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本文是百特医学部就近期在ISPD发表的腹膜炎相关的2个指南中有几个不一致之处(既膜炎防治与导管相关感染)写给编辑部的一份通讯稿。
一
第一
?腹膜炎指南
残余肾功能(RRF)-无需增加抗生素剂量。
ISPD建议,「以前有人建议,对于有很好残余肾功能的患者,需要调整经肾清除的抗生素剂量[12,13]。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调整是不必要的〔,〕」。
这一说法与引用的文献是矛盾的。
Fish论文[]明确提出,万古霉素剂量为「单剂量为30mg/kg,在无尿患者中剂量为mg左右,但有尿患者剂量增加25%,甚至最大剂量为2.5克。」
Bundn论文[]明确提出,「单剂量为25mg/kg,在无尿患者中为mg左右,但有尿患者剂量增加25%。」
在这两篇论文中,并未说RRF患者不需要增加剂量,而是详细说明了需要将药物剂量增加25%。
二
第二
?表5抗生素剂量(具体表格请参考下方文献出处)
医疗保健提供者并不完全熟悉既往的腹膜透析(PD)文献。因此,他们可能误解表5的抗生素剂量,因为大多数论文是持续性非卧床PD(CAPD),而不是自动腹膜透析机PD(APD)。这种误解可能导致APD患者给药不足。在年指南中,分别列出了CAPD和APD两种不同的抗生素剂量,明确了药物是如何应用的。这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参考CAPD剂量使用在APD的患者,可能导致剂量不足的问题。
?表中也存在一些不一致之处:
氨苄西林/舒巴坦连续给药被列为负荷剂量(LD)-mg/L。然而mg/L可能是个印刷错误,或许是0mg/L?参考文献〔〕Lam列出了在2L腹透液中,LD为1mg(0mg氨苄西林和mg舒巴坦)
氨曲南连续给药有2篇文献〔和]。参考文献〔〕Gerig讨论了氨曲南的给药剂量。然而,Anwar的文献〔〕仅讨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和奈替米星,并没有提到氨曲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间歇性给药被列为腹透液每袋中加入mg。然而,参考文献〔〕Anwar报道,一半CAPD患者隔袋使用,剂量为1g/袋(2g/天),另一半患者mg/袋(1g/天),其中2g/天有85%有效,但有2位患者癫痫发作;1g/天有42%有效。指南的表格中仅引用较低剂量。
?替考拉宁剂量被列为mg/袋的LD和20mg/袋的维持剂量(MD)。这与Lupo的论文不一致。Lupo提出LD为静脉给药mg,MD为40mg/袋。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是使用2L腹透液CAPD治疗模式,这在表5中并没有说明。这个事实需要强调,因为很难将这一剂量应用于APD5-6L每袋的腹透液中。
万古霉素剂量被列为15~30mg/kg,每5~7天用药1次。参考文献〔〕Fish使用30mg/kg的剂量,计算后使用约mg的剂量用于无尿患者,非无尿的患者增加了25%的剂量,最大剂量为2.5g。第5天检测患者万古霉素的血清和透出液浓度,并没有提及第7天,检测中只有85%的患者血清万古霉素水平>15mg/L,有23%患者透出液浓度低于4mg/L的治疗浓度。没有数据支持15mg/kg或7天给药方案。
三
第三
?腹膜炎指南与导管相关感染指南的不一致性
Li()中的图2和3表明,如果腹膜炎治愈但有持续的出口处或隧道感染,则应考虑同时拔除导管和再次置管。然而,Szeto()提到:
「建议在隧道出口处感染有发展到腹膜炎趋势,或同时存在腹膜炎时,拔除透析导管(2C)。」
「建议对于同时存在出口处或隧道感染和腹膜炎的患者,在拔管后至少2周和腹膜炎症状完全缓解时,再次置管(2D)。」
Li()和Szeto()之间的建议有2个不一致之处。首先,Szeto认为如果有伴出口处感染的腹膜炎,导管应该被拔除,而Li建议仅在腹膜炎治愈,出口处感染未治愈的情况下拔除导管。第二个不一致性,Li()建议考虑同时拔除导管和再次置管,以解决腹膜炎合并难治性出口处/隧道感染。然而,Szeto()不建议同时进行,而是置管应在拔管2周后,并且腹膜炎症状完全消失后。
也许Szeto()的建议取代了Li()的推荐?
四
第四
?导管相关性感染
表一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性(具体表格请参考下方文献出处)
Szeto()推荐用于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抗生素列于第页的表1中。其中包含Polysporin抗生素软膏。然而,Polysporin在原文文献中用作预防是禁忌的,这是一项由McQuiLAN进行的MP3研究,Polysporin使用后真菌性腹膜炎比率较高,因此它不可以用于预防性抗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