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
病因
发病机制
结核菌感染和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包括临床联系)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
预防原则、措施和治疗
考点: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潜伏期长;呈低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等全身症状;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记忆:低热、盗汗提示结核)。
注意:
低热、盗汗是结核,消瘦、乏力是肿瘤
①肺结核→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和咯血。首选检查:X线
②肾结核→低热、盗汗、尿血。
③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均有低热、盗汗,还有消化系统的症状。
体征:取决于病变性质和范围
触诊语音震颤增强(实变、肺结核空洞引起)、叩诊呈浊音
考点:病因和发病机制1结核分枝杆菌
分型包括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4类。人肺结核的致病菌90%以上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记忆:人型菌致人结核)
生物学特性
多形性
抗酸性
生长缓慢(培养时间2-8周)
抵抗力强
菌体结构复杂
类脂质中的蜡质(坏死、液化、空洞、变态反应)
蛋白质(结核菌素成分,诱发皮肤变态反应)
多糖类(血清反应)
2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1)传染源:痰菌阳性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
(2)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3)易感人群:机体自然免疫力低下和获得性特异性抵抗力低下者,如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
3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结核菌感染——肺泡巨噬细胞反应分泌细胞因子——吸引淋巴、单核细胞积聚——形成肉芽肿——限制细菌扩散并杀灭细菌
(1)细胞介导免疫反应(CMI):是宿主获得性抗结核保护作用的最主要机制,是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2)迟发型变态反应(DTH):是宿主对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的超常反应,发生于结核菌侵入人体4-8周后,亦由T细胞介导,以巨噬细胞为效应细胞。
(3)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
考点:结核病的分型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的鉴别
原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定义
指结核分枝杆菌初次感染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指肺结核复发或再次感染肺结核
好发年龄
儿童
成人
好发部位
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肺尖(上肺叶尖后段或下肺叶背段)或锁骨下
起病情况
隐匿
缓慢。干酪型可急性发病
临床表现
轻微且短暂,类似上感
迁延,全身毒性症状,咳嗽、咯血等
并发症
无
干酪性坏死、空洞形成
播散途径
淋巴道,血道
支气管
预后
90%自愈,仅5%~10%发展为肺结核
可多种表现
类型
好发人群
临床特点
X线
原发型
少年儿童,有结核接触史
症状轻微,类似感冒
肺部原发灶、淋巴管炎、肺部淋巴结肿大,三者呈哑铃性
急性血行播散型
婴幼儿、青少年、成人,特别是免疫力低下者
起病急,有全身毒血症状,约一半以上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脏器结核
发病2周可见满肺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的粟粒状结节
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
青少年、成人
起病缓,症状轻或无
双肺上中见大小、密度、分布不均的粟粒状结节
继发型
成人
缓慢,干酪型可急性发病;迁延,全身毒性症状,咳嗽、咯血等
呈渗出浸润型、干酪型、结核球、空洞型、纤维空洞型等表现
:后台回复“真题集”,可免费领取
祝大家考研成功!
与医学考研相关的资料唐唐会不断更新到群里,
需要的同学可以扫码进群,
欢迎随时交流。
唐子益21西医考研交流群:
微博:
西医考研唐子益知乎:西医考研唐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