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主管护师考试知识点难点

时间:2021-7-8 11:49:41 来源:腹膜炎

  [临床护理中常见的缓解或解除疼痛方法]

  (1)药物止痛:是解除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镇痛药物种类很多,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

  1)在诊断未明确前不得随意使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延误病情。

  2)对慢性疼痛病人,应掌握疼痛发作的规律性,尽量在疼痛发作前给药,使之疼痛容易控制。

  3)病人的护理活动应安排在药物显效时限内,使病人容易接受。

  4)疼痛缓解或停止应及时停药,防止药物的副作用及产生耐药性。

  5)对癌症病人疼痛的药物治疗,临床普遍推行WHO建议的三阶梯止痛疗法。其原则是:根据药效的强弱按阶梯顺序使用;使用口服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个体化。

  其方法是:①第一阶段:适用于轻度疼痛病人。可选用非阿片类、解热镇痛类、抗炎类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②第二阶段:适用于中度疼痛病人。使用非阿片类药物止痛无效时,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氨酚待因、曲马朵等。③第三阶段:适用于重度疼痛和剧烈性癌痛病人。可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美沙酮等。

  (2)物理止痛:如冷、热疗法,理疗、推拿、按摩等。

  (3)针灸止痛。

  [腹部触诊主要检查]

  1.腹壁紧张度:

  正常人腹壁柔软,无抵抗。当腹内有炎症时,腹肌可因反射性痉挛而使腹壁变硬,有抵抗感,称腹肌紧张。急性胃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全腹肌肉紧张显著,硬如木板,称“板状腹”。结核性腹膜炎由于慢性炎症,腹膜增厚,触诊腹壁有柔韧感,似揉面团的感觉,称“揉面感”。

  2.压痛及反跳痛:

  腹部触诊有压痛后,如触诊的手指在原处继续加压稍停片刻,然后突然将手指迅速抬起,此时病人腹痛明显加重,称为反跳痛。反跳痛是壁腹膜已有炎症累及的征象。

  3.腹部包块:

  腹部触及肿块时,应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态、硬度,有无压痛与搏动,能否移动,以及与周围器官和腹壁的关系等。

  4.肝脏触诊:

  触诊肝脏时,嘱病人平静地进行腹式呼吸。正常成人的肝脏一般触不到,腹壁松弛的病人,当深吸气时在肋下缘可触及肝下缘,但在1cm以内;在剑突下可触及肝下缘,多在3cm以内;其质地柔软,表面光滑,边缘规则,无压痛,无搏动。

  5.脾脏触诊:

  正常脾脏不能触及。脾脏肿大的程度分为轻度肿大(深吸气时,脾下缘在左侧肋下不超过3cm)、中度肿大(脾下缘在肋缘下3cm至脐水平线)和高度肿大(脾下缘超过脐水平线下)。

  6.膀胱触诊:

  对判断有无尿液和尿潴留有较重要的意义。检查时,护士右手自病人的脐部开始向耻骨方向触诊,触到肿物要注意鉴别是否为胀大的膀胱。胀大的膀胱触诊有囊性感,按压膀胱时有尿意,排空膀胱后,肿物缩小或消失。

  [腹部视诊的主要内容]

  1.腹部外形。

  2.腹壁静脉曲张:

  正常人的腹壁静脉一般看不清楚。当门静脉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时,腹壁静脉可显而易见,甚至曲张。

  如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则脐上、脐下的腹壁静脉的血流方向均向下;如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则均向上。

  3.胃肠蠕动波和肠型:

  正常人看不到胃肠蠕动波和肠型。如有肠梗阻时,在腹壁可看到肠蠕动波和肠型。

  [新生儿光疗操作中注意事项]

  ①患儿入箱前必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剂和油类。

  ②光疗时随时观察患儿眼罩,会阴遮盖物有无脱落,注意皮肤有无破损。

  ③患儿光疗时,如体温高于37.8℃或者低于35℃,应暂时停止光疗。

  ④光疗过程中患儿出现烦躁,嗜睡,高热,皮疹,呕吐,拒奶,腹泻及脱水等症状时,及时与医师联系,妥善处理。

  ⑤光疗超过24小时会造成体内核黄素缺乏,一般光疗同时或光疗后应补充核黄素,以防止继发的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降低导致的溶血。

  ⑥保持灯管和反射板的清洁,每日擦拭,防止灰尘影响关照强度。

  ⑦灯管与患儿的距离需遵照设备说明书调节,使用时间到设备规定时间也必须更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bzzs/1169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