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瘾了这样的病例分析万能答题模板根本

时间:2020-11-14 20:16:48 来源:腹膜炎

白癜风医院拉萨哪家好 http://m.39.net/pf/a_4323254.html
▲后天19点贺老师开启网络技能班第一讲!最近在和同学们交流的时候小考发现:技能复习备考时,书也看了,知识点也记住了,模板也用了,怎么就是得不了高分呢...例如:已经开始复习技能的小伙伴们,实际练习时总会遇到以下困惑导致下笔时犹犹豫豫,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小考分析导致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基础较差,或者复习较晚的同学对主诊断没有学习完,在考试大纲中要求的所有疾病,并没有记全或者记错,导致主诊断写错,如果主诊断写错则全盘皆错,这个往往就是零分或者超低分,在技能考试时病例分析20分,如果丢掉了,是很容易导致技能考试不合格的。另一个问题是基础较好,复习较快的同学,比较困惑副诊断该不该写,什么时候该写,写错了扣不扣分等问题。今天我们就从病例分析万能答题格式,教大家到底怎么做病例分析:1:初步诊断(主诊断副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进一步检查;5:治疗原则。

初步诊断(主诊断副诊断)

主诊断:按照诊断公式进行快速诊断。一定要注意,主诊断的名称不要超出大纲要求的医病。副诊断:常用的副诊断数据如下低钾血症:血钾3.5mmo/L高钾血症:血钾>5.5mmo/L高血压:病史+血压/90mmHg休克:病史+血压90/60mmHg贫血:病史+Hb/g/L(男/女);肾功能衰竭:Scrμmol/L急性腹膜炎: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问题1:有些副诊断评分标准没有写,我们答题时到底要不要求写?在历年出现的标准答案中,部分副诊断是没有写的,分这三种情况作答:1:假如你碰到了原题,并且记得标答未给出副诊断,这个在你答题中写不写副诊断都不扣分。2:假设你并不记得答案有没有写副诊断,但是自己能明确诊断出来,且有诊断依据支持你的副诊断,就写出来。3:假如你感觉有副诊断,但是依据不充分,且自己记不清楚副诊断的诊断标准,那就不写,因为写错了会扣分。部分题目分值给分在后面更重要的地方,所以在副诊断上面没有另外给分。同学们平时练习时,如果遇到标答副诊断并没有写的情况下,自己也不要太纠结,浪费太多的复习精力影响备考。考试中真的遇到,也是遵守写了不为错的原则,能确定是正确的就写,不能确定正确的就不要画蛇添足啦。

诊断依据

答题模板

①年龄、主诉

②临床症状

③体征(包括阳性体征和主要阴性体征)

④体检结果

⑤疾病史、家族史、外伤史、月经史

鉴别诊断

只要求写出鉴别诊断的病名,不要求写出鉴别诊断理由。

进一步检查

①确立主诊断的项目:如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应急查心电图、肌钙蛋白

②排除鉴别诊断的项目:如排除消化性溃疡穿孔,行立位腹部平片。

③了解病情发展的检查:如高血压病人,可以进行眼度检查,了解有无视网膜损善。

④疾病分型需要进行的检查:如肾病综合征,需要进行肾脏活检,以明确病理分型。

⑤动态观察项目:如心绞痛病人动态观察心电图。

⑥提供治疗依据的检查:如脓液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⑦最后的办法如果上述6条皆不会,就写一些该疾病相关的检查项目,如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等,总比一片空白要好。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重点要写明治疗原则,且要主次分明。

具体措施:不能笼统写抗感染治疗,应具体写出用什么抗生素,及用法。

支持治疗:不要忘记写上支持治疗项目

辅助治疗:如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免疫治疗等

健康教育:如糖尿病人,需写上健康教育

手术治疗:有些内科试题,不要忘记写完手术项目。

(回答小伙伴的提问:副诊断要不要写治疗原则?)

需要的。在主诊断诊断依据写完后,再写副诊断诊断依据,主诊断治疗原则写完后,再写副诊断治疗原则,不需要写副诊断的鉴别诊断哦。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技巧都不如自己亲手练习写一遍,根据答题模板,把病例分析试题按照考试要求写出来,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叙述或者脑袋里想一遍哦,不动手写,就不会知道自己到底哪里没掌握,具体得分点漏掉了哪些。以上就是小考带大家窥探到的实践技能网络通关班冰山一角啦!还有更多技能实战考试技巧都在实践技能网络通关班中!这种干货满满的直播我们近期会免费推出十次,帮助大家1秒找到题眼,10秒给出主诊断!扫码即刻免费预约最后小考提醒大家:5月21日

实践技能网络通关班开课第一讲—

贺银成带你看心懂电图搞定心肺听诊

扫码即刻免费报名看直播

实践技能网络通关班由专业名师团队在线指导,老师有货,课程有料,一站式搞定技能问题!做你最坚实的依靠!点击下方图片即刻购买了解更多课程详情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pmm.com/bzzs/1060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