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陆海旻通讯员戴雯琦
杭州大熊猫“成就”生病的消息牵动了很多人的心。这两天,杭州动物园传来了好消息,“成就”病情已经好转,并且重出江湖,和大家见面了。
“成就”出生于年7月18日,和弟弟“双好”是杭州动物园熊猫馆的第五任“馆主”。兄弟俩在年9月,离开成都老家,来到了杭州动物园。
“成就”是于今年2月24日下午,保育员发现“成就”的饭量不如往日,还有倦卧的情况出现。在杭州动物园兽医按消化道功能紊乱进行常规治疗后未见好转,此后“成就”不再对外展出,还与弟弟“双好”隔离了起来。
3月2日早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第二批专家,赶到了杭州。在诊疗分析会后,根据“成就”的行为表现、前期检查结果,和治疗后的动物反应情况,基本判定为“上消化道梗阻”。之后“成就”经历了胃部手术,一度出现病危。后来又被发现腹膜炎,病情更加危急。
3月15日,在例行检查和治疗时,大家发现“成就”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变差,还出现了贫血危象。幸亏和弟弟“双好”的血液配型成功,当晚“成就”进行了紧急输血后,情况终于缓和。医疗团队还用上了中西医治疗法,“成就”慢慢脱险。
脱险后“成就”的情况就慢慢稳定了,现已全面进入身体恢复阶段。甚至还赶上了今年新鲜春笋上市,从刚开始的雷笋笋尖,到后来少量毛笋、早竹笋、淡竹笋、苦竹笋等野生笋种,这些美味“成就”一样都没落下。
工作人员说“成就”的这一仗打的可不容易,由于手术部位和大熊猫物种的特殊性,加上国内外至今未见有关该病的文献报道,更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使“成就”的术后治疗与护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和挑战。为竭尽全力抢救“成就”生命,杭州动物园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还特别成立了专门的联合医疗和护理团队,对“成就”实行24小时昼夜不停的医疗措施跟进和精心护理、
术后,虽然“成就”的生命体征已经基本恢复平稳,但护理工作依然长路漫漫。由于手术的特殊性,“成就”身体完全恢复的过程依旧漫长,挑食情况严重,对浙东四季竹、慧竹、大叶竹等少数几种竹叶喜食程度较好。护理团队针对这一情况,紧急联系周边各可供采摘点,每天前往进行选择性(以鲜嫩、叶厚为特征)采摘,以此满足“成就”竹叶的日常供应。从市场上采购多种新鲜雷笋进行比选,从刚开始的雷笋笋尖,到后来赴周边选取少量毛笋、早竹笋、淡竹笋、苦竹笋等野生笋种进行饲喂,以此满足“成就”的日常采食总量,保证其每日粪便总量维持稳定并缓慢增长。
从今天起,每天上午的7:30~9:30,“成就”都会出现在熊猫馆内展厅里,进行康复训练。关心“成就”的市民游客,可以在规定开放时间段内进行探视它啦。但杭州动物园同时提醒,参观时,请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安静、有序探视,禁止带有闪光灯的摄影摄像拍摄,为“成就”的康复训练提供舒适的环境,避免其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