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翻译者:刘露甘肃中医药大学肿瘤学硕士生
研究生导师:医院肿瘤外科
病例详情
患者,男,62岁,主因腹胀、腹痛伴体重增加就诊。既往无疾病史。
查体:腹部膨隆,全腹压痛,液波震颤,叩诊浊音,肠鸣音减弱。
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19.4*/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3.3*/L,C反应蛋白0.70mg/dl,癌胚抗原3ng/mL,碳水化合物U/mL,血清IgEIU/mL。
①腹部CT示:腹腔大量腹水(图1a)。
②腹水细胞学检查显示:腹水中有核细胞总数为11.4*/L,嗜酸性粒细胞占69%,未见无恶性肿瘤;
③行上、下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病理活检报:降结肠溃疡型、低分化腺癌(图2a)。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活检显示两者每高倍镜视野(HPF)下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显著差异(中位嗜酸粒细胞计数分别为77.5/HPFvs.40.5/HPF,P<0.05)(图4a,4c)。
④行腹腔镜探查:腹腔见大量浑浊、褐色腹水,伴肠系膜、大网膜充血增厚,无肿大淋巴结(图2c);肠系膜病理检查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中位嗜酸粒细胞计数为.5/HPF),未见恶性肿瘤细胞(图4e)。
基于以上证据,怀疑嗜酸性腹膜炎引起的大量腹水可能与结肠癌有关。予以全身性类固醇治疗(泼尼松龙60mg/天,1mg/kg/天),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图3)及体重立即下降,每两周下调一次泼尼松龙用量。用药1.5个月后,腹水逐渐消失(图1b)。用药6周后,腹腔镜探查见腹水消失(图2d),肠系膜和大网膜炎症缓解(图4b,4d,4f)。遂行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区域淋巴结清扫(D3)(图2b),术程顺利。术后病理回报:左半结肠小管腺癌,中分化,pT3(SS),int,ly1,v1,PN1,EX0,pN0,sM0,pStageIIA。术后予以6个月氟尿嘧啶替+亚叶酸钙方案化疗以及4个月泼尼松龙逐渐减量治疗。一年后随访,无腹水。
图1:a:泼尼松龙使用前腹水;b:泼尼松龙使用后1.5个月腹水
图2a结肠镜下降结肠溃疡型腺癌;b根治性手术左半结肠癌标本;c泼尼松龙治疗之前腹水;d泼尼松龙治疗之后腹水
横轴表示使用泼尼松龙时间;Lap-Ex:行腹腔镜检查;Lap-LHC: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PSL:泼尼松龙;WBC:白细胞计数(/L);Eosino:嗜酸性粒细胞计数(/L);BW:体重(kg)
图4a、b:苏木精染色;c、d:x40倍镜下;e、f:x10倍镜下
a、c、e:泼尼松龙使用之前癌组织(C-pre)、癌旁组织(NC-pre)、肠系膜(MS-pre)中嗜酸性粒细胞染色
b、d、f:泼尼松龙使用之后癌组织(C-post)、癌旁组织(NC-post)、肠系膜MS-post)中嗜酸性粒细胞染色
病例报告者简介
点评专家简介
达明绪
肝胆胰外科博士后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甘肃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甘肃省老年医学学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甘肃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甘肃老年医学会肝胆胰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
医院肿瘤外科主任
兰州大学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达明绪,男,四川大学外科博士,中山大学肝胆胰外科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甘肃省卫生领军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WorldJournalofGastrointestinalOncology(WJGO)杂志编委,WorldJournalofCriticalCareMedicine(WJCCM)杂志编委,JournalofTumor杂志编委。AnnalsofSurgicalOncology等多家国际SCI杂志审稿人。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收录25篇。参编著作7部。
从事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8年。对胃肠胰腺、结直肠、肝胆肿瘤,以及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擅长腹腔镜胃癌及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以及胃癌扩大根治及联合脏器切除术、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ISR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叶切除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等;对肠瘘及肠内外营养支持有丰富的经验。
END
原创内容,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如需转载其它平台,请联系授权
编辑团队
总编:达明绪
主编:彭灵智刘天祥邱志胜杨丽平姚继彬张永斌李耀岐
策划/审核:彭灵智杨健马宏祝成楼马焌峰杨忠高建平邵子玮
投稿邮箱:xhdzlblf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