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眼,医学上称为“神阙穴”,它是在你出生之后,脐带脱落留下的“疤痕”。
估计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肚脐泥不仅黑,还有一股怪怪的臭味,像是污垢……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肚脐眼有“泥”是怎么回事?
1、肚脐眼为什么会有“泥”?
肚脐眼位于皮肤的低位,容易藏污纳垢,人的内脏可以通过肚脐获得部分的氧气,这个过程会使得空气或者衣服上的灰尘在脐部停留,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污垢。
我们皮肤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有比较多死亡脱落的表皮细胞、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污物等,日积月累形成污垢。
2、脐屎,有一定的健康隐患
美国科学家有研究发现,人类肚脐可寄生大约种细菌。若长期不清理,有可能引发炎症。
但肚脐眼的肌肉组织非常薄,又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其内脏的神经反射依旧存在。
经常抠肚脐眼或是操作不当引起破皮,轻者会引起脐炎,局部出现脓性分泌物,有发红、发臭症状。
重者引起消化道不适,感染扩散可形成腹壁感染、脓肿,或是腹膜炎甚至败血症。
清理脐屎
要注意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养生的知识)
清洗肚脐的方法不当,会对腹腔内的内脏(主要是小肠)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也就是肚子疼。
所以,肚脐眼里的泥不是不能洗,而是应该保持清洁。建议1个月清洗2-3次即可。
清洗时,可以用棉签蘸一点身体乳或橄榄油涂在肚脐内,待污垢软化后,再用蘸了水的棉签轻轻擦拭干净、再擦干即可。
也可以直接用清水清洗。但若是忍不住用手抠,不仅下手要轻,手也得保持干净。
专家提示:女性在经期时尽量不要清洗肚脐,以免刺激周围的血管,造成盆腔血管收缩,引起月经血流不畅。
小肚脐,大作用
脐疗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介绍几种简单常用的贴敷脐疗法,在家也能操作。
缓解失眠症状
取等量的黄连、肉桂,烘烤为细末,用蜂蜜调为糊状备用。
先以75%酒精消毒肚脐,然后将准备好的糊状药膏敷于脐中,用医用胶布固定,12小时后取下并清洁脐部。
适用于失眠伴心烦、心悸者。治疗期间要禁食生冷、油腻食物。
缓解女性血瘀
把生姜捣碎,与黄酒调和,用膏药贴在肚脐上,可以治疗女性血瘀。注意贴膏药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刺激皮肤。
改善胃气不足
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腹胀
将莱菔子用文火炒黄,研成细末备用。敷脐时取10克药面,以米酒调和成直径3厘米的薄饼。脐部常规消毒后,将药饼盖在肚脐上,用医用胶布固定即可。每12小时换一次药。
此方有消食健脾、理气消胀的功效。治疗期间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食物。
缓解痛经
取肉桂25克、丁香20克、吴茱萸15克、红花15克,将上述药材混合研成粉末状,密封备用。
使用时取5克药面,用温热的黄酒调成糊状,敷脐,用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换一次药。
经前疼痛者可在有症状当天开始使用,经期疼痛者可在月经第一天开始敷脐。
辅助治疗前列腺增生
取约3寸长的葱白1根,白胡椒7粒,一同捣烂成泥状。用75%的酒精消毒肚脐后,取适量药物敷于脐部,盖一层保鲜膜,用医用胶布固定。
每天换一次药,取下后清洁脐部,保持局部皮肤干燥。
辅助治疗高血压
取川芎20克、白芷20克、冰片2克三味药,一起研成细粉末。
用的时候,把药棉摊成薄片,取2克左右药粉,滴上几滴醋,不用太湿,包成一团,用最薄的一面,贴在肚脐上,用医用胶布固定。
每天换一次药,取下后清洁脐部,保持局部皮肤干燥。
小贴士
1、不要“抠”肚脐。一些人喜欢抠肚脐,这样可能会引发感染。
2、避免肚脐受凉。肚脐皮肤较薄,屏障功能较差。经常穿低腰裤、露脐装容易因受凉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大家都爱看
点击下方文字即可阅读
养生先养脚,冬季每天这么泡脚,驱寒保暖,又助眠!(内附两种泡法)
酒后不能喝浓茶?这些错误醒酒方式你要知道!
梳手十分钟,预防脑中风!每天这样梳,赶走疾病,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