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野生撸猫合集(1)
备注:下文中「」部分均为书中引用内容。
插图均来自考古或出街找咖啡店时拍摄到的猫咪们。
Wishthemahappylife!
「我们感谢所有热爱动物的人满腔的热忱。很多时候,是他们为那些在人类行动的过程中无法发声的个体代言,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衷心希望,所有关心动物的人们可以团结一心,为所有物种之间的平衡开拓一条道路。」
《流浪猫战争:萌宠杀手的生态影响》
作者:[美]彼得·P.马拉[美]克里斯·桑泰拉
页数:译者:周玮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10
阅读用时:5-6小时
内容梗概
「这个纪录一直保持到今天。史蒂文斯岛鹪鹩在近一年内灭绝,尤为讽刺的是,几乎就在同一时间,这个新鸟种刚刚为世人所知。一首独一无二的歌曲,一种从未记录过的失传的语言,如今永远沉寂了。唯一遗留下来的是那15号标本,它们保存在世界各地9个不同的博物馆中。莱尔发现这种鸟后不久,他制作的标本以相当于如今市价美元到美元的价格被人买进出售和交易。而这些猫继续繁衍,史蒂文斯岛上的鸟类命运已经无可置疑。据报道,年一位新灯塔守护员在10个月内射杀了多只野化家猫,试图以这种手段让小岛回归有猫以前的状态。直到年,花了26年时间,史蒂文斯岛终于摆脱了猫。」
这是全书的第一章,讲述了史蒂文斯岛因为猫的“入侵”而造成了某种鸟类灭绝的故事,引出全书的中心话题:猫在野外是一个机会型“杀手”。
后面的章节中通过大量的真实研究和数据展示了猫对生态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在公共卫生、传染病等相关方面都也做了相关的阐述,旨在引出如何解决流浪猫的问题。
我喜欢猫,投喂过室外猫,但是我拒绝
「有时你付出同情的时候,自己也受到折磨。」
我也喂养过流浪猫。但是也是因为这次经历,让我选择再也不投喂流浪猫,还是那句话:责任过于重大。我无法保证我能天天投喂,但是投喂惯的猫有很强的依赖性。我投喂的猫因为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变得很懒,依赖性很强,还怀孕了。怀孕期间因为这样的懒散运动少和吃的过多,导致胎位不正、胎儿过大、子宫脂肪过剩→难产。难产会致命,虽然带她去做了剖腹产,做了绝育,但是我并没有要饲养她,但是我又无法对她的以后负责。比起看她流浪,无法对她负责更加让我觉得有压力。
所谓“猫的报恩”
「在一篇刊载于《全球变化生物学》期刊的文章中,菲利克斯·梅迪纳及合著者回顾了在全球将近个不同岛屿上进行的猫对濒危隔离种脊椎动物的影响研究。结论是猫导致种爬行动物、鸟类以及哺乳动物的数量和地理分布减少,或是灭绝。爬行动物中有25种鬣鳞蜥、蜥蜴、龟和蛇;鸟类总计有种,包括鸣禽、鹦鹉、海鸟和企鹅;哺乳动物中有27个物种……」
后来我没有定点喂过猫,但是偶尔会给路过的小野猫吃点猫零食,但是我不会喂饱,也不会因为撒娇或者乞食就继续给吃的,我不想让他觉得我是在喂养他。但是尽管是这样,“猫的报恩”还是发生了:这只猫捕杀了隔壁院子里养在鸟笼里的鸟,并且作为报恩了交给了我们。我当时最震惊的事情不是他捕杀了,而是他是如何办到的!更令我震惊的是,这样的事情持续了好几天,直到那鸟笼里面的鸟都没有了。怕隔壁来找茬的我们,都被吓死了,偷偷小心翼翼的处理鸟的尸体。我们观察过胖子猫,即使呆在室内,胖子猫通过窗户会观鸟,并且会学鸟叫,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诱骗鸟飞过来,哪怕他也干不了什么。
飞来横祸
「户外猫经常遭遇车祸,这是它们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能活到成年的会面临上述风险,但是据估计,在户外出生的小猫50%~75%会夭折,有时是冻死,还有时是因为寄生虫病和其他疾病。」
我以前认识一只散养猫,负责那一片的老鼠捕杀,非常棒的猫,长得也好看。后来在产仔以后的没两天被路过的车撞死了。猫主人用旺仔牛奶了喂大了才几天的猫仔。
我其实一直觉得不管是把猫作为宠物,还是希望猫咪为自己工作,对他们负责是必要的。而不管是投喂室外猫还是散养猫,都是无法完全达成的。但是我也认真想过,兴许对于「责任」两个字,每个人的理解有时又是不同的。
“责任”的标准?
「要说服人们为自己的宠物承担更多责任,为环境和更广大人群的健康而采取更有责任心的行动,最大的障碍就是对自然界日益加剧的无知和冷漠。我们的社会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为各种电子娱乐方式所主宰。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让人类社会偏离自然界越来越远。我们同大自然越疏离,对于它的复杂性、它的美,以及它的残酷的一面,了解越少,就越是看不到这个事实:人类是自然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同时依赖自然系统,而我们还在继续毁坏这个系统。如果人们不知道深蓝林莺的存在,即使鸟儿消失,他们也不可能怀念林莺的歌唱。」
我们捡了一只猫,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是一只因为生病被遗弃的家猫。他的病叫做猫传染性腹膜炎,放在前几年就是猫的绝症。目前可以治疗,但是疗程长,天天打针;油性针,猫打了会很疼,很多猫都会抗针,打针部位皮肤会变硬;而最关键当然是很贵。老孙对我们也是相当熟悉,但是在疑似是传腹的时候,职业宠物医生老孙也还是非常有经验且非常职业化地询问了我们“你们确定要治疗吗?毕竟是捡的猫。”我觉得老孙应该看过太多这样的事情,所以即使是了解我们的,还是会用「她的职业方式」例行确认,人啊,真不是都经得起考验的。他的传腹很初期,治愈率是很高的。顺便夸一下老孙,只有指向性指标,没有确诊的病症,但是老孙用她的经验做了判断,没有延误比较好的治疗时机。
我们也听人讲过用虾壳喂猫觉得自己已经做了好事、也听人讲过自己的猫做了泌尿手术要吃处方粮但是同样的养猫的朋友都劝说算了吧等诸如此类的故事。我觉得不能说他们做的好事不是好事,也不能因为我们为发发花的钱多就说明我们比他们更善良,这只是单纯大家的认识不一样而已,不能作为比较的标准。
那既然是这样,科学合理的饲养标准是基于一个生命的尊重:室内养猫,看病驱虫,不轻易抛弃,那为什么不这么做。最近我的wb首页在对于投喂流浪猫的事情吵架,很多反对的人都觉得“喜欢就带回去,投喂只是为了自我满足”。事实上,抛开这个投喂,减少弃养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遗弃他们的时候也许也是觉得反正也会有人投喂,反正他们也有自己的生存“能力”……事实上,这个逻辑本身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猫不是狗子,不会因为我们捡了他为他看病就表现出「感激」,相反的因为被遗弃过,更会察言观色。医院都很乖巧,也不抗拒陌生人,但是我们发现,医院里认识的人,他从来不吃我们之外任何人的东西。←他可是在家连榨菜都偷吃的津津有味的猫,但是他从来不吃人家给的猫零食。
如果可以,还是请大家不要抛弃他们。
给活着就不是虐待了吗?
比起猫是「杀手」这个我早就知道的习性,我们一直看到在呼吁的希望向国外学习的「反虐待」究竟是什么,是这本书给我的比较大的收获。
「《纽约州农业和市场法》的第号条款这样定义遗弃:
动物的主人、拥有者,或对动物有监管权的人,如将它们遗弃,或任其在街头、马路或公共场所死去,或是在收到动物已致伤残的通知后超过三小时,任由已经伤残的动物在街头、马路或公共场所死去,即犯有不良行为罪,可判处不超过一年的监禁,或处以不超过一千美元的罚款,或两种刑罚并行。」
「根据得克萨斯州法令关于“虐待非牲畜动物”的条款42.09(2),如果一个人故意做出以下行为,就以虐待动物定罪:
1.折磨动物,或以残忍的方式杀死动物,或导致动物身体严重受伤。
2.未经主人的有效认可,杀死动物,施毒,或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
3.养护动物时未能提供充足的食物、水、照料和栖身之处,做法不合情理。
4.养护动物时不合情理地遗弃动物。
5.以残忍的方式运输或关押动物。
6.未经主人的有效认可,对动物造成身体伤害。
7.引起两只动物(都不是狗)之间的打斗。
8.在斗狗比赛训练或狗在赛场的赛跑训练中用活的动物作为诱饵。
9.造成动物过度劳作。」
「《动物福利法》(《美国法典》第节)规定要仁慈地照料和对待宠物,很多州也有涉及动物虐待、疫苗接种要求和遗弃宠物处罚条例的成文法律。」
除了赋予「生」之外,其实还有「活的有质量」、「主人的义务」,并不是单纯的「所谓活着」。权利和义务是相伴相生的。不是给他们吃最贵的狗粮,玩最贵的狗玩具就叫做善待动物。
合理的扑杀
不能无辜「被剥夺」了生命是很多人目前对于「反虐待」的最大诉求。
但是当流浪动物群体对生态产生影响的时候,扑杀也是一种手段。
「年7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到年前要宰杀多达万只野化家猫,这是为了挽救多种面临灭绝威胁(至少部分由野化家猫造成)的哺乳动物,包括袋食蚁兽、兔耳袋狸属、袋狸属和草原袋鼠属的物种,还有30多种鸟,包括斑鹑鸫、红眼斑秧鸡、雨燕鹦鹉和橙腹鹦鹉。澳大利亚环境部部长格雷格·亨特宣称:“我们今天要表明立场,那就是:‘在我们眼皮底下在我们的时代,将不再有物种灭绝。”
为什么澳大利亚人能够包容扑杀野猫的做法呢?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中有深刻的厌猫情结吗?或者说得好听一点,是漠不关心?并不尽然。澳大利亚濒危物种委员会委员格雷戈里·安德鲁被问及澳大利亚人对猫的态度时说:“家猫是很多澳大利亚人心爱的宠物,但是越来越多的群体意识到,户外活动的野化家猫确实对野生动物有致命的危害,特别是对我们的小型哺乳动物、蜥蜴、蛙类和在地面营巢的鸟类。澳大利亚人珍惜他们独特的本土动物这些物种对于澳大利亚的文化身份非常重要。”
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渐渐接受了政府清除野猫的举措,但一些局外人觉得有必要反对。法国女演员碧姬·芭铎直言:“这种对动物的大屠杀是残忍和荒唐的。”她认为澳大利亚应该对野化家猫实施绝育手术,而不是屠杀。英国流行歌手莫里西也随声附和,将澳大利亚政府称为“一个绵羊农场主协会,对动物福利或动物尊严没有丝毫关心”。13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一些例子,这些直言不讳的爱猫人士似乎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外来捕食者对于本土动物的“屠杀”,他们对于澳大利亚大陆上的多种濒危物种没有表现出多少“尊重”。」
年1月,一个名叫摩根的人在新西兰发起了叫做“让猫消失”的运动,同样也是旨在保护本地动物。这个项目在年开始。
猫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入侵物种,造成了相当多的动物灭绝。
和谐共处的平衡点
前两天我在wb看到一个狗得巴贝斯病治病的视频。我们先讲讲巴贝斯这个病,这是一种血液寄生虫病,寄居在宠物红细胞中,会引起红细胞破裂、严重可致死亡。这是由蜱虫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蜱虫主要是因为没有好好进行体外驱虫,是狗非常容易被传染的一种寄生虫。这只狗的治疗相当痛苦,医院都没有看好,确诊到治疗又很曲折,狗到后期治疗的时候已经肝脾肿大、黄疸。治疗过程中都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虽然主人没有放弃治疗,但是如果一开始科学饲养,也会免去很多现在的痛苦。
毛孩子们可爱是无疑的,他们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生命力强,给吃就好,相对来说很好养活,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不会有这样的那样的问题。如果对他们的喜爱还不足以让你担起他们的责任,最大的不伤害可能就是莫招惹。
「如果更多儿童有机会体验自然,我们可能就有最大的希望让野生动物不因流浪猫泛滥而受罪,并且恢复我们所处环境的某种生态平衡。因为让人们去拯救他们自身并不热爱的对象是不可能的,而人们如果并未体验过自然,就不可能爱上它。假如有更多的美国人有机会抚摸一只鸣禽,直视它小小的眼睛,感受它心脏的跳动,他们也许会被打动,愿意采取行动去抵御这些生灵所面临的风险,尤其是我们可以控制的那些风险,比如流浪猫。」
后记
我觉得现在会想静心看书的人不多。「微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