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台湾大学兽医学院针对台北市医院进行的一项调查,年度猫咪致死疾病十大排行榜沉重揭晓。将猫咪视若宝贝的你会发现,猫咪前三名的死因分别是肾衰竭、传染病和多重器官衰竭。
▲调查结果显示:幼猫死于传染病比例高,而成猫患肾衰竭死亡的风险高。
台北市政府动物保护处与台大兽医学院公布年台北市犬猫十大死因的调查结果,家猫部分,位居十大死因之首为肾衰竭,占总死亡数的比例约25.6%,其次为传染病(13.8%)、多重器官衰竭(12.8%),其他依序为癌症、心血管病、消化系统、创伤和呼吸系统等。
台湾大学兽医学院院长表示,猫龄<1岁者,因感染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猫细小病毒(又称FPV引起的猫瘟)等传染病死亡的比例约占总死亡数的49%,也就是说1岁前有接近一半的猫咪死亡是因为传染病,成为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但随着年岁增长,发生肾衰竭的风险变高,调查发现猫在4—8岁因患肾衰竭死亡的比例占到了这个年龄段总死亡数的26.1%,高于平均值,而>8岁以后,在这个年龄段死亡案例中有28.6%猫咪是因为患有肾衰竭。
兽医提示猫咪是肉食性动物,蛋白质摄取量高,需多喝水帮助肾脏进行代谢,建议宠主经常更换新鲜饮水或采用流动式饮水机等方式,仿照溪流的流动活水,刺激天性好奇的猫咪透过玩耍来提高喝水的欲望,从6至7岁起对猫咪每年定期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肾病前期可通过饮食控制,以降低对药物的依赖和肾功能的危害。
幼猫感染传染病,多源自母体垂直感染,容易因病毒潜伏期长而不易被察觉,建议幼猫出生后遵照兽医建议,完整注射猫三联和狂犬疫苗,在此期间减少和其他猫咪的近距离接触,以免感染上述传染病。
爱猫一族的我们,行动起来吧,让喵星人远离疾病困扰更好地陪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