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大熊猫“成就”生病了!
3月4日晚上,杭州动物园紧急通报,说大熊猫“成就”猫体不适,医院做了个手术,手术蛮顺利,现在是很关键的术后休养阶段,所以这段时间“成就”闭门不见客,谢绝参观。
“成就”,出生于年7月18日,和弟弟“双好”是杭州动物园熊猫馆第五任“馆主”,兄弟俩在年9月,离开成都老家,来到了杭州动物园。
“成就”,出生时体重克,从小毛色就灰灰的,外号“小灰灰”,随着慢慢长大,毛色才变得黑白分明,去年称体重时有公斤。
发现它生病,是在2月24日下午。保育员发现“成就”的饭量不如往日,还有倦卧的情况出现。
工作人员立即检查,并联系“成就”的老家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初步讨论是大熊猫的排粘反应(排粘,顾名思义就是排出粘液,是由食物引起的最具特点的生理现象)。给出的第一个对策,是密切观察,所有细节都不能漏过,而且随时通报,随时沟通。
到了2月25日早上,“成就”拉了便便,然而是胶冻样的粘液便。拉完以后,仍没有食欲,而且精神状态看着更差了。
再联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协商后,按消化道功能紊乱进行对症治疗(在大熊猫日常饲养中,个别大熊猫因为排粘反应比较强烈,也会出现因为排粘液两三天都不吃不喝的现象)。
杭州动物园立即成立医疗小组,并且24小时值班,安排专人详细记录“成就”的行为表现和吃食、排便情况。
2月26日晚上,“成就”再次排出胶冻样粘液便,但仍然拒绝吃竹子。杭州动物园立即向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通报情况,并邀请专家来杭州动物园,共同诊断、治疗。
2月27日上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派了第一批专家到达杭州,随即召开会议研究诊疗方案。
从2月27日开始到3月1日,每天早上8:30,治疗团队都会召开诊疗分析会,分析“成就”前一天的治疗情况,并布置当天的诊疗方案。
期间,杭州动物园还邀医院专家、上海野生动物园专家对“成就”开展了B超、X光等检查,结合生化检测,初步诊断为“消化道通畅不够”。
但是,通过3天的针对性治疗,“成就”的病情仍没有实质性好转。
3月2日早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第二批专家,也赶到了杭州。在诊疗分析会后,根据“成就”的行为表现、前期检查结果,和治疗后的动物反应情况,基本判定为“上消化道梗阻”。
当天下午,“成就”转入了浙医院,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胃扩张伴胃大量积食潴留。
既然确诊,该怎么治疗?
医院、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杭州动物园三方商讨后,一起决定,给“成就”做手术,采取胃切开术。
手术从3月2日下午5点开始,历时4小时后,顺利完成!手术结束后,“成就”马上送回了杭州动物园,进行术后专门治疗与护理。
然而,后续的康复治疗还是步步惊心。
“术后的48小时里,出现3次非常严重的胃液返流,尽管都被成功化解,但生命危险警报仍未被解除。接下来的时间里,是否还会出现胃切口缝合瘘以及其它术后并发症都还很难判断。”专家告诉记者。
“成就”的术后康复要面对三大可能风险:麻醉清醒后,随时可能撕开腹部缝合线的可能;胃切开术可能面临缝合瘘,导致胃内液体漏入腹腔引发腹膜炎;以及急性胃扩张后的胃麻痹,随时可能出现胃液返流,导致吸入性肺炎引发呼吸窒息。
“无论哪一种可能的出现,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动物的死亡。”并且,大熊猫的急性胃扩张伴胃内大量积食潴留,在圈养大熊猫历史上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对于该病的诊疗尚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联合医疗护理团队依然24小时昼夜不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