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管出口处/隧道感染通常分为急性出口处感染、慢性出口处感染、疑似出口处感染及隧道感染等。
急性出口处感染的特点有:
①疼痛;
②周围组织硬结;
③红肿直径≥13mm;
④有液体流出;
⑤出口处周围和/或窦内有肉芽组织增生;
⑥出口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
⑦炎症持续时间<4周。以上七项中,最后一项为必要条件,凡符合三项以上者可做出诊断。
急性出口处感染的治疗方法
methods固定并保护导管,硬痂壳用双氧水去除,用皂液擦拭出口处周围皮肤,每天更换敷料1~2次;对极度生长的肉芽组织用硝酸银烧灼,但应避免触及上皮,并由医师或护士实施治疗;G+菌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应根据药敏结果来调整;如果病情无好转,必须换用抗生素;
疗效判定
efficacy通常连续治疗7天后达到以下标准的为有效;窦内无肉芽组织,可见脆弱无角化上皮;流出液粘稠或窦内潮湿;痂皮仅两天才形成或仅在敷料上看到少许痂皮;疼痛、周围组织硬结及红肿消失;出口处细菌培养转阴。
慢性出口处感染的典型特征
characteristic有液体流出;出口处周围和/或窦内有丰富的肉芽组织生长,且炎症持续时间>4周;但无疼痛、周围组织硬结和红肿;出口处细菌培养阳性或阴性。
处理意见
opinion治疗方法与急性感染相似,但对肉芽组织通常每周烧灼1~2次即可。因菌群种类或抗生素的敏感性在治疗过程中常发生变化,所以抗生素的选择必须因此而变换。
疑似出口处感染的特征
characteristic窦内仅有液体流出和出口处周围和/或窦内有细小的肉芽组织生长,且流出粘液;每天有痂皮形成。处理意见:出口处感染很可能发生明确的炎症,5~7天的全身抗生素治疗可以阻止急性感染的发生;出口处的局部处理同急性出口处感染。
隧道感染可单独发生或出口处感染并存
characteristic前者多由于置管术时无菌操作不严格引起,后者常见于未经治疗的出口处急、慢性感染向内入侵所致。症状:早期症状较隐蔽,可仅有地热、隧道周围组织硬结、疼痛;脓肿形成后,患处可有红、肿、热、痛、触之有波动感,可伴高热、全身中毒症状;当炎症向内或向外扩展时,可引发腹膜炎或出口处溢脓,出口处及腹腔流出液细菌培养均为阳性,且应为同一菌种。
治疗
treatment已经确诊即应拔管,局部外科引流及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复发性难治性感染的处理
dispose反复再发性出口处急、慢性感染若因cuff外露或滑脱导致、应及早拔除导管,重置新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