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变化,饲养宠物猫的人越来越多。猫咪的来源十分广泛,可以在宠物店(猫舍)或者网上购买,救助站领养、收养的流浪猫、朋友家养猫赠送等。无论何种获取途径,刚带回家的幼猫身上可能存在的一些常见疾病,作为宠主应该有所了解,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危险因素,给猫咪及我们的家人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1.人畜共患病弓形虫弓形虫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球虫目寄生虫,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温血动物。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猫可通过食入孢子化卵囊感染刚地弓形虫,卵囊常污染水源、土壤和食物。刚地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发热、厌食、腹部疼痛、呼吸困难、葡萄膜炎、神经学异常等。弓形虫生活史2.寄生虫(1)外寄生虫a.螨虫:耳痒螨、蠕形螨、疥螨、姬螯螨等。耳螨具有高度传染性,常导致剧烈瘙痒症状,患猫常摇头,抓挠耳部,甚至出现耳血肿、过敏和发炎,在外耳道有棕黑色痂皮样分泌物。严重感染时可蔓延到头部。猫的耳痒螨b.跳蚤:以猫栉首蚤为主,可引起猫皮炎,过敏反应,严重的瘙痒症状。同时跳蚤也是绦虫的传播媒介。(2)内寄生虫a.肠道蠕虫:常见的肠道蠕虫有蛔虫、绦虫和吸虫等,这些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猫咪的小肠,可导致幼龄猫发育不良,生长迟缓,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针对肠道蠕虫常规的内驱药都可起到很好的驱杀作用。所以按时服用驱虫药就不必担心这些寄生虫的存在。b.肠道原虫:许多幼猫会存在贾第鞭毛虫、毛滴虫、等孢球虫和隐孢子虫等原虫感染。幼猫抵抗力较弱,所以感染这些肠道原虫后常引发长期慢性腹泻,患猫体重减轻。3.病毒性传染病(1)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瘟)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是由单链DNA的猫细小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对所有猫科动物均有高度传染性。由于环境因素复杂,高病毒载量带毒动物的排毒,以及传播迅速,使得猫瘟的预防控制困难复杂。临床症状以发热、厌食、呕吐和出血性腹泻。白细胞明显减少。神经症状以共济失调、抽搐、震颤为主。(2)猫杯状病毒主要经由受污染的物体及分泌物传播急性感染后痊愈的猫可长期带毒。幼猫比成年猫更容易出现急性感染,表现口腔溃疡,舌头出现水泡和上皮坏死。(3)猫疱疹病毒(猫鼻支)绝大部分猫在接触该病毒后持续带毒,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潜伏状态,45%的猫终生带毒。因此,在所有感染猫疱疹病毒的猫中,有一半猫会因为应激压力引发新一轮的病毒复制,从而表现临床症状。(4)猫传染性腹膜炎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猫肠道冠状病毒变异引起的一种疾病。所有年龄段的猫都会出现,小于3岁的猫容易发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部扩张并有腹水、胸膜腔渗出导致的呼吸困难、黄疸、高胆红素血症、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葡萄膜炎和神经学症状。患猫出现渐进性消瘦、精神沉郁、厌食。4.皮肤病癣菌病主要由犬小孢子菌感染引起,主要侵染猫咪的毛干和皮肤,导致毛发变得脆而易断,大量的脱毛斑,迅速扩散,瘙痒症状明显。这种感染可能在几星期内自行消退,也可能症状越发严重。感染途径以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毛发而发生传染。癣菌孢子在外界环境中存活1年以上,应采取措施,防止动物反复感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