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为何肉鸡气囊炎病难以防控

时间:2017-6-23 19:07:34 来源:腹膜炎

  肉鸡气囊炎在、黄鸡中相对发病较轻或容易治疗,但白羽肉鸡发病较重且难以治疗,为了有效控制白羽肉鸡“气囊炎”病,各兽药企业相继研发生产专用药物。但是,有多少厂家生产的药物有效?又有多少个兽医能真正有效控制该病?只要大家经常到肉鸡养殖市场走走不难发现,基本上全国有效产品不上十个,但是这十个产品中治愈率在70%以上几乎没有。根据笔者在市场调研时了解得到信息,一部分有效的“气囊炎”专用产品都是大包装或组合药或一件套的产品;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该病都认识到不是一个致病因子引起的,是多种致病因子混合感染或影响引起的综合征——“气囊炎”病。那么,为什么多种成分或方向的专用制剂也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呢?这是今天笔者要谈的话题。

  一、引起白羽肉鸡“气囊炎”病的因素

  (一)环境

  肉鸡养殖过程中,鸡舍空气很难得到恰当的调整,使环境处于最佳状态。尤其是有害气体存在过多对呼吸的系统上皮黏膜免疫屏障破坏后,致病因子如支原体、大肠杆菌、鼻气管炎鸟杆菌,新城疫、流感病毒等都会肆无忌惮的侵入机体,使鸡只发病。

  1.禽舍中CO2除部分由污物分解产生外,主要来源于家禽的呼吸。鸡安静时的排出的CO2也高出其它动物1倍以上。如只蛋鸡每小时呼出COL,在通风不良的禽舍内CO2浓度特别高。CO2浓度高,空气pH下降,在酸性环境中呼吸道黏膜纤毛分泌粘液功能降低,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力,抗感染力下降。

  2.禽舍中的NH3多数由粪便、垫草、饲料等含氮有机物分解而来。NH3能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炎症,严重者引起肺出血、水肿。NH3浓度过高,空气pH上升。在高pH条件下,呼吸道黏膜纤毛—黏液功能降低。鸡舍中NH3的安全浓度是﹤15ppm。达到20ppm时,鸡气管中支原体的含量是正常的10倍。

  3.在禽舍中H2S主要由含硫有机物分解而来。当消化不良时,消化道可产生大量H2S,破损蛋能使禽舍H2S含量显著增加。当H2S接触到呼吸道黏膜上的水分时很快溶解,并与粘液中的钠离子结合为NaS2,对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引起鼻、气管、支气管和眼结膜炎症,影响黏膜纤毛——粘液功能。空气中有害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除影响黏膜纤毛——粘液功能外,还能降低黏膜上皮相关淋巴组织的免疫应答力,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力降低,机体抗病力下降,导致发生呼吸道感染。

  4.鸡舍湿度过小,会引起鸡舍尘埃飞扬,尘埃上携带有大量的病原菌,更加快了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感染;引发或加快疾病的病情、发生。湿度必须有所把握,尤其是在治疗“气囊炎”病时,应该经常用高空喷雾来净化空气,有利于病情的控制或疾病的发生。湿度过大,引起鸡舍内灰尘霉变引起霉菌病,损害气管黏膜。

  (二)病原微生物

  1.支原体、大肠杆菌的并发感染:“气囊炎”病例占90%

  在发生“气囊炎”的鸡群中,很难找到不感染支原体、大肠杆菌的病例,甚至说是同时混合感染的,这个问题也已经得到广大同行的认可、认知,但是,有部分兽医看到“包心、包肝、气囊炎”认为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是大肠杆菌的专利病变。一般,肉鸡环境较差,空气中有害气体经常存在,那么支原体、大肠杆菌经常存在于鼻黏膜、气管黏膜、眼结膜。如果,点眼滴鼻接种冻干疫苗,疫苗对亚健康的局部黏膜进行刺激,加快了局部炎性和排异反应;这时候,支原体、大肠杆菌首先侵入黏膜血管内引起真正的感染。

  支原体感染早于大肠杆菌12~24小时,大肠杆菌再才进入血液。一方面大肠杆菌要远远大于支原体的个体;一方面,支原体在黏膜上存在的数量远多于大肠杆菌。

  2.流感病毒感染:气囊炎病例中占80%

  近年来一般多见H9亚型流感,一般使用药物都可以有效控制;但是,根据部分大专院校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年末至年3月流行一种H5亚型温和型流感,不属于高致病。给蛋鸡带来的是现象是治疗难度增加,疗程变长了,危害加大了。给肉鸡带来的现象是所有的呼吸道病都控制不住了,用什么药物都没有效果,用了对症成份足的药物制剂感觉有效,否则用3~4天没有感觉,从而造成养殖户、行业人大为困惑,而且更多的是表现在“气囊炎”病例中。

  这一切都归于肉鸡都很少接种流感疫苗,或根本不接着H5疫苗!那为什么肉鸡“气囊炎”大部分都有流感病毒存在?可以这样解释,环境普遍变差,支原体、大肠杆菌普遍存在,使几乎大多数肉鸡鸡群的呼吸道黏膜都是亚健康状态(局部免疫屏障破烂不堪,经不起流感病毒的骚扰)。目前,根据市场调研,流感流行季节80%“气囊炎”病例中有流感病毒存在;但是,这些病例中90%都是并发有支原体、大肠杆菌,20%~30%并发有结核病。

  3.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气囊炎”病例中占20%~30%

  随着养鸡量加大,鸡群密集分布,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且明显传播成为现实。尤其是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以黑龙江哈尔附近最为严重,其次是江苏徐州、山东临沂、胶州等养殖密集地区,最为常见。“气囊炎”病例中有20-30%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为主因,支原体、大肠杆菌为次因。

  一般多见在肺脏内有不规则的结节,这是区别于大肠杆菌、支原体引起纤维素性肺炎一个主要点。纤维素性肺炎,肺三级支气管内是圆柱形黄色条状类结节,但是,结核病不是,而是不规则的结节。

  4.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普遍存在:不是主要因素,但是影响治疗效果

  众所周知,2~3年来家禽养殖业受该因素影响带来的损伤极大。但是,根据这两年的规律看,霉菌菌株多是混合感染或污染饲料,产生的毒素也是多样化,对机体的损伤也复杂化;但是,除了黄曲霉毒素中毒引起明显死亡外,其它黑曲霉、烟曲霉、土曲霉等引起的多不出现死亡。黄曲霉毒素引起肺脏的结节变化,导致鸡群死亡率明显;其它霉菌及毒素不引起肺脏结节变化,引起的是肌胃角质层溃烂、腺胃肿大、肠黏膜脱落、采食量下降、过料、消瘦、免疫器官及外周器官萎缩等;最明显的就是生长极为缓慢,有人误认为是网状内皮增生病,其实不然。

  这个因素的普遍存在一般是因为玉米销售快货源缺乏,引起旺销导致保存不当引起霉变。另一个,则是鸡舍湿度不均匀,出现灰尘霉变现象,然后刺激或进入气管引起霉菌污染。它也是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的一个关键性,我们不得不能引起重视。

  这两年白羽肉鸡“气囊炎”病例中60%普遍存在这个致病因素。但是,这个因素不是直接引起纤维素性腹膜炎(包心、包肝、气囊炎)的主要因素(通过-年每年7~8月严重的霉菌病流行时期病变,不出现这个病变)。治疗气囊炎病例,根据病变程度可以酌情掌握是否添加抑杀霉菌药物。

  二、气囊炎病变(纤维素性炎症)

  (一)血管通透性增高

  “三炎”纤维素样病变是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的表现。能够发生纤维素性炎症的部位一般多见于浆膜上,尤其是肝被膜、心包膜、肺浆膜、腹膜、气囊膜。纤维素性炎症属于急性炎症一种,鉴于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两种主要成分,即白细胞和抗体均靠血液运输,因而在急性炎症中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白细胞渗出这三种改变十分明显。结果造成富含蛋白质的渗出液、纤维蛋白及白细胞在损伤部位的血管外间隙积聚。(这是急性炎症病理组织学的主要特征)

  (二)生成纤维素样病变

  纤维素性炎,是以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为特征的渗出性炎症。纤维素的大量渗出,提示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损伤较重,通透性明显升高,大量纤维蛋白原渗出到血管外,在坏死组织释出的组织因子作用下,转化为纤维素,故有纤维素性炎之称。

  (三)纤维素性炎症的转归

  纤维素性炎症,多是由某些细菌毒素或多种内源性、外源性毒素所引起。常发生于黏膜(咽、喉、气管、肠)、浆膜(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和肺。发生于喉者多见家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引起喉部出现伪膜,易剥离。当纤维素性炎发生于浆膜(肝脏被膜、肺脏浆膜)和肺时,少量纤维素渗出,渗出的纤维素可被渗出物中的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蛋白酶溶解、可溶解吸收;多量纤维素渗出则容易发生机化,甚至浆膜腔闭塞,引起器官功能障碍。如纤维素性心包炎,由于心脏的博动,心包的脏壁两层相互摩擦,使渗出在心包腔内的纤维素在心包膜表面呈绒毛状,称为绒毛心如肺脏内出现条状纤维素样物质(三级肺气管内-毛细血管)如图。纤维素性气囊炎病变就显现出来。

  所以,治疗气囊炎药物内如果添加纤维蛋白酶,也有可能加速病情控制与恢复。

  三、如何应对白羽肉鸡气囊炎病

  (一)要搞好鸡舍空气

  搞好鸡群空气,是养养殖场和一线兽医必须要认识到的,只有这样我们的白羽肉鸡饲养才有希望,才会创造出应有的价值。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这项工作是防止支原体、大肠杆菌感染最基本的措施和要求。同时也对黏膜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起到了强有力的保证;黏膜完整了,也就避免了接种疫苗引起的黏膜炎诱发支原体病发生,有效减少了肉鸡直接发病因素的影响。因为接种疫苗是引起鸡群呼吸道病最直接因素与诱因;往往先出现的是支原体病变,然后用药物不能控制,或效果不理想;继而感染病性,即时性疾病,使鸡群呼吸道病一旦发生无法收拾的结局。

  (二)肉鸡接种流感疫苗

  1.根据季节不同适当选择接种的疫苗,很多肉鸡养殖区目前还不使用流感疫苗,有的地区只使用新城疫和H9流感。建议:春秋季节使用H9、H5流感疫苗,秋夏季节使用新城疫和H9流感疫苗;选择7日龄同其它冻干疫苗同时接种,剂量不建议加大(0.25ml\只)。

2.在30日龄后使用2个疗程抗流感专用高效药物,一个疗程为3天;绝对不能认为后期体重大饮水多成本高,不去使用或预防,这样风险反而更多更大。   

  建议:治疗冬春季节气囊炎,应该添加抗流感药物同时使用。

  (三)做好大肠杆菌、支原体的防控   接种冻干疫苗前后抗支原体药物、抗菌药用4天(前2天、第三天同时接种、第四天),抗菌药物对疫苗的干扰远远小于接种引起的应激(呼吸道病)。

  雏鸡7日龄前要求在2~6日龄用抗菌药物,清除体内垂直携带的细菌不用适应低廉的所谓开口药之类,这类药物含的抗菌成分效价是不可信的。同时加病毒口服液之类最好,清除垂直携带的免疫抑制性病毒(如:肿瘤病毒等)。

  10~40日龄需要使用抗支原体、抗菌的有效药物3个疗程,一个疗程不低于3~4天。至于如何使用其它药物搭配、接种疫苗前、间的预防,可以根据情况酌情调整。

  (四)注意结核分枝杆菌病预防

  定期用利福平或其他抗菌药物一个疗程,对发生气囊炎病例不管有没有本病并发都要使用,因为大多数养户和兽医是缺乏鉴别能力的。目前该病已经成为家禽常见病之一。

  (五)重视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的预防

定期使用类似速治药物饮水一个疗程,进行治疗预防;目前这个病在临床上逐渐增多,预计6~9月份会一个月比一个月严重、广泛、难治。   

在发生气囊炎病例中,特异性病变不典型的鸡群,第一个疗程可以不添加使用,否则,方案成本过高不利于养户理解、承受。

-----------------

第五期畜牧行业







































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好
北京根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bzzs/641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