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主编申大勇交流养鸡技术
第一章丨进雏前的的准备
1物理消毒清除鸡舍的粪便、扫净,晾晒通风15天以上,洗净网架及饲养器具。
2化学消毒①首先要洗净网架及棚舍的各个角落。之后使用消毒液和2%的火碱进行全面的消毒。
②在地面还处于湿润的时候撒上白灰,因为在此时撒上白灰可以迅速吸收地面水分使地面干燥,另外石灰在地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表皮,这层表皮可以起到与地面隔离的作用。
③高锰酸钾+甲醛熏蒸效果比较理想,一套可熏蒸m3。或者使用烟雾弹的消毒剂进行熏蒸效果也比较理想。在熏蒸的时候温度在20℃以上,湿度在80%以上熏蒸效果最理想。
3检查饲养用具,洗净消毒做好进雏前的准备。
第二章丨选择优质雏鸡
要求:羽毛清洁、有光泽、干燥,鸡群整齐度好一般体重应在34克以上、雏鸡要活泼、叫声响亮清脆、眼大有神,脐部没有血痕、愈合良好、羽毛覆盖完整,泄殖腔周围干净,喙、眼、腿、爪无畸形。将整个雏鸡握在手中,有弹性和较强的挣扎力,一周以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在0.5%以内。
第三章丨蛋鸡饲养管理
1育雏期(1-42日龄)的饲养管理1-42日龄为商品蛋鸡的育雏期,雏鸡出壳消化机能不健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靠两个来源:
一是靠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蛋白的饲料;
二靠雏鸡本身腹中未完全吸收的卵黄提供营养物质。育雏期是雏鸡的各个系统发育的时期,雏鸡各组织器官从功能的不健全或不具备逐渐发育,雏鸡对外界的各种应激因素抗逆性很差,主要依靠母源抗体的保护免受病害,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病理现象甚至死亡。
因此,要注意控制好育雏鸡舍的温度、湿度及通风换气工作,适时给雏鸡加水加料,并给予充足的光照,让雏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现在人们倾向于饲养轻型鸡,但由于本身遗传育种要求片面,导致轻型鸡体重不易达标,胆小易惊群,易产生啄癖。所以应在1周龄前适当提高日粮质量,增加饲料中蛋白含量及多种维生素的水平;注意预防球虫病及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应注意的是此期如果鸡群患了传染性支气管炎,将来假母鸡的比例会明显增多,因此要做好各型传支多价疫苗的接种,当然其他疾病的早期合理免疫接种也很重要。总之,6周龄以前是整批鸡盈利与否的关键。
1、雏鸡到达前7天的工作日程2、育雏1-7日龄的饲养管理3、雏鸡8-14日龄的饲养管理1、育雏舍温度降到32℃;
2、光照控制到21小时;
3、观察鸡群,注意是否有血样粪便;
4、扩群,将围栏扩大三分之一,增加活动面积。
4、雏鸡15-21日龄的饲养管理1、育雏舍温度降到30℃;
2、继续加强对鸡白痢、球虫病的防治;
3、观察鸡群注意法氏囊病前期的表现,如果鸡突然大批伏卧在网架上,不吃不喝,啄肛现象严重,应首先考虑是否发生法氏囊病;
4、鸡群消毒,每周2次以上;
5、光照控制在20小时;
6、将围栏再扩大三分之一,增加活动面积。
5、雏鸡22-28日龄的饲养管理1、育雏舍的温度保持在28℃;
2、坚持带鸡消毒,每周1-2次;
3、扩大围栏一倍的面积,更换料筒、中型饮水器;
4、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发生呼吸道疾病和腹水等症。
6、雏鸡29-42日龄的饲养管理1、育雏舍的温度降到25℃。遇到恶劣天气适当提高舍温1-2℃,并在饮水中加入乳白金防止应激;
2、光照控制在18小时小时以内或自然光照;
3、称体重,对照品种标准。如普遍超标,应提前更换饲料。如普遍低于标准,应继续使用雏鸡饲料,饲料里加入速肥产品。当体重达到标准时,就更换饲料。
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是指42日龄到日龄的青年鸡。此阶段只要任务是提高成活率、提高均匀度、为产蛋鸡打基础。要求一月一测体重,如果大群鸡体重达不到标准,要改变饲料配方,增加饲料里蛋白质的含量。如少数鸡体重与标准差的太多,可分出来喂养雏鸡料,以保证按期开产。
1、6-8周龄雏鸡的器官功能(除性器官外)日趋正常,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并具备了较高的抗病能力,可以说能独立生存了。这一阶段是系统成熟及适应期,也是骨骼逐渐发育的开始,在保证饲料营养全价平衡的同时,给予适当的饲喂量,促使其日耗料达到标准。注意调整鸡群均匀度,到8周龄末鸡群胫长达标相当重要,因为这影响到该品种能否发育到应具备的体型,显然个子极矮的小僵鸡毫无饲养价值的。与此同时,要及时淘汰鸡群中的小公鸡,避免浪费饲料。此期间要尽量做好传染性喉气管炎及流感的首次免疫。
2、9-12周龄这是育成期,青年鸡活泼喜食,体格坚实,对饲料营养要求相对较低。正因为如此,养殖户往往忽视了对育成期的管理,认为育成鸡管理粗放,管好管坏一个样,管与不管一个样。其实不然,育成鸡是鸡体骨骼及肌肉发育的重要时期,是吊架子的时间。
降低日粮水平是为了增加其采食量,并提高其耐粗饲能力和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无论处于任何季节的育成鸡都要设法使其日粮耗量超过标准5%以上。由于本期为粗饲期,相对容易患一些环境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肠炎如细菌毒素中毒,以及曲霉菌病、寄生虫病等。要做好定期预防投药及日常消毒工作,并及时投喂抗蠕虫药物。后期要着手疏散鸡群密度并固定笼只数和笼位,对于平养蛋鸡要开始设置产蛋箱。
3、13-18周龄这是后备期也就是产蛋前的鸡,这时候鸡体的生殖系统包括输卵管、卵巢及性腺进入快速发育期。鸡冠开始长大,脸颊红润,羽毛光滑油亮,羽翼丰满,肢体挺阔。从这时的鸡群已经基本上可以预见到今后的生产性能,鸡群发育一致,均匀度(体态均匀度、性成熟均匀度、免疫均匀度等)大于80%,预示优良。
对于体重偏小或严重超标以及性发育不一致的个别鸡只要尽早发现并分开饲养以期合格。如有必要,应进行修喙,以防浪费饲料及啄癖发生。期末鸡只日食量要接近克,体重达到开产体重或略超标,并注意调整日粮使蛋白含量达到16%,钙、磷含量提高,逐渐增加贝壳粉用量。为防止鸡只开产前腹泻,可降低料中粗纤维及石粉含量,或改用成品预产料。
期间光照控制要合理,不可延长光照时间或增大光照强度,时间也不应低于14小时,此为刺激母鸡性发育的光照值。此时已经有个别鸡只产蛋,因此应该把防疫工作在此前做完、做好。同时有必要对鸡群进行产前预防投药和驱虫,以缓解鸡体应激。
4、19-24周龄产蛋初期即见效期,也就是说花了十几元成本育鸡终于收到效益了。由于良好的前期管理,鸡群产蛋率平稳上升(阶梯式上升),一般由见蛋到开产(50%产蛋率)需20天左右的时间,再经3周左右就达到高峰了。这一阶段要随时注意产蛋率的变化,加强饲养管理及日常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在产蛋率上升直至16小时恒定光照,光强5-10勒克斯。
最近两年由于受烈性传染病影响,往往到高峰期鸡群产蛋率徘徊上升或突然下降,值得白癜风是什么样症状的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