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师医院
栏目协办
早上出门前透析一次,中午回家透析一次,傍晚再透析一次……如此繁琐的过程,尿毒症患者却并不陌生,每天更换三四次腹透液,不仅让人头疼不已,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11月27日,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发起的“肾援益百”尿毒症患者援助计划(福建省—宁德市)在宁德师医院正式启动,该院是目前福医院。据了解,“肾援益百”尿毒症患者援助项目计划覆盖10个省份,将向符合相关条件的名贫困终末期肾病患者免费提供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帮助解决腹膜透析病人长期治疗的技术问题,利用病人夜间休息时间自动进行腹膜透析,病人在白天可不受任何约束安排日常生活或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使病人重返社会。
自动化腹膜透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据统计,我国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患者多达万人~万人。选择每周3医院血透,或者选择每日定时多次进行人工腹膜透析,是许多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日常生活模式。
专家介绍,尿毒症的治疗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脏移植三种方案。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肾脏移植是最佳选择。但由于肾脏来源稀缺,很多患者在短时间内等不到肾源,只能通过透析治疗控制病情。腹膜透析因其居家透析的便捷、占用医疗资源较少、医疗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所选择。
对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来说,每天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传统的人工腹膜透析,要求患者每天要做3次至4次腹透,每次换液过程需要30分钟左右,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传统的人工腹膜透析涉及反复管路连接的开放性操作,是导致患者外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易诱发腹腔感染。
那么终末期肾病患者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自动化腹膜透析疗法的出现,带来全新的解答。
自动化腹膜透析疗法泛指采用自动循环机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任何透析形式,可利用患者整晚的休息时间自动进行腹膜透析,同时,这种疗法的操作次数和时间更少,可减少接触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依从性。还可以调整透析时间和透析液剂量,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个体化治疗。
医院开展的“肾援益百”尿毒症患者援助计划,就是为符合条件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提供免费的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通过精准扶贫,充分发挥自动化腹膜透析疗法优势,更好地救助尿毒症患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为患者家庭减轻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
自动化腹膜透析是未来趋势
经过严格筛选,来自蕉城区的龚先生成为该项目的首批受益者。年仅48岁的他患尿毒症8年,每天需要进行4次透析操作,无法正常工作,家庭的所有开销只能靠妻子打零工维持,生活举步维艰。“被纳入这个项目后,我可以接受更先进的治疗,晚上睡觉时做透析,白天正常工作,而且所有的透析费用都减免了,我感觉我的人生又能回到正轨了。”说起援助计划,龚先生充满了感激。
“腹膜透析是在病人的腹部留置一个导管,通过腹膜透析液把血液里的毒素清理出来。医院,在家就能操作,这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市医院肾内科主任潘淼表示,接受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在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方面比传统腹膜透析更好,腹膜炎的发生率更低。近年来,自动化腹膜透析和远程患者管理的出现,为尿毒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潘淼介绍,在发达国家,40%以上的腹膜透析患者使用自动化腹膜透析。然而遗憾的是,在我国腹膜透析患者中,接受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仅占1.4%。“自动化腹膜透析不受机器和场所的限制,在家就能操作,有利于满足医疗服务资源不足、偏远地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需求。”潘淼表示,这一技术优势将成为未来尿毒症治疗的趋势。
“终末期肾病很容易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给国家和社会增加医疗负担。”市医院党委书记陈子春表示,慢性肾脏病是一个严重影响生命安全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此次“肾援益百”医院,将对减轻我市尿毒症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健康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陈子春说,希望随着援助项目的落地,在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医院相关科室能得到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专家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支持,学习慢性肾脏病防治的新思路、新技术,提升科室肾脏病诊疗水平,推动宁德地区肾脏病学科发展,为闽东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闽东日报
记者张颖珍通讯员陈灵滨
图片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