出口处护理及观察出口处。
5.患者可进行淋浴,淋浴前宜将透析管用冰箱用的保鲜纸包扎好;淋浴后将透析管及其周围皮肤轻轻拭干,再用碘溶液消毒透析管及其周围皮肤,然后用敷料包扎好透析管,有结痂时用双氧水洗去。
6.用无菌纱布敷盖出口处,胶布固定导管,防止牵拉,注意经常更换内衣。
7.病人可以带着透析管去海水或次氯酸钠的游泳池游泳,其事先准备如上述,但不应在河、湖及公共泳池游泳。
8.病人不宜盆浴,以免引起腹膜炎。
六、导管出口感染的护理
导管出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和有脓性分泌液,表明导管出口处发生感染。早期感染只表现为导管出口处皮肤发红,采用局部理疗,口服先锋霉素,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治愈。
如果有脓性分泌物从导管出口处流出,分泌物做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出口处要用碘伏或双氧水擦洗干净。
若革兰染色为阳性菌,首选第一代头孢霉素口服,或静脉用万古霉素(每周1支)。
如果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治疗两周无好转,应通过手术方法,暴露隧道,将皮下涤纶套移出到皮肤外面,继续用抗生素治疗1~2周。
如果分泌物培养为革兰阴性菌,可选用氨基类抗生素或第三代头孢霉素,其他处理相类似。
七、腹透管的拆除
需要拆除透析管的常见情况是:
1.皮下隧道内难以控制的化脓性炎症;
2.难以治愈的透析管出口处严重感染;
3.不能纠正的透析管流通障碍;
4.真菌性或结核性腹膜炎;
5.反复发生由同样细菌引起的腹膜炎,用致病菌敏感的抗菌药治疗7天后,腹膜炎没有好转,这暗示隐匿的隧道感染,或由导管内附着的纤维素感染引起。
6.此外,有些可逆性尿毒症病人经治疗解除了尿毒症后,也需予以拆除透析管;有些改行血透治疗或肾移植患者也需拆除透析管。
拆除没有感染的透析管比较简单。
如导管的皮肤出口处有感染,则在拆除透析管前先将含有恰当的抗菌药物的ml透析液输入腹腔内,再做拆管手术,并且透析管的皮肤出口不要缝合,应引流数日,并给予适当的抗菌药治疗。
急性透析管仅有一个皮下袖套,更易于拆除。
-----
文章来源:藏生整理自网络医学研究及各种论文
关于腹膜透析,还会有几个文章,如:糖尿病肾衰患者相关腹透知识、腹膜透析并发症、腹膜炎种类预防等相关文章、腹透发生腹痛的原因,以及腹透的心肺并发症、腹透运动原则和干体力活等相关、腹透为什么容易长胖、腹透的注意事项、优缺点和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等,小编会隔一段时间发几篇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