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师报(转载已获授权)
近年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线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太忙了,很少有时间与精力到患者的床边多走走,没有办法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沟通,成了“临脑”(忙于在电脑前工作)医师。
前医院一位教授,谈起来,他们同样也存在着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主任,我自己虽然一直特别注意,一有时间多去与患者沟通,但难免因为会议多、杂事多,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实际情况还是了解不够。不久前,因为自己老爸的一次住院抢救,才真切地体会到问题的严重性。
老爸住院
光签字我花了一个半小时
今年老爸九十七岁了,平素身体还算健康,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只有胆囊结石,因为年龄大、反应差,当发现他有问题时,已经出现腹膜炎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象,医院的急诊监护病房,一到病房后就遇到没完没了的签字,没完没了地协助当班护士填好各种评估和调查报告。
签字流程面面俱到包罗万象,我需要签字同意的内容有:
(1)入院知情书签字
(2)重危病员通知单签字
(3)告知选择授权书
(4)有创操作、治疗知情同意书
(5)保护性约束使用知情同意书
(6)气管插管有创操作、治疗知情同意书
(7)住院患者使用自费项目知情同意书
(8)患者自备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9)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10)糖皮质激素应用知情同意书
(11)医用材料使用告知书
(12)预防患者误吸告知书
(13)住院患者压疮风险告知书
(14)住院患者安全告知书
(15)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16)住院需知
(17)急诊重症监护病员家属须知
……
这些还只是最基本的告知签字,对我来说,不会再去细看了,即便这样,也花费了我半个多小时;如果换一个不是学医的普通公民,要认真看完这几万字的告知书需要花多少时间?如果家人不懂的需要沟通,医生又要花多少时间?
我老爸病情不算复杂,如果遇到比我老爸复杂多的患者或需要手术的,需要做血液透析(或CRRT)的又要增加多少签字,医院还算少的,有的还更多。
接下去就配合护士填好入院各种评估单之类的文书,又花了足足一个多小时……
这是面对一个患者时医师和护士要做工作的前幕,仅仅是工作开始,还没有真正开始具体医疗行为,如果要收二个、三个或更多的患者,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说一线医护人员跟患者沟通少
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得不想起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