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的病因、病理
一、病因
导致流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染色体异常:是最常见的原因。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约占50%~60%,染色体异常多为数目异常(如X单体、某条染色体出现三条,或者三倍体、多倍体等);其次为结构异常(如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多数发生流产,极少数继续发育成胎儿。
2.母体因素:全身性疾病如妊娠期急性高热、患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感染后细菌毒素或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可能引起流产。
3.胎盘因素:滋养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不全是胚胎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此外,胎盘内巨大梗死、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而致胎盘血循环障碍,胎儿死亡等可致流产。
4.其他因素:如免疫因素、母儿血型不合可能引起流产。接触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镉、铅、有机汞、DDT等)和物理因素(如放射性物质、噪音及高温等)可直接或间接对胚胎或胎儿造成损害,引起流产。另外,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早期行腹部手术,劳动过度、性交,或有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习惯等,均可刺激子宫收缩而引起流产。
二、病理
由于流产发生的时间不同,其病理过程亦不同。早期流产时胚胎多数先死亡,继之底蜕膜出血,造成胚胎的绒毛与蜕膜层剥离,引起子宫收缩而被排出。
流产的临床表现停经、腹痛及阴道流血是流产的主要临床症状。
1.先兆流产
表现为停经后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量比月经少,有时伴有轻微下腹痛,腰痛。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未排出。经休息及治疗后,若流血停止或腹痛消失,妊娠可继续进行;若流血增多或腹痛加剧,则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
2.难免流产
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流产已不可避免。表现为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腹痛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或略小,宫颈口已扩张,但组织尚未排出;晚期难免流产还可有羊水流出或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于宫口。
3.不全流产
由难免流产发展而来,妊娠产物已部分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于宫内,影响子宫收缩,可致阴道流血持续不止,严重时引起出血性休克,下腹痛减轻。妇科检查一般子宫小于停经周数,宫颈口已扩张,不断有血液自宫颈口内流出,有时可见胎盘组织堵塞宫颈口或部分妊
娠产物已排出于阴道内,而部分仍留在宫腔内,有时宫颈口已关闭。
4.完全流产
妊娠产物已完全排出,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妇科检查子宫接近未孕大小或略大,宫颈口已关闭。
5.稽留流产
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胚胎或胎儿死亡后,子宫不再增大反而缩小,早孕反应消失,若已至妊娠中期,孕妇感觉不到腹部增大,胎动消失。妇科检查子宫小于妊娠周数,宫颈口关闭。听诊不能闻及胎心。
6.复发性流产
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每次流产多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其临床经过与一般流产相同。早期流产的原因常为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染色体异常等;晚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为宫颈内口松弛、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
7.流产合并感染
流产时若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有组织残留于宫腔内或非法堕胎等,有可能引起宫腔内感染。严重时感染可扩展到盆腔、腹腔乃至全身,并发盆腔炎、腹膜炎、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
异位妊娠的护理措施一、接受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1.护士在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同时,积极纠正病人休克症状,作好术前准备。对于严重内出血并发休克的病人,护士应立即开放静脉,交叉配血,作好输血输液的准备,以便配合医生积极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并按急诊手术要求作好术前准备。
2.加强心理护理:护士术前简洁明了地向病人及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减少和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协助病人接受手术治疗方案。护士应帮助病人以正常的心态接受此次妊娠失败的现实。
二、接受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1.护士需密切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并重视病人的主诉,尤应注意阴道流血量与腹腔内出血量不成比例。护士应协助病人正确留取血标本,以监测治疗效果。
2.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腹部压力增大。护士需提供相应的生活护理,并指导病人摄取足够的营养,尤其是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肉、豆类、绿叶蔬菜以及黑木耳等。
三、出院指导
护士应作好妇女的健康保健工作,防止发生盆腔感染。教育病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浴、勤换衣,性伴侣稳定。发生盆腔炎后须立即彻底治疗。并告诫病人,下次妊娠要及时就医。
赞赏