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肉鸭养殖进程中,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

时间:2016-9-5 13:47:52 来源:腹膜炎

在全部肉鸭养殖进程中,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

在全部肉鸭养殖进程中,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操作?

1.肉鸭的免疫程序,该如何操作?

答: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卵黄抗体0.5ML/只。

5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苗0.5ML/只。

9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流感H5+H9疫苗0.5ML/只。

小鸭做疫苗前应空腹,小鸭做疫苗前半小时应将料桶抽开,在饮水器中加入Vc或多维。避免鸭群应激过大。注射完疫苗后则再饮一次。尽可能在做完疫苗小时后才让小鸭下水。

2.雏鸭进苗前的工作有哪些?雏鸭育雏的密度,温度是多少,如何操作?

答:雏鸭进苗前应将鸭舍消毒干净,将要用做育雏的地方用木板隔开,分成小仓。夏季育雏室内温度要足够度,冬季育雏室内温度要足够度。育雏期5日龄内,每平方育雏小鸭只。5日龄后扩棚。

3.鸭群转料的比例是多少?该如何操作?这样操作有甚么好处?

答:鸭群在小料转大料的进程中所采取的转料比例为2;5:8的模式。也就是在小料还剩下三包时,便可进行转料。第一天20%的小料+80%的大料,第二天50%的小料+50%的大料。第三天80%大料+20%小料。三天便可完全将鸭群转料完成。这样操作可避免因饲料颗粒度不同造成鸭子肠道磨损而引发的肠道疾病。转料期间可适当添加多维等营养保健品避免应激,或添加大蒜素之类的中草药。

4.致使鸭群出现啄毛现象的因素有哪些?该如何处理?

答:致使呀群出现啄毛现象的因素有:饲养密度过大,鸭舍环境卫生差,湿度大,饲料中钙磷比例的偏差或缺少。还有一种是由于鸭子出大毛时造成的啄毛。当鸭群出现啄毛现象时,应及时将被啄毛的鸭子隔离,及时调控养殖密度和搞好环境卫生。如果是自然出毛造成,可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鱼肝油粉和多维。

5.肉鸭后期的饲料管理该注意哪几方面?

答;肉鸭后期的饲料最需要注意的方面就是疾病,后期的疾病比较常见的有浆膜炎,大肠杆菌,禽流感,病毒性肠炎和霍乱。还要注意的是喂料方面,应当给予鸭群自由采食,鸭群断料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6.光照的强弱对鸭群的影响有哪些?

答;光照对鸭群来讲还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小鸭育雏阶段,小鸭育雏阶段需要光照来增进卵黄抗体的吸收,从而提高小鸭本身的抵抗力。育雏期的光照不能过强,过强的光照会造成鸭群光过敏,小鸭的上喙会上翻。一般20W的白炽灯便可。而大鸭阶段的光照只需要能让鸭群在夜间看得到饲料和水便可。

7.哪些方面可以反映出鸭群的健康状况?

答:一般情况下,鸭群在出现问题时,比较明显的体现就是减料。以鸭为例子,采食量上下浮动一包算正常。采食量的骤减一定是鸭群出问题的特点。还有就是从精神状态可以反映出,鸭群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再者可以从粪便上反应,拉青绿色,红褐色,奶白色和带有粘稠状态的粪便都可以判断出鸭群的健康状况。

8.樱桃谷种鸭的公母比例,开产日龄,开产体重,产蛋高峰周期和产蛋期的采食量。

答:一般种鸭场的公母比例为1:只。即一只公鸭可以配只母鸭。开产日龄一般-日龄开产,开产体重母鸭应保持在.2斤,公鸭保持在7.斤。饲养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就是到了产蛋后期,全部产蛋周期鸭群的体重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一般开产后周会上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的保持大约周。产蛋期的采食量随着鸭群产蛋上高峰而逐渐增加,一般都会保持在克-克之间。

9.脱肛的缘由及处理方法?

答:脱肛的缘由。育成期和开产早期饲养管理不当,没有控制饲养,鸭子过肥,可能是饲料中能量蛋白比例失调,常常是蛋白不足、能量太高;进入产蛋期后,调剂饲料时,过早地调配产蛋高峰期的饲料,因此蛋白的比例增加过量过快。或光照控制不合理,促使青年鸭性激素分泌加快,致使开产提早。如光照增加太快,促使新鸭产大蛋、多产蛋,蛋大造成排卵困难,蛋多使输卵管中油脂不足,润滑性下降,造成难产脱肛;如光照不足,则出现产蛋推延,产大蛋增多的现象。处理方法:1.从营养方面着手,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提供适合的全价饲料,各种营养素都要到达饲养标准的要求,千万不能用质量没有保证或已过期失效的维生素添加剂,否则会致使蛋鸭脱肛,如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添加剂质量有问题,都会致使输卵管和泄殖腔黏膜上皮角质化而失去弹性,因此产蛋不顺畅,最后因难产而脱肛。2.制定正确的光照制度,从育成末期开始,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至每昼夜光照16小时为止。按部就班,增加不能过快或过慢。3.在育成期末,从育成鸭舍转入产蛋鸭舍时,可结合传染病免疫时抓鸭的机会,进行一次挑选,把生长特快、过于肥胖的鸭和生长特慢、个体瘦小的鸭都单独挑出来,分群关养。过于肥大的一群,要控制饲养(减少精料,多喂青粗料);过于瘦小的一群,则不要控制,适当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以提高群体的整齐度。

问题:肉鸭饲养进程中,常见病应怎样防治?

1.雏鸭传染性浆膜炎有甚么特点,主要病变有哪些和怎样防治?

答:本病1周龄内雏鸭很少病发,2—4周龄最易感,4—8周龄也可感染,本病感染率很高,可达90%,死亡率在5—80%之间。嗜眠,缩脖,脚发软,不食,眼周围有分泌物,鼻孔有黏液,粪便稀且呈绿色,角弓反张,慢性病耐过者呈头颈倾斜。除少动、少食、消瘦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外,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斜颈、转圈、倒退等。主要病变有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和脾脏呈花斑样变,可见心包及心外膜表面有大量黄白色纤维素渗出,病程长者可干酪化;肝脏肿大,表面有大量纤维素膜覆盖,呈纤维素性肝周炎;气囊增厚,不透明,有纤维素覆盖;脾脏肿大,呈红灰班驳状;有神经症状的,脑膜充血、出血、水肿。防治:加强消毒卫生,保温防潮,透风透气,适当密度,全进全出,全价营养等饲养管理工作。日龄接种注射灭活苗或与大肠杆菌的二联苗,种鸭产蛋前及产蛋中期也可免疫。多种药物有效,但易产生抗药性,应选择高敏药物。

2.鸭大肠杆菌病有甚么特点,主要病变有哪些和怎样防治?

答:主要分为脐炎、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病鸭表现为精神不振,行动缓慢,不愿走动,卵黄囊感染的雏鸭主要表现为脐炎(大肚脐)。育雏或育成阶段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的表现与传染性浆膜炎基本类似。气囊感染时可见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成年鸭感染病程常常相对较慢,表现为腹部下垂,种(蛋)鸭还表现为产蛋量稍下落、产异常蛋。主要病变有卵黄感染时可见腹部鼓胀,卵黄吸收不良及肝脏肿大,特点病变成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其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肺型大肠杆菌可见肺脏出血或淤血,大肠杆菌腹膜炎可见腹腔有蛋黄样液体和干酪样渗出物,生殖道感染可见卵泡淤血、出血、破裂、畸形,有时腹腔内积液,输卵管粘膜充血、出血,有大量胶冻样或干酪样渗出物。防治:加强消毒卫生,保温防潮,透风透气,适当密度,全进全出,全价营养等饲养管理工作,保持水体清洁和种蛋清洁消毒。灭活苗,由于血清型复杂最好是多价苗或自家苗(剂量羽),肉鸭可用“大肠杆菌与传染性浆膜炎”的二联苗。多种药物有效,但极易产生抗药性,应选择高敏药物。

3.小鸭病毒性肝炎的特点,主要病变和防治?

答:病程短,病发急,死亡快,表现为尖锋式死亡精神不好,缩脖,蹲卧,食欲不好或不吃,濒死前角弓反张(抬头伸脚,背脖)为特点,嘴和爪尖呈紫色,呼吸困难,死前排白色或绿色粪便。主要病变:肝脏肿大,易碎,色暗淡或发黄,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或刷状出血,肾脏轻度肿胀和出血。脾脏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呈斑点状,被膜下有细小的出血点。胰脏充血,呈粉红色。心肌质软,呈熟肉样,脑充血、水肿、软化。防治: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医治本病。病发或受威逼的雏鸭群,可经皮下注射康复鸭的血清或高免血清,或免疫母鸭的蛋黄匀浆0.5~1ml,一般注射1次,必要时第二天再重复注射1次,可下降死亡率,起到制止流行和预防本病作用。

4.禽流感的特点,主要病变和防治。

答:严重的精神委糜,多闭眼蹲伏,出现各种神经症状,肿头;流泪,出现湿眼圈、红眼;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或喘气)。急性死亡鸭可见上喙和足蹼发绀或出血;腹泻(排白色或青绿色稀粪)。中等毒力感染的病鸭或部份免疫鸭出现体况消瘦、生长发育缓慢等现象。主要病变: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有大量干酪样物或出血、肺出血或淤血,胰腺出血,表面有大量针尖大的白色或透明样坏死点或坏死斑,心肌表面灰白色条纹样坏死,腺胃粘膜局灶性溃疡,肠道粘膜可见出血或出血环,肠道外壁脂肪出血。脑膜出血、脑组织局灶性坏死和肝、脾、肾肿大出血或淤血。产蛋鸭卵泡膜严重充血、出血,输卵管粘膜出血、水肿并附有豆腐渣样凝块,乃至卵泡破裂。防治:做好引种,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平时加强消毒,落实好一般的免疫工作。鸭医老丁

1.肉鸭的免疫程序,该如何操作?

答: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卵黄抗体0.5ML/只。

5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苗0.5ML/只。

9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流感H5+H9疫苗0.5ML/只。

小鸭做疫苗前应空腹,小鸭做疫苗前半小时应将料桶抽开,在饮水器中加入Vc或多维。避免鸭群应激过大。注射完疫苗后则再饮一次。尽可能在做完疫苗小时后才让小鸭下水。

2.雏鸭进苗前的工作有哪些?雏鸭育雏的密度,温度是多少,如何操作?

答:雏鸭进苗前应将鸭舍消毒干净,将要用做育雏的地方用木板隔开,分成小仓。夏季育雏室内温度要足够度,冬季育雏室内温度要足够度。育雏期5日龄内,每平方育雏小鸭只。5日龄后扩棚。

3.鸭群转料的比例是多少?该如何操作?这样操作有甚么好处?

答:鸭群在小料转大料的进程中所采取的转料比例为2;5:8的模式。也就是在小料还剩下三包时,便可进行转料。第一天20%的小料+80%的大料,第二天50%的小料+50%的大料。第三天80%大料+20%小料。三天便可完全将鸭群转料完成。这样操作可避免因饲料颗粒度不同造成鸭子肠道磨损而引发的肠道疾病。转料期间可适当添加多维等营养保健品避免应激,或添加大蒜素之类的中草药。

4.致使鸭群出现啄毛现象的因素有哪些?该如何处理?

答:致使呀群出现啄毛现象的因素有:饲养密度过大,鸭舍环境卫生差,湿度大,饲料中钙磷比例的偏差或缺少。还有一种是由于鸭子出大毛时造成的啄毛。当鸭群出现啄毛现象时,应及时将被啄毛的鸭子隔离,及时调控养殖密度和搞好环境卫生。如果是自然出毛造成,可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鱼肝油粉和多维。

5.肉鸭后期的饲料管理该注意哪几方面?

答;肉鸭后期的饲料最需要注意的方面就是疾病,后期的疾病比较常见的有浆膜炎,大肠杆菌,禽流感,病毒性肠炎和霍乱。还要注意的是喂料方面,应当给予鸭群自由采食,鸭群断料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6.光照的强弱对鸭群的影响有哪些?

答;光照对鸭群来讲还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小鸭育雏阶段,小鸭育雏阶段需要光照来增进卵黄抗体的吸收,从而提高小鸭本身的抵抗力。育雏期的光照不能过强,过强的光照会造成鸭群光过敏,小鸭的上喙会上翻。一般20W的白炽灯便可。而大鸭阶段的光照只需要能让鸭群在夜间看得到饲料和水便可。

7.哪些方面可以反映出鸭群的健康状况?

答:一般情况下,鸭群在出现问题时,比较明显的体现就是减料。以鸭为例子,采食量上下浮动一包算正常。采食量的骤减一定是鸭群出问题的特点。还有就是从精神状态可以反映出,鸭群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再者可以从粪便上反应,拉青绿色,红褐色,奶白色和带有粘稠状态的粪便都可以判断出鸭群的健康状况。

8.樱桃谷种鸭的公母比例,开产日龄,开产体重,产蛋高峰周期和产蛋期的采食量。

答:一般种鸭场的公母比例为1:只。即一只公鸭可以配只母鸭。开产日龄一般-日龄开产,开产体重母鸭应保持在.2斤,公鸭保持在7.斤。饲养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就是到了产蛋后期,全部产蛋周期鸭群的体重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一般开产后周会上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的保持大约周。产蛋期的采食量随着鸭群产蛋上高峰而逐渐增加,一般都会保持在克-克之间。

9.脱肛的缘由及处理方法?

答:脱肛的缘由。育成期和开产早期饲养管理不当,没有控制饲养,鸭子过肥,可能是饲料中能量蛋白比例失调,常常是蛋白不足、能量太高;进入产蛋期后,调剂饲料时,过早地调配产蛋高峰期的饲料,因此蛋白的比例增加过量过快。或光照控制不合理,促使青年鸭性激素分泌加快,致使开产提早。如光照增加太快,促使新鸭产大蛋、多产蛋,蛋大造成排卵困难,蛋多使输卵管中油脂不足,润滑性下降,造成难产脱肛;如光照不足,则出现产蛋推延,产大蛋增多的现象。处理方法:1.从营养方面着手,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提供适合的全价饲料,各种营养素都要到达饲养标准的要求,千万不能用质量没有保证或已过期失效的维生素添加剂,否则会致使蛋鸭脱肛,如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添加剂质量有问题,都会致使输卵管和泄殖腔黏膜上皮角质化而失去弹性,因此产蛋不顺畅,最后因难产而脱肛。2.制定正确的光照制度,从育成末期开始,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至每昼夜光照16小时为止。按部就班,增加不能过快或过慢。3.在育成期末,从育成鸭舍转入产蛋鸭舍时,可结合传染病免疫时抓鸭的机会,进行一次挑选,把生长特快、过于肥胖的鸭和生长特慢、个体瘦小的鸭都单独挑出来,分群关养。过于肥大的一群,要控制饲养(减少精料,多喂青粗料);过于瘦小的一群,则不要控制,适当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以提高群体的整齐度。

问题:肉鸭饲养进程中,常见病应怎样防治?

1.雏鸭传染性浆膜炎有甚么特点,主要病变有哪些和怎样防治?

答:本病1周龄内雏鸭很少病发,2—4周龄最易感,4—8周龄也可感染,本病感染率很高,可达90%,死亡率在5—80%之间。嗜眠,缩脖,脚发软,不食,眼周围有分泌物,鼻孔有黏液,粪便稀且呈绿色,角弓反张,慢性病耐过者呈头颈倾斜。除少动、少食、消瘦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外,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斜颈、转圈、倒退等。主要病变有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和脾脏呈花斑样变,可见心包及心外膜表面有大量黄白色纤维素渗出,病程长者可干酪化;肝脏肿大,表面有大量纤维素膜覆盖,呈纤维素性肝周炎;气囊增厚,不透明,有纤维素覆盖;脾脏肿大,呈红灰班驳状;有神经症状的,脑膜充血、出血、水肿。防治:加强消毒卫生,保温防潮,透风透气,适当密度,全进全出,全价营养等饲养管理工作。日龄接种注射灭活苗或与大肠杆菌的二联苗,种鸭产蛋前及产蛋中期也可免疫。多种药物有效,但易产生抗药性,应选择高敏药物。

2.鸭大肠杆菌病有甚么特点,主要病变有哪些和怎样防治?

答:主要分为脐炎、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病鸭表现为精神不振,行动缓慢,不愿走动,卵黄囊感染的雏鸭主要表现为脐炎(大肚脐)。育雏或育成阶段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的表现与传染性浆膜炎基本类似。气囊感染时可见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成年鸭感染病程常常相对较慢,表现为腹部下垂,种(蛋)鸭还表现为产蛋量稍下落、产异常蛋。主要病变有卵黄感染时可见腹部鼓胀,卵黄吸收不良及肝脏肿大,特点病变成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其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肺型大肠杆菌可见肺脏出血或淤血,大肠杆菌腹膜炎可见腹腔有蛋黄样液体和干酪样渗出物,生殖道感染可见卵泡淤血、出血、破裂、畸形,有时腹腔内积液,输卵管粘膜充血、出血,有大量胶冻样或干酪样渗出物。防治:加强消毒卫生,保温防潮,透风透气,适当密度,全进全出,全价营养等饲养管理工作,保持水体清洁和种蛋清洁消毒。灭活苗,由于血清型复杂最好是多价苗或自家苗(剂量羽),肉鸭可用“大肠杆菌与传染性浆膜炎”的二联苗。多种药物有效,但极易产生抗药性,应选择高敏药物。

3.小鸭病毒性肝炎的特点,主要病变和防治?

答:病程短,病发急,死亡快,表现为尖锋式死亡精神不好,缩脖,蹲卧,食欲不好或不吃,濒死前角弓反张(抬头伸脚,背脖)为特点,嘴和爪尖呈紫色,呼吸困难,死前排白色或绿色粪便。主要病变:肝脏肿大,易碎,色暗淡或发黄,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或刷状出血,肾脏轻度肿胀和出血。脾脏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呈斑点状,被膜下有细小的出血点。胰脏充血,呈粉红色。心肌质软,呈熟肉样,脑充血、水肿、软化。防治: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医治本病。病发或受威逼的雏鸭群,可经皮下注射康复鸭的血清或高免血清,或免疫母鸭的蛋黄匀浆0.5~1ml,一般注射1次,必要时第二天再重复注射1次,可下降死亡率,起到制止流行和预防本病作用。

4.禽流感的特点,主要病变和防治。

答:严重的精神委糜,多闭眼蹲伏,出现各种神经症状,肿头;流泪,出现湿眼圈、红眼;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或喘气)。急性死亡鸭可见上喙和足蹼发绀或出血;腹泻(排白色或青绿色稀粪)。中等毒力感染的病鸭或部份免疫鸭出现体况消瘦、生长发育缓慢等现象。主要病变: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有大量干酪样物或出血、肺出血或淤血,胰腺出血,表面有大量针尖大的白色或透明样坏死点或坏死斑,心肌表面灰白色条纹样坏死,腺胃粘膜局灶性溃疡,肠道粘膜可见出血或出血环,肠道外壁脂肪出血。脑膜出血、脑组织局灶性坏死和肝、脾、肾肿大出血或淤血。产蛋鸭卵泡膜严重充血、出血,输卵管粘膜出血、水肿并附有豆腐渣样凝块,乃至卵泡破裂。防治:做好引种,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平时加强消毒,落实好一般的免疫工作。鸭医老丁









































中科UM-D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bzzs/93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